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9章 药鼻子一闻,黑心烂货现形

作者:一叶知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只是第一步。”


    姜芷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炭灰,目光投向远方那片已经初具规模的药田。


    “我们的目标,是让‘红星大队’这四个字,成为金字招牌。以后,只要是咱们厂里出去的药材,就得是最好的,价格也得是最高的!”


    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热血沸腾。


    接下来的几天,姜芷全身心地扑在了加工厂的筹备上。


    她手把手地教那些村妇如何清洗药材。


    如何根据不同的药性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


    她甚至亲自掌勺,演示如何用大铁锅炒制药材,行云流水的动作,看得村里最好的厨子都自愧不如。


    她还给姜巧巧下了死命令,让她把所有即将投入生产的药材,全部重新闻一遍,按产地、年份、品相,分成三六九等。


    “姐,这是干什么?反正都要混在一起炮制的。”


    姜巧巧有些不解。


    “谁说要混在一起?”


    姜芷看了她一眼。


    “以后,咱们的药材,要分等级卖。最好的,叫‘特级品’,价格最高。次一点的,叫‘一级品’,价格适中。最差的,叫‘合格品’,便宜卖。让买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分钱一分货。”


    这个年代,供销社卖东西都是一个价,哪有分等级卖的道理?


    姜巧巧听得一愣一愣的,但她对姜芷的话,已经到了盲从的地步。


    她立刻带着几个姑娘,一头扎进了药材堆里,凭着她那“药鼻子”,硬是把几千斤的药材,分得清清楚楚。


    就在加工厂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第一批来自试点村的药材,运到了。


    是由省农业厅派专车送来的,足足两大卡车,是从黑水镇沼泽地里采集来的,用来制作“青霉膏”的特殊霉菌,还有白露坡第一批试种的当归。


    看着两大卡车散发着潮湿气息的原材料,整个红星大队都轰动了。


    社员们围在卡车旁,议论纷纷,脸上既有兴奋,又有紧张。


    这是他们第一次,加工“外来”的药材。


    赵大山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他凑到姜芷身边,小声问:“姜神医,这……这能行吗?这可是省里领导亲自盯着的项目,万一搞砸了……”


    “砸不了。”姜芷让他放心。


    她走到卡车前,让司机打开车厢。


    一股混合着水汽和泥土的腥味扑面而来。


    她没有说话,对身后的姜巧巧招了招手。


    “巧巧,你上。”


    姜巧巧有些紧张地爬上了卡车。


    她抓起一把黑水镇送来的青黑色霉菌,凑到鼻尖,闭上眼睛,仔细地嗅闻着。


    片刻后,她睁开眼,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姐,”她跳下车,快步走到姜芷身边,声音压得很低,“不对劲。”


    “这批霉菌,有问题。”


    姜巧巧的一句“有问题”,让现场原本火热的气氛瞬间降温。


    大队长赵大山的笑脸僵在脸上,他紧张地搓着手,凑过来问:“巧巧,有什么问题?是不是路上颠簸,给弄坏了?”


    跟着车一起来的,是农业厅的李秘书。


    他一听这话,也急了,连忙解释道:“姜顾问,这批货我们可是小心护送的,专门用了冰块降温,一路都没敢停,不可能坏啊!”


    姜芷没有理会他们的紧张,平静地看着姜巧巧问:“说说看,哪里不对劲。”


    这是她给姜巧巧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考。


    当着全村人、省里领导的面,她要看看这个“药鼻子”到底有多少斤两。


    姜巧巧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她知道,这是姐姐给她的机会,也是对她的考验。她不能搞砸了。


    她又抓起一把霉菌,再次凑到鼻尖,这一次,她闻得更仔细。


    “姐,这霉菌闻起来,表面的青霉气味很正,但是……”她停顿了一下,“这股气味下面,藏着一股很淡的土腥烂草根味。”


