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器物..."耿通快步走到一面墙前,火把照亮了石台上的东西。
那是一组青铜礼器——鼎、簋、爵、觚,一应俱全。每件器物都硕大无比,表面布满绿锈,但造型之精美,纹饰之繁复,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这些。"巴清在另一面墙前发现了更多东西——玉璧、玉琮、玉璋,都是上等的祭祀用品。虽然有些已经破损,但仍能看出当年的精美。
李明衍却没有急着看这些器物,而是举着火把仔细观察石室的结构。他发现墙壁上有一些奇怪的痕迹——不是自然形成的裂纹,而像是人为凿出的凹槽。
"阿漓,你来看看这个。"他招手叫阿漓过来。
阿漓举着火把凑近查看,眉头渐渐皱起:"这些凹槽...很新。"
"新?"耿通立即走过来,"什么意思?"
阿漓用手指抚摸着石壁:"你们看,这些凿痕的边缘还很锐利,没有风化的迹象。如果真是古代留下的,经过这么多年,边缘应该已经磨圆了。"
她又走到一个石台前,仔细观察那些青铜器的摆放:"还有这些器物的位置...太整齐了。"
"整齐有什么问题?"巴清不解。
"如果是原本的祭祀场所,器物应该有使用的痕迹。"阿漓解释道,"但你们看,这些东西像是被人特意摆放的,每件之间的距离都差不多。而且..."
她拿起一个青铜爵,在火光下仔细端详:"这个爵确实是古物,至少有几百年历史。但这个鼎..."她又看向旁边的鼎,"年代要晚很多,可能只有一两百年。"
"你是说,这些东西不是同一时期的?"李明衍问道,但语气中没有惊讶。
"不仅如此。"阿漓继续检查其他器物,"这些东西的风格也不统一。这个是巴蜀的风格,那个像是楚地的,还有几件明显是中原的式样。"
她转过身,肯定地说:"这些青铜器虽然都是真的古物,但绝不是原本就在这里的。是有人从各处收集来,然后放置在这里的。"
石室中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耿通的脸色变了几变:"你是说...这是个假的遗址?"
"不能说完全是假的。"阿漓纠正道,"这个地下石室可能确实有些年头,但里面的东西是后来放进来的。而且..."
她走到中央的石坛前,蹲下身仔细查看:"这个石坛的基座有被移动过的痕迹。你们看这里的灰尘分布,明显不均匀。"
巴清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那我那个门客..."
"恐怕是故意引我们来的。"李明衍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其实从一开始,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所有人都看向他。
"诸位想想,"他缓缓道,"真正的禹工遗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与水利相关。韩地的是预警系统,魏地的是分水装置,楚地的是船闸设计。可这里呢?"
他环视石室:"没有任何与水利有关的东西。只有这些祭祀用的青铜器。这不符合禹工遗迹的特征。"
"那为什么要设这个局?"巴清愤怒中带着困惑。
李明衍看向耿通,目光意味深长:"耿家主,你说呢?"
耿通愣了一下,随即苦笑:"李君是怀疑在下?"
"我没有怀疑任何人。"李明衍淡淡道,"只是觉得,能布这么大一个局的人,必然所图不小。"
他走到一面墙前,指着那些青铜器:"收集这么多古物,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脉。建造这个地下石室,或者说改造这个石室,也需要时间和人手。最重要的是,要让消息恰到好处地传到我们耳中,需要精心的安排。"
"所以,"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这个局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而是针对我们所有人的。或者说,是针对''星垂之地''这个秘密的。"
巴清恍然大悟:"有人想通过这个假遗址,来试探我们对星垂之地的了解程度?"
"那现在怎么办?"巴清问道。
"既然有人想看戏"李明衍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那就演戏吧。"
"这些青铜器,"李明衍环视石室,"虽然是拼凑的,但毕竟都是真品,也算是意外收获。诸位觉得该如何处置?"
"既然是假的遗址,这些东西自然谁发现就是谁的。"耿通立即说道,"巴家主的人发现的,理应归巴家。"
他这话说得大方,实则是想撇清关系。
巴清却摇头:"这些来路不明的东西,我可不敢要。万一是赃物,岂不是惹祸上身?"
"不如这样,"李明衍提议,"这些东西暂时封存在这里,等查清楚幕后,再做处置。"
众人都同意这个提议。
临走前,李明衍最后看了一眼那尊青铜立人像。空洞的双手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秘密,诡异的面容在火光中忽明忽暗。
喜欢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请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