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90 章 野山参

作者:斐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只剩下顾家几人瞧着堆满院子的箱子、麻袋。


    顾三水和余氏率先走过去,将麻袋打开,里面是精制米、面。接着,两人又将几口箱子打开:铜壶、瓷器若干……甚至还有书本、笔、墨、纸、砚,瞧着是给顾远山读书用的。


    还有一大堆药材:当归、鹿茸、黄芪、枸杞……全是温补、安神、调理气血的药材。


    再加上那十几匹棉布、三匹丝绸……


    把院子里的几人眼都看花了。


    顾四水摸着手中的丝绸,心里直叹息。


    这绸子才三匹,指定轮不到自己了,看来自己就是穿棉衣的货儿。


    王氏看着摆满的精制米、面,口中直流口水。


    家里吃的都是糙米,就连周家吃的米好像也没这样好看,若是煮成白米饭,再做个白面包子,也不知道得多好吃……


    顾远诚和顾远江绕着几个大箱子四处转,看着摆放着的东西稀奇得紧。


    顾小水看着一个一个包装好的瓷器,心里也心动得紧。不是她家里买不起,是市面上这样品质的瓷器很少见。


    也不知道自己开口花钱买下几套茶具,二哥允不允?


    亲兄弟,明算账。何况她已经是嫁出去的女儿了,开口讨要这事儿她是做不出来的。


    顾夏至和顾春雨跟着余氏,看着满满的药材,心里也很是惊叹。


    这么多药材,也不知道得值多少钱?


    “当家的,这还有一根人参!”余氏打开一个锦盒,惊喜地看着锦盒中躺着的野生参。


    一两人参值白银10两,一两约等于30克。余氏手中的野山参大概就30克左右,大概就值10两银子。


    余氏娘家就在大山里,自然是认识野山参的价格。


    顾三水看着箱子里的笔墨纸砚,正可惜昨天买的毛笔和字帖浪费钱了。一听余氏的话,感慨道:“方老爷也太客气了,怎地送这么珍贵的东西。”


    顾四水放下手中布匹,跑到余氏身边,垂涎地看着余氏手中捧着的锦盒。


    这方老爷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给如此贵重的野山参。


    “小山子他娘,你快些将锦盒放好,别磕了碰了。”顾小水担心地看着余氏手中的锦盒。


    余氏点点头,准备将盖子合上,就被王氏阻止,“二嫂,给我瞧瞧呗,我还没见过野山参呢。”


    顾远诚、顾远江也跑过去,嚷着要看看。


    顾春雨和顾夏至倒是占了先机,两人本就距离余氏很近,一伸头就能看见锦盒里的野山参。


    就在这时,顾三水鬼鬼祟祟拿起一个布包,见其他人的视线都在余氏身上,他将布包小心塞进衣襟里。


    顾远山瞧着顾三水鼓起来的胸口,嘴角抽搐,走过去,小声道:“阿爹,你放什么?”这样也太明显了。


    顾三水被顾远山的话吓一跳,趁其他人不注意,将顾远山拉到一旁,“阿爹找到了一袋银子,估摸着有二十几两!”


    要知道,顾家120亩地,一年就能收大约240石米,扣除交的百分之30的赋税,剩下168石。一斗米大约40文,一年收入大概就60两银子。


    不过顾家是用粮食雇佣族里人帮忙种的地,得扣去10两,余下50两,还得给顾海生家分一半出去,家里一年收入也就二十两左右。


    一年吃喝拉撒,剩的也不多。


    这二十两银子,相当于天降财富了。


    一听顾三水的话,顾远山也不淡定了,连忙主动遮挡在顾三水面前,悄声说道:“阿爹,你放这里太明显了。”


    顾三水低头看了看,也觉得有些明显,四处看了看,假装不经意间,将怀中布包丢进脚下的木箱子中,蹲着将里面的书本整理出来,将布包藏在最底下。


    抬起头,见其他人还是感叹野山参,顾三水呢喃道:“哎呀,这都是小山子读书用的,得放好,免得得沾了灰尘。”说完,假装不在意,将箱子推到一旁,然后就守着那个箱子,不再动弹。


    顾远山看得叹为观止。


    本以为阿爹是老实人,没想到还会这一套。


    顾三水也不是怕其他人讨要这银子,只不过如今人多眼杂,万一被几个小孩儿知道了,回去的路上指不定多紧张,而且顾四水和王氏也不是一个能藏住事儿的人。所以顾三水只好牺牲自己,好好守着这一袋银子了。


    其他人并没有瞧见父子俩之间的把戏,只一个劲儿讨论着这满院子的谢礼。


    顾小水朝站着不动弹的顾三水说道:“二哥,我让红花去车行叫两辆牛车过来?你们这么多东西拿不回去。”这么多东西,得两辆车才行。不过这样,顾家几人就得走路回去了。


    家里倒是有一辆牛车,但只有周姑爷会赶车,他送顾三水回去还要自己回来,顾小水不放心。


    周姑爷腿脚不好,一个人在路上出事儿都没人帮衬。


    顾三水点点头,“叫三辆。”


    为了保护箱子里的银子,顾三水下血本了。


    县里租牛车回到十里村,一辆得40文,三辆就得120文,可谓是斥巨资了。


    顾小水有些诧异,但也没说什么,转头就叫一旁看热闹的周红花出去叫车。


    毕竟这么多东西,就单论那个人参都值十两银子了,是得谨慎些。


    想了想,她朝顾三水走过去,商量道:“二哥,我刚才瞧那箱瓷器有几套特别好的茶具,你能不能卖给我?”自家是开门做生意的,最需要的就是这种面子功夫。


    最好拿两套,一套放店里招呼客人,一套放家里招待合作商人,想想都有面子。


    顾小水虽然不喜欢喝茶,但对于这些茶具瓷器都是有了解的。毕竟周家杂货铺也是有茶具卖的,只是特别粗陋罢了。


    买得起的人不会去杂货铺买茶具,买不起的人就只能买粗陋的茶具应急。


    顾三水一脸紧张地将手搭在身后的箱子上,僵直地朝顾小水笑了笑,“你想要就拿去,咱家又不用这些。”


    什么茶具不茶具,他不懂。如今他满脑子都是那一袋子白花花的银子。


    其实大的银子就一个,其他都是碎银子。百姓常用的便是铜板,就算碎银子也少得很。这些碎银子瞧着是方家特意给准备的。


    一锭银子就是十两银子,所以顾三水瞧一眼才估摸着有二十两银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