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五百套?”
王干事听到李大成这话,明显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他虽然不是搞技术的,但在总参装备部待着,耳濡目染,也知道一些门道。
这种级别的特种轴承,工艺极其复杂,对精度的要求,更是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别说是红旗厂这种设备简陋的街道小厂了,就是他们742厂自己的车间,要在一个月内拿出五百套成品,都得是整个车间的老师傅们加班加点,拼了命才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年轻人,张嘴就是一个月的军令状?
他是真的有这个底气,还是在说大话?
王干事心里犯着嘀咕,但脸上却没表现出来,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好!李顾问有这个信心,那我就放心了。我一定把您的话,原封不动地带给杨总工。”
他心里却在想,杨总工这招“捧杀”,怕是真的要见效了。
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给了点好料,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到时候,一个月交不出货来,看他怎么收场。
李大成哪会看不出他那点小心思,但他懒得解释。
事实,永远是最好的证明。
他指挥着张建军他们,找来了厂里所有的青壮劳力,像蚂蚁搬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把那几车宝贝钢材,全都卸了下来,直接运进了被他列为“一级禁区”的核心车间。
整个下午,红旗机械厂都沉浸在一种亢奋的情绪里。
工人们看着那些崭新的,连见都没见过的顶级钢材,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以前是为了一百多块的工资卖命。
现在,还多了一份荣誉感和自豪感。
咱们,也是吃军家饭,为国防建设做贡献的人了!
这说出去,脸上多有光!
当天晚上,李大成破天荒地,没有回家。
他让马东海在厂里的食堂,摆了十几桌。
厂里库存的白面、猪肉、粉条,全都拿了出来,又去外面买了十几瓶廉价的白酒。
全厂一百多号工人,除了要倒班看机器的,全都聚在了食堂里。
这是红旗机械厂,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搞全厂范围的大会餐。
桌上,白面馒头管够,一大盆一大盆的猪肉炖粉条冒着热气,香得人直流口水。
“弟兄们!老师傅们!”
李大成端着一个装满了白酒的大号搪瓷茶缸子,站到了台子上。
“我李大成,今天把大家伙儿都叫到一块儿,没别的事!”
“第一,是庆祝!庆祝咱们厂,拿下了第一笔军方订单!庆祝咱们厂,从今天起,就活过来了!”
“好!”底下响起一片雷鸣般的叫好声和掌声。
“第二,是感谢!感谢大家伙儿,信得过我李大成!愿意跟着我,一块儿干!”
“第三!”他举起手里的茶缸子,声音陡然拔高,“是跟大家伙儿立个军令状!”
“军方的订单,一个月,五百套!只许提前,不许拖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从明天起,咱们厂,所有设备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所有人,三班倒!”
“这个月,没有休息!没有礼拜天!”
“我李大成,跟大家伙儿一样,吃住在厂里!睡在车间里!”
“等这批活儿干完了,发工资的时候,我保证,在座的每一位,你们拿到手的钱,都比这个数,只多不少!”
他伸出了两根手指。
两百块!
食堂里,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个月,两百块?
乖乖,这比那些国营大厂的厂长,工资都高了吧?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干了!”
“李顾问,您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为了两百块,俺这条命就是您的了!”
工人们的情绪,彻底被点燃了。
那不是虚头巴脑的口号,那是真金白银的刺激!
李大成看着底下那一张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把手里的茶缸子,高高举起。
“这第一杯酒,我敬咱们红旗厂!祝咱们厂,开门大吉,一飞冲天!”
“干!”
一百多号人,齐刷刷地端起酒杯,将那辛辣的白酒,一饮而尽。
……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大成真的就住在了厂里。
他在车间里,给自己搭了张行军床。
白天,他带着张建军他们,一头扎进技术里。
他没有直接拿出完整的图纸,那太惊世骇俗了。
他把整个轴承的生产,分成了十几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他只给出一个关键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然后,让张建军他们这些老师傅,根据这些要求,自己去摸索,去试制。
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了,他再“不经意”地,提点一两句。
“老张,你这个刀具的角度,是不是可以再调整一下?”
“小王,你这个热处理的温度,如果再提高五十度,保温时间延长十分钟,会不会效果更好?”
他每次的提点,都像是一把钥匙,总能恰到好处地,打开那扇最关键的门。
张建军他们,从一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后来的言听计从,最后,是彻底的五体投地。
在他们眼里,李大成已经不是人了,是神。
他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再复杂的难题,到了他手里,三言两语,就能迎刃而解。
当然,真正的核心技术,李大成还是藏着的。
每天晚上,等工人们都睡了,他就会一个人,悄悄地溜进核心车间。
他会从系统空间里,拿出那些他早就用“分解”“重组”功能,制造出来的,远超这个时代工艺水平的,核心零部件的半成品。
比如,那些用特殊合金配方制造的,比头发丝还细的滚针。
比如,那些经过了超精密研磨的,光洁如镜的内外圈套环。
然后,他再把这些半成品,巧妙地,混进第二天要加工的毛坯件里。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超高性能,又不会暴露自己的秘密。
整个红旗机械厂,就像一台被拧紧了发条的精密机器,开始高速地运转起来。
每个人,都像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疯狂地燃烧着自己。
累吗?
累!
一个月没日没夜地干,连轴转,是头牛都得累趴下。
厂里不少工人,眼睛熬得通红,走路都打晃。
可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
因为,他们心里有盼头。
每天看着仓库里,那一堆堆闪着银光的成品轴承,越码越高。
他们心里头,就跟揣了团火一样,热乎乎的。
那不是零件,那是一张张崭新的大团结啊!
李大成也瘦了。
一个月下来,整个人都黑了一圈,眼窝都陷了下去。
林婉清心疼得不行,每天都炖好了汤,坐着公交车,给他送到厂里来。
看着他那副不要命的样子,她又气又心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当家的,你别这么拼了,钱是挣不完的,身子要紧啊。”
“媳妇儿,我没事。”李大成接过她递过来的饭盒,狼吞虎咽地吃着,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等忙完这一阵,就好了。”
“到时候,我天天在家陪着你跟儿子,哪儿也不去。”
他看着林婉清那张写满了担忧的脸,心里头,暖洋洋的。
他做的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能让她们娘儿俩,过上好日子吗?
时间,就在这紧张而又充实的忙碌中,飞快地流逝。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当最后一批轴承,从生产线上下来,经过检验,装箱入库。
仓库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十个大木箱。
每个箱子里,是五十套成品轴承。
一共,五百套。
一套不多,一套不少。
而且,每一套的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合同上规定的标准。
当李大成把这个消息,在厂里的大喇叭上宣布的时候。
整个厂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然后,爆发出了一阵足以掀翻屋顶的,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我们……我们做到了!”
“一个月!五百套!我们真的做到了!”
无数的工人,扔掉手里的工具,冲出车间,互相拥抱着,又蹦又跳。
有的老师傅,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竟然抱着身边的工友,嚎啕大哭起来。
那是喜悦的泪水,是释放的泪水,是自豪的泪水!
他们,这些曾经被人看不起的,街道小厂的工人。
用自己的双手,完成了一个,连国营大厂都未必能完成的奇迹!
李大成站在办公楼的台阶上,看着底下这群可爱的人,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从今天起,这个厂子,这些工人,已经彻底被他拧成了一股绳。
这支队伍,已经有了自己的魂。
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