    她看向李秘书,肯定地说:“这说明,他们在采集的时候,没有按照你说的,只取沼泽表层最干净的那一层,而是连着下面的淤泥和腐烂的水草,一起捞上来了。”


    “而且,”姜巧巧又抓起另一把,继续说,“这几袋的气味,比那几袋要更重一些,还带了一点点发酵的酸味。我猜,他们捞上来之后,没有立刻晾晒,而是堆在一起放了至少半天,导致里面开始变质。”


    一番话说完,全场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姜巧巧。


    李秘书张大了嘴,半天没合上。


    他想起来了,黑水镇的村长马卫国为了赶进度,确实是让村民连泥带水地往上捞,捞上来就堆在田埂上,说是等捞完了再一起处理。


    这些细节,他当时觉得没什么,可没想到,竟然全被这个小姑娘,用鼻子给“闻”出来了!


    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赵大山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看着眼前这个剪着短发,皮肤粗糙,但眼神异常明亮的姜巧巧,怎么也无法把她和过去那个矫揉造作,一心只想攀高枝的侄女联系在一起。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丫头,跟着姜神医,真的脱胎换骨了!


    “乖乖,这鼻子是狗鼻子吗?这么灵!”


    “你懂什么,这叫天赋!没听姜神医说嘛,巧巧这叫‘药鼻子’,是老天爷赏饭吃!”


    “看来姜神医是真有本事,能把一块烂泥,都给捏成好瓦!”


    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姜巧巧的脸颊涨得通红,腰杆不自觉地挺得更直。


    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为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因为别的,被人高看一眼。


    这种感觉,比穿上任何一件花衣裳,都让她心里舒坦。


    姜芷看着姜巧巧的表现,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很好,孺子可教。


    她转过头,看向已经吓得脸色发白的李秘书,语气依旧平淡。


    “李秘书,我之前定下的规矩,第一条是什么?”


    李秘书一个激灵,连忙回答:“是……是品质第一!所有药材,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采摘和炮制,绝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现在,你告诉我,这批货,算什么?”姜芷的声音冷了下来。


    “我……我……”李秘书急得满头大汗,“姜顾问,这……这是我的失职!是黑水镇的马卫国自作主张!我马上……我马上让他们重新采!”


    “重新采?”姜芷冷笑一声,“你知道重新采,要浪费多少时间?你知道这批不合格的药材如果混进了成品里,会是什么后果吗?”


    “轻则药效大减,砸了我们‘青霉膏’的招牌。重则,里面的杂菌会导致病人感染,是会出人命的!”


    “到时候,是你担责任,还是马卫东担责任?还是我这个总顾问,来替你们背这个黑锅?”


    李秘书的腿都软了,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只想着赶进度,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却忽略了姜芷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的“品质”和“规矩”。


    “姜顾问,我错了!我检讨!”


    李秘书当着所有人的面,对着姜芷深深地鞠了一躬,“您说怎么办,我都听您的!”


    全村的社员都屏住了呼吸,看着姜芷。


    他们知道,姜神医这是要立威了。


    姜芷没有立刻回答,她走到卡车边,对姜巧巧说:“巧巧,你带几个人,把这车上所有不合格的霉菌,都给我挑出来,单独放。”


    “是,姐!”姜巧巧应了一声,立刻叫上几个手脚麻利的姑娘,爬上卡车,开始仔细地分拣。


    姜芷这才转过身,对赵大山说道:“赵大叔,麻烦你,去把咱们自己炮制的,最好的那批黄芪、当归,每样都包上一斤,用最好的油纸包好。”


    赵大山虽然不明白她要干什么,还是立刻点头去办。


    做完这一切,姜芷才对脸色煞白的李秘书说:“李秘书,你现在就坐车,回黑水镇去。”


    “回去?”李秘书一愣。


    “对,回去。”姜芷的眼神,冷了下来。


    “你把这些不合格的霉菌,原封不动地拉回去,当着全村人的面,告诉马卫国,这批货,我们红星大队,拒收!”


    “啊?”李秘