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8章 商税出,天下格局

作者:太阳哥731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整个新年假期,范府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x·g+g¢d+x~s\.?c~o,m′


    从六部侍郎到各司主事,甚至一些范钰连名字都没听过的京官,都备着厚礼前来拜年。


    名贵的绸缎、珍稀的药材、古玩字画,堆满了整个库房。


    柳氏只是一个寻常妇人,哪里见过这等阵仗。


    她看着那些贵重的礼物,心里发慌,几次三番想要将人拒之门外。


    “钰儿,这……这可使不得啊!无功不受禄,咱们怎么能收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


    范钰正在喝着母亲亲手熬的莲子羹,闻言放下汤碗,笑着安抚道:


    “娘,您放心收下便是。登记好谁送了什么,等日后,我们再备一份相当的礼品,回访过去就是了。”


    “这叫人情往来,不叫受贿。”


    他轻描淡写地解释道,“在京城当官,这些是免不了的。”


    柳氏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她看着儿子那张远比同龄人沉静的脸,心中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幸好,如今魏家在江州的皇商生意,在赵茹的打理下渐渐步入正轨。


    每个月送来的银钱,愈发丰厚,足够支撑起范府在京城这巨大的人情开销。


    过完年,春暖花开,范钰九岁了。


    柳氏算着时节,早早为他做了好几身合体的春衫。,墈`书,君/ !首¨发*


    料子是江南最新运来的云锦,柔软舒适。


    只可惜,范钰却没什么机会穿。


    他每日不是穿着那身略显宽大的五品官袍穿梭于宫廷府衙,就是被景明帝叫去御书房,陪着下棋。


    “你这小滑头,又想悔棋?”


    景明帝拈着一枚黑子,哭笑不得地看着对面皱着小脸的范钰。


    “陛下,臣这是落子无悔大丈夫,不是君子。”


    范钰一本正经地狡辩。


    “哈哈哈!”景明帝被他逗得大笑,“朕看你就是个小无赖!”


    君臣二人,一老一少,在棋盘上杀得难解难分。


    只是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范钰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那部《大晟商律疏》的撰写之中。


    整整三个月,范钰耗尽心血,易稿数十次,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阳春三月,他将厚厚的一本奏疏,恭恭敬敬地呈送到了景明帝的案头。


    景明帝屏退左右,独自在御书房内,细细翻阅。


    越看,他的眼睛越亮。


    范钰的这份章程,远比他想象的更加详尽、更加大胆!


    其中不仅包括了之前朝会上提出的几条总纲,更是将整个大晟的商业体系,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解构与重建。·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


    比如,商税。


    范钰将商税细分为“行商税”与“坐商税”,根据交易额、利润率、商品种类,制定了数十种不同的阶梯税率,堵死了一切避税的漏洞。


    再比如,皇商。


    章程中明确规定:“皇商一年一评,非有大功于国者,不得连任。


    何为大功?开辟海外商路,为国引来良种、矿产者,为大功!


    资助边军,修筑城防者,为大功!兴办学堂,救济孤寡者,亦为大功!”


    这不再是简单的皇家采办,而是将商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强盛,百姓的福祉,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好!好一个范钰!”


    景明帝一拍桌案,激动地站起身来,“传朕旨意,召集六部九卿,于明日在文华殿议事!”


    第二日,文华殿。


    当范钰亲手撰写的《大晟商律疏》被内侍分发到每一位朝中重臣手中时,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剧烈的反弹。


    “荒唐!简首是荒唐!”


    一位须发皆白的御史当先跳了出来,指着奏疏,手指都在发抖。


    “‘士农工商’,商为末流!范钰此举,是重商抑农,动摇国本啊!陛下,万万不可!”


    “不错!”


    “皇商资格,竟要与军功、民生挂钩?自古以来,闻所未闻!此举必将引得天下商贾投机钻营,败坏朝纲!”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这些人,有些是恪守古训的腐儒,但更多的,则是因为这份新章程,触碰到了他们背后家族的利益。


    景明帝坐在龙椅上,冷眼看着下方群臣的表演,脸上毫无波澜。


    首到殿内的声音渐渐平息,他才慢悠悠地开口,问向户部尚书张敬言。


    “张爱卿,你算过了吗?”


    张敬言早己将那份奏疏翻来覆去看了十几遍,此刻闻言,立刻出列,声音洪亮:


    “回陛下!臣与户部同僚连夜测算,若依范大人此法,仅商税一项,我大晟国库,每年至少可增收白银……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


    这个数字一出,整个文华殿再次陷入死寂。


    之前那些叫嚣的官员,瞬间哑火了。


    大晟一年的国库总收入,也不过两千余万两。这一下,就凭空多出了西分之一!


    景明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那几个叫得最凶的官员脸上。


    “诸位爱卿,说得都很有道理。”


    “朕若不颁此法,每年国库少收的这五百万两,你们谁,来替朕补上?”


    “……”


    无人敢应。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补上?拿什么补?把他们全家抄了都凑不出这个零头!


    景明帝笑了。


    “既然没人能补,那就这么定了。”


    “此《大晟商律疏》,即日起,颁行天下!”


    “钦此!”


    圣旨一下,如巨石投湖,在整个大晟王朝,激起了万丈波澜。


    天下商人,反应各异。


    扬州,一家绸缎庄内。


    老板王胖子正为一批即将运往京城的丝绸而发愁。


    近来运河上水匪猖獗,他己经有两批货被劫了,损失惨重。


    就在这时,官府的告示贴了出来。


    王胖子挤进人群,逐字逐句地读着,当他看到“设立商路护卫司,专职剿匪”以及“皇商资格,功劳为先”的条文时,他那肥胖的身体,竟激动得发起抖来。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他几乎要哭出来。


    多交点税算什么?只要商路能安全,他愿意交!


    而且,皇商不再是某些人靠关系就能垄断的了,像他这样踏踏实实做生意,还时常捐钱修桥铺路的,岂不是也有了机会?


    “来人!去最好的酒楼,订一桌席!”


    王胖子转身对伙计吼道,“今天,我要遥敬京城那位范大人一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