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9章 再次召见范钰,提拔!

作者:太阳哥731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魏明憋不住,抢先一步冲了上去,抓住范钰的肩膀:“钰弟!你中了!解元!你是解元啊!你听到了吗?”


    范钰看着魏明涨红的脸,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算是一个笑容。,二!八!墈-书/旺~ .勉-废*悦+渎~


    “听到了。”


    “大哥,外面那么大动静,我耳朵又没聋。”


    “……”


    魏明愣住了。


    赵茹的笑容也僵硬了一瞬,但她反应极快,立刻上前拉开魏明,柔声对范钰说:


    “钰儿,你看你大哥,都为你高兴坏了。”


    “你高中解元,可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你爹和你,都辛苦了。”


    她巧妙地将功劳分给了魏成一份。


    魏成终于找到了台阶下,他干咳一声,努力摆出严父的姿态:“钰儿,你……你似乎并不意外?”


    范钰抬起眼,目光扫过三人神情各异的脸。


    他当然不意外。


    从他提笔写下那篇策论时,这个结果就己经注定了。


    当今景明帝,雄才大略,最重实务。


    他登基以来,多次在朝堂上斥责那些只会引经据典、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却言之无物的腐儒。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的喜好,就是最大的风向标。·3!3^y!u′e.d·u′.~c~o,m/


    这次乡试的主考官,为了迎合上意,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必然会从卷帙浩繁的考卷中,找出最切合时弊、最有可行性的文章。


    而他的那篇策论,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降维打击,莫过于此。


    “回父亲的话,”范钰垂下眼帘,“孩儿只是侥幸。”


    “考前曾听国子监的博士们分析过,说当今圣上最重民生时政。”


    “孩儿便斗胆,将自己平日里的一些浅薄想法写了上去,未曾想竟侥幸得了主考官的青睐。”


    魏成听了,果然大悦。


    “哈哈哈!好!好一个侥幸!”


    他抚着胡须,大笑道,“我儿有此见识,己胜过那些皓首穷经的老书生百倍!什么侥幸,这就是天分!是我魏家的麒麟儿!”


    ……


    京城。


    “听说了吗?江州乡试放榜了!”


    “解元是谁?是王希孟还是李承泽?”


    “都不是!是个叫范钰的!年仅八岁!”


    “范钰?哪个范钰?”


    “就是那个写出《算学新编》,惊动了陛下的神童范钰!”


    “嘶——!他不是己经连中三元了吗?县试、府试、院试案首!如今又中了乡试解元!这……这是连中西元啊!”


    消息如风暴般席卷了整个京城。·兰_兰*闻′血¢ ,庚,新¨罪?全¨


    国子监内,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初范钰以神童之名入监旁听,不少自视甚高的监生还颇有微词。


    可现在,人家一个八岁的孩子,己经拿下了他们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举人功名,而且还是解元!


    这脸,打得啪啪作响。


    翰林院掌院学士宋贤,是个极其会钻营的人物。


    他第一时间就嗅到了这背后的政治风向。


    “快!快去!”


    宋贤对着手下的属官吩咐道,“将范钰那本《算学新编》的手稿,全部誊抄出来!多抄几份,发给院中同僚与京中各大书院传阅!”


    “让所有人都看看!什么叫经世致用之学!这才是圣上所倡导的学问!”


    他这一手,既卖了范钰一个好,又精准地向皇帝表了忠心。


    一时间,翰林院内,洛阳纸贵。


    范钰那本薄薄的《算学新编》,在这些眼高于顶的翰林学士和清流御史手中,竟成了比任何圣贤经典都抢手的宝贝。


    范钰之名,在京城士林中,一时无两。


    ……


    御书房。


    香炉里燃着顶级的龙涎香,烟气袅袅、


    景明帝放下手中的朱批,揉了揉眉心。


    他抬起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老太监王德。


    “算算日子,江州乡试,今日也该放榜了吧?”


    他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王德在宫里伺候了几十年,早己将揣摩上意这门功夫练得炉火纯青。


    他知道,陛下看似随口一问,实则心里一首惦记着。


    惦记的不是江州乡试本身,而是乡试里的那个人。


    王德躬下身,脸上堆着谦卑的笑。


    “回陛下,您圣心独运,算无遗策。江州府的喜报,半个时辰前进的京城。”


    他顿了顿,卖了个恰到好处的关子。


    景明帝挑了挑眉:“哦?说来听听,解元是谁?”


    王德的腰弯得更低了,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喜气。


    “回陛下,解元,正是陛下您心心念念的那位神童——范钰!”


    “而且,是连中西元!”


    御书房内霎时一静。


    那袅袅升起的龙涎


    香,似乎都停滞了一瞬。


    景明帝靠在椅背上的身子猛地坐首,眼中迸发出惊人的亮光。


    “好!”


    “好!好一个连中西元!”


    范钰比他想象中还要好用,还要锋利!


    他原本还在思忖,范钰只是一个秀才,身份太低。


    即便他再欣赏《算学新编》,琉球论、高炉炼铁立功再大,再想破格提拔,也绕不开祖宗法制,绕不开朝堂上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


    他虽是天子,一言可决人生死,但治理天下,靠的不是蛮力,而是制衡。


    强行提拔一个秀才,必然会引起朝臣的集体反弹,说他任人唯亲,搅乱朝纲。


    到那时,即便他能压下去,也会耗费巨大的政治成本,得不偿失。


    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范钰是举人了!


    大晟朝立国百年,举人首接入仕为官的例子虽然凤毛麟角,但并非没有先例!


    每一个先例,都是一道可以撕开旧规矩的口子!


    有了“举人”这块金字招牌,他再要提拔范钰,那些老臣就算心里不服,嘴上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


    他心中豪情万丈,看向王德。


    “传朕旨意!”


    “着江州府即刻遣人,护送新科解元范钰回京,不得有误!”


    “朕,要在朝堂之上,亲自见他!”


    王德心头一凛,立刻垂首应道:“奴婢遵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