骡车刚在院子门口停稳,顾远山就听见外面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余氏系着围裙,手里还攥着块擦手的布,快步迎了出来。
瞧见顾远山,她快步走上前,一把拉过他的手就摸了摸。
“小山子,可算回来了!手怎么这么凉?路上是不是冻着了?”
说着,她又朝笑呵呵赶车的顾三水看去,“当家的,你出门前我不是叮嘱你了,如今天气凉了,路上就不要让小山子吹着风了吗?你怎么还是没关着门帘。”
看着脾气愈发大的余氏,顾三水没敢吭声。
见阿娘责问阿爹,顾远山赶紧摇摇头,“阿娘,我不冷。路上也是我许久没见着阿爹了,才不关门帘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才入秋,天气凉爽,并不冷。
余氏这是关心则乱。
余氏见状,努努嘴,没再说什么,但抓着顾远山的手也没再松开。
她往后瞧了瞧,见顾春雨跟在后头,又赶紧招呼:“春雨也回来啦?快进屋,今日阿娘炖了萝卜排骨汤,还在灶上热着,就等你们归家了。”
这两年,余氏倒是没什么变化,甚至瞧着比前几年还年轻了一点。
毕竟三个儿女都有出息,日子过得舒坦,除了顾远山还在读书,两个女儿时不时就给她点钱。
人逢喜事精神爽。她面对顾三水也不再像几年前那么悲切,而是站直了腰杆。
除此之外,她对能挣大钱的大女儿顾春雨更是和颜悦色了不少。
甚至顾春雨的待遇和顾远山也差不了什么了。
以前有什么好东西,比如这排骨汤,定是紧着顾远山的,可不会特意给顾春雨留着。
如今兜里有钱,她也不吝啬这一锅排骨汤了。
就是顾夏至,她也没那么恼怒了。
不过仍是比不上顾远山和顾春雨的。
母女两人就像天生的冤家,和睦是和睦不来的。
就算顾夏至大了,能给家里挣钱,余氏也看她哪哪都不顺眼。
……
见余氏拉着顾远山,招呼着顾春雨就往屋里走。
顾三水乐呵呵地牵着骡子也往院子里走。
就在这时,顾远诚和顾远江从后院跑了出来。
两人如今都16岁了,倒是比从前沉稳了些,却还是改不了风风火火的性子。
见顾三水正往下搬东西,两人立刻冲过去。
“二伯,我们来帮你!”
一个拎起布包袱,一个扛起书箱,脚步飞快地往屋里送。
顾三水在后面喊“慢点,别摔着”,两人只应了声“知道啦”,身影已经进了屋。
顾三水无奈笑了笑,将车厢卸下,牵着骡子往后院走。
……
李氏坐在堂屋门前的藤椅上,腰后垫着个厚棉垫。
这几日她腰疼得厉害,林大夫说了,让她莫要再干重活,顾云生便从木匠家里买了一张藤椅,就放在屋前,让她躺着瞧他们干活就成。
此时见顾远山几人过来,她脸上的笑像开了花,慢悠悠抬手。
“小山子,春雨丫头快过来,让奶奶看看。”
顾远山快步走过去,蹲在她跟前,小声喊了句:“阿奶,我回来了。”
李氏就拉着他的胳膊,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袖口:“又瘦了点,是不是念书太费神?”
顾远山微微笑着,让李氏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自己,倒是没有反驳。
家里人总是觉得他在外面瘦了、吃苦了。
事实上,他身子壮得——胸口都快能碎大石了。
顾云生坐在一旁的板凳上,手里转着个旱烟袋,也难得笑得眉眼弯弯。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今晚咱一家人好好吃顿团圆饭。”
虽然顾远秋没回来,但顾远山和顾春雨也是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也算是团团圆圆了。
而且顾远山读书辛苦,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可不得吃些好的补补身子。
不然读书把身子熬垮了,他可没办法和儿子、儿媳交代。
家里谁都知道,顾远山就是余氏和顾三水的命根子。
顾远山打个喷嚏,余氏都得紧张好几天。
……
刚说着,顾四水和王氏就从西屋走了出来,王氏手里还拿着个笸箩,一见顾远山就问:“小山子啊,这个月月考是不是又拿了第一?”
顾远山任由李氏搂着,对着双眼冒光的王氏就点点头。
见着这模样,王氏立刻笑开了。
“婶子就知道你是个有出息的!”
说着,她转头看向身侧同是一脸笑意的顾四水,“当家的,快把咱们给小山子留的核桃拿出来。”
说完,她见顾四水进了屋,便转过头来,又笑眯眯地看着顾远山。
“小山子,这核桃补脑子的,你好好吃,将来定能考中秀才!”
这两年,他们二人很是关心顾远山的学习情况。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顾远山是他们儿子呢。
二人倒是也没有什么坏心思,就一门心思挂念着顾远山考上秀才,好让他们出门吹嘘。
而且他们是一家人,若是顾远山考上秀才,即使没有得到银钱,但他们也能得到许多好处。
首先,一年一次的徭役就不用去了。家里的田地也不用交税了。
这两样,对于村子里的农户来说,就是顶破天的好事了。
……
顾远诚和顾远江两兄弟刚帮着顾三水将车厢里的东西搬回屋,就听见自己爹娘在讨好顾远山。
两人对视一眼,嘴角微微抽搐。
如今他们已经大了,倒是不会跟小了好几岁的弟弟抢东西吃,就是对自己这看着就像狼外婆的爹娘有些无奈。
两人瞧着就像要把顾远山给拱上秀才的位置一样,听到什么补脑子,都得留着给顾远山回来吃。
记得有一次,两人在外面得了一张符纸,回来就要给顾远山烧水喝。
那次可把顾远山吓得够呛。
也因着这事,他们二人被李氏狠狠地训斥了一遍。
如今两人收敛了不少。
顾远山每个月回来,都要被迫收一袋子的核桃,他有些腻了。
但是,这话不能说,说了就怕顾四水和王氏又要给他灌符水了。
他只好微笑着,收下顾四水递过来的布袋。
“谢谢小叔,小婶。”
顾四水咧嘴笑着,“我都是挑的大个的拿的,小山子你每天吃两个,别舍不得,保管你这脑瓜子到了八十岁依然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