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太子妃带着两名侍女款款走来,一身湖蓝色宫装绣着素净的玉兰花,步态从容,气质温婉端庄。
她这一出现,方才剑拔弩张的气氛便淡了几分。
“见过太子妃。”
众人纷纷行礼,荣华公主心里憋着气,却也不敢在太子妃面前放肆,悻悻地收敛了气焰,敷衍地福了福身,连嘴角的笑都透着勉强。
太子妃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楚知夏身上,温和一笑:“将军夫人也来了?方才远远听见各位在说话,是在谈论边关的战事么?”
荣华公主眼珠一转,忽然有了主意,抢在旁人前头开口:“太子妃有所不知,我们正说要为玉绝哥哥和边关将士祈福呢。不如就趁着今日的游园会,让各位姐妹都露一手才艺,或诗或画或琴,也算是尽一份心意。”
她说着,视线直直锁向楚知夏,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挑衅。
“将军夫人身为萧将军的枕边人,对边关的事想必更有感触,不如就请夫人先开个头?比如说……即兴作一首边塞诗,再当场写出来;要么就抚琴一曲,得弹出金戈铁马的气势才好。也让我们瞧瞧,将军夫人的才情配不配得上这份尊荣。”
这要求何其苛刻!
即兴作边塞诗需得有胸怀丘壑,书写则要功底深厚,抚琴更要融入豪情,寻常贵女能精通一项已是难得,何况三项全要兼顾?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荣华公主这是铁了心要让楚知夏当众出丑。
楚念秋在一旁帮腔,语气里带着几分看热闹的兴奋:“公主这个主意好!姐姐若是能拿出这般才艺,定能让众人信服,也免得旁人再嚼舌根。”
楚知夏迎着满院子或好奇或质疑的目光,神色依旧平静
她微微颔首:“既是为边关将士祈福,我自当献丑。”
这话一出,众人都惊了。
荣华公主眉梢挑得老高,语气里满是轻蔑:“哼,我倒要看看,一个内宅妇人能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别到时候只会凑些风花雪月的酸诗!”
周围的贵女们也交头接耳,声音压得低低的,大多不抱什么希望。
在她们看来,楚知夏要是真有才情,从前在京中怎会半点名声没有?
依着她们的猜测,怕是连《女诫》都未必能背全,又哪能写出贴合边关的诗句来?
楚念秋更是垂眸轻笑,仿佛已经预见了楚知夏当众窘迫的模样。
楚知夏却浑不在意周遭的目光。
她走到案前,略一沉吟,提笔蘸墨,手腕轻转,笔尖在宣纸上落下。
初时字迹沉稳如静水深流,写到“誓扫蛮夷尽”时,笔锋陡然一转,变得遒劲有力,仿佛有千钧之力灌注其中,到最后“把酒话残阳”一句,收尾又带着几分开阔洒脱。
不过片刻功夫,一首诗已然写就。
楚知夏放下笔,对身旁的青禾轻声道:“拿去给各位瞧瞧吧。”
青禾捧着诗笺,先递给离得最近的一位翰林学士的女儿。
那贵女本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随即瞳孔微缩,原本撇着的嘴角慢慢收了回去,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下意识地念出声:“朔风卷沙砾,铁骑踏寒霜……”
诗笺很快在人群中传看开来。
起初只是零星的抽气声,渐渐地,惊叹的低语此起彼伏:
“这诗句……竟如此苍劲有力,哪里像女子手笔?”
“‘誓扫蛮夷尽,不辞骨埋荒’,这份气魄,怕是许多男子都不及!”
“你们看这字!笔走龙蛇,力透纸背,既有草书的狂放,又不失楷书的筋骨,绝非一日之功!”
拿到诗笺的人,脸上的轻视渐渐被震惊取代,再看向楚知夏时,眼神里已多了几分敬畏。
有人将诗笺呈给几位随行的文官勋贵。
老御史接过一看,先是眉头微蹙,细读两遍后,猛地一拍大腿,赞道:“好!好一句‘长安有灯火,莫忘戍边郎’!将军夫人这诗,不仅写出了边关的艰苦,更藏着对将士的体恤与家国天下的胸怀,这份格局,远超我辈俗子!”
另一位曾戍过边的老将军更是激动不已。
“‘待得凯旋日,把酒话残阳’,这才是懂我们戍边将士的心声啊!有夫人这般明事理、识大体的内助,萧将军在边关定能安心杀敌!”
众人的赞叹声越来越响,看向楚知夏的目光早已从最初的轻视,变成了由衷的钦佩。
荣华公主听着耳边的赞誉声,脸色黑得不行。
她强撑着架子,嘴硬道:“不过是一首诗罢了,抚琴呢?我倒要听听,你如何弹出金戈铁马之意。”
看来她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
楚知夏轻笑一声,放下笔,走到一架古琴前坐定。
指尖轻拨,琴音初起时如涓涓细流,带着几分对故土的眷恋;
渐渐的,节奏加快,琴声变得急促,似马蹄声踏过荒原,似号角声穿透云层;
忽而又转为激昂,弦音铮铮,仿佛千军万马正在厮杀,金戈相撞、箭雨破空之声扑面而来,听得人热血沸腾;
最后,琴音渐缓,余韵悠长,似凯旋的号角,又似对和平的期盼。
一曲终了,全场寂静。
众人仿佛还沉浸在那片烽火连天的边关战场,久久回不过神来。
“妙!实在是妙!”太子妃率先鼓起掌来,眼中难掩激赏,“初听似儿女情长,再听已是家国天下,将军夫人这琴艺,怕是连宫中乐师都要自愧不如。”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这一次,再无人带着敷衍或看热闹的心态,皆是发自肺腑的赞叹。
谁也没想到,这位将军夫人不仅有胆识,更有如此惊世骇俗的才情,仅凭一首诗、一曲琴,便将“德不配位”的流言击得粉碎。
荣华公主僵在原地,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满心的算计落了空,反倒衬托得自己心胸狭隘。
楚念秋目瞪口呆,半晌才垂下头,死死攥着帕子,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毒。
楚知夏起身,对着太子妃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扫过荣华公主与楚念秋,没有丝毫炫耀,却自带一股无形的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