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太傅”,喊得萧启之如遭雷击。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他下意识地看向姜昭宁,只见她脸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该怎么回答?
他该怎么对这个孩子说?
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疯狂地叫嚣着,想要冲上去抱住他,告诉他,我就是你的父亲。
可理智又死死地拉住了他。
他怕姜昭宁会因此而更加厌恶他,怕会破坏眼下这来之不易的平静。
姜明宇看着两个大人之间沉默的对视,那份犹豫和躲闪,让他心中最后一点期望也破灭了。
他彻底闹开了。
“孤就知道你们两个都在哄骗孤!你们合起伙来骗一个孩子!”
姜昭宁感觉自己的头痛得快要裂开了。
罢了。
罢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再瞒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她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缓缓吐出:“明宇,起来。”
姜明宇的哭声一顿,抽噎着抬头看她。
姜昭宁走到他面前,蹲下身子,与他平视。
“朕怎么会欺骗你?”
“你的父亲,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她抬手,指向了那个从头到尾都僵立在一旁的男人。
“他,便是你的太傅,也是你的父亲。”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姜明宇的哭声戛然而止,他缓缓地,一寸一寸地,转过头去。
目光落在了萧启之的身上。
“太傅……”
“你……你真的……是孤的父亲吗?”
萧启之的心脏狂跳不止,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厉害。
只好点了点头。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姜明宇的脸上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喜悦。
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困惑。
“那为何……为何你从来不让孤喊你父亲呢?”
萧启之低下了头,不敢去看那双纯净的眼睛。
无尽的悲伤和悔恨涌上心头,他艰难地开口。
“因为……因为微臣做错了事情,惹陛下生气了。”
这个答案,显然不能让姜明宇满意。
他立刻又转头看向姜昭宁,小小的眉头皱成一团。
“母皇,太傅……做错了何事?为何不让我们相认?”
他停顿了一下,更加不解地补充道。
“可母皇不是一向很宽厚仁慈吗?宫中所有的人都这么说,说您是天底下最大度的人。”
这一句话,直接将了姜昭宁一军。
是啊,她宽厚仁慈。
可唯独在这件事上,她过不去那个坎。
姜昭宁感觉头更加痛了。
她觉得再让他们父子俩这么问下去,自己迟早要被逼疯。
她索性双手一摊,摆出了一副放弃的姿态。
“好了。”
“既然你已经知道父亲是谁了,也就不需要再悲伤了。他是你的父亲,这个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至于别的事情,你还小,等长大了自然会明白。”
话音刚落,姜明宇冲着姜昭宁笑了起来。
哪里还有刚才哭闹的影子。
“孤才不会因为这个悲伤。”
他拖长了调子,脸上全是得意的神色。
“孤是在诈你们呢,早就看出来你们两人不简单了。”
姜明宇背着小手,在殿内踱步,学着朝堂上那些老臣的做派,偏偏脸上又是孩童的稚嫩,显得滑稽又可爱。
“根本不像普通的君臣关系。”
“哪有臣子如同太傅一般,天天住在偏殿之中的?连自己的摄政王府都不回去。”
“有一日,孤偷偷去过摄政王府,那里面可大了。”
“床也很舒服,孤还在上面滚了两圈呢,怎么也比偏殿的床榻好多了。”
姜昭宁的脸颊瞬间升温。
她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这个小不点给诓骗了。
这孩子真不知道像了谁,心思竟然这么多。
姜昭宁竖起了眼睛,努力维持着自己身为君王和母亲的威严。
“姜明宇!”
“去外面蹲马步,半个时辰!”
姜明宇却一点都不怕。
他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里乐开了花,朝着姜昭宁做了个鬼脸,蹦蹦跳跳地就往外跑。
“遵命!”
声音清脆响亮,带着压不住的欢快。
他现在已经能扎一个时辰的马步,底子稳得很,根本就不怕姜昭宁的惩罚。
这半个时辰,对他来说就是热身。
看着儿子轻快的背影消失在殿外,姜昭宁才把矛头转向了另一个人。
她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向了萧启之,里面全是试探。
“萧启之,这不会是你的主意吧?”
萧启之闻言,立刻大呼冤枉。
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到了极点。
“陛下,这可真是天大的冤枉。”
“孩子大了,心思活络,本就会去探寻自己好奇的事情,这是天性。”
“微臣若是敢教唆殿下如此欺瞒陛下,就让微臣……就让微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这誓言发得又重又急。
然而,萧启之内心里其实有些暗爽。
明宇这孩子,不愧是他的儿子,这助攻送得恰到好处。
可是他确实没有唆使姜明宇这么做。
因为,他不敢。
他太了解姜昭宁的脾性了,这种事情若是他主导的,那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是儿子自己捅破的窗户纸,性质完全不一样。
他现在内心的快乐简直要溢出来了,脸上却还要维持着委屈和忠诚。
“陛下,今日是个好日子,天气不错。”
“微臣看陛下最近有些上火,不如,让微臣给陛下做几道清心去火的菜吧。”
话音刚落,他也不等姜昭宁说话,行了个礼就直接退了出去。
“微臣告退。”
脚步飞快,生怕慢了一步就被姜昭宁叫住。
他心中想着,姜昭宁这会儿肯定是又气又恼,得赶紧给她准备一些下火的菜,顺顺毛才行。
看着两人的背影,姜昭宁气得火冒三丈,偏又无可奈何。
她能对萧启之凶,难道还能对自己儿子凶吗?
……
有了姜明宇在两人之间周旋,对于萧启之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这几年下来,萧启之的脸皮已经练得城墙拐角那么厚。
只要姜明宇递过来一个机会,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接住。
绝对不会浪费一丝一毫。
姜昭宁看着这父子俩一唱一和,一个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个溜得比泥鳅还滑,只觉得一阵无力。
她坐在龙椅上,内心微微一叹。
自己简直是欠了他们父子俩的。
大的脸皮厚,小的鬼机灵,两个人联起手来,她根本招架不住。
日子就在这样时而温馨、时而鸡飞狗跳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
姜明宇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着。
等到他十五岁那年,已经长成了一个挺拔的少年,眉眼间英气勃勃,处理政事也有模有样。
姜昭宁看着他呈上来的关于治理水患的策论,条理清晰,见解独到,甚至比一些老臣的还要深刻。
那一刻,一个念头在她心中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
她不想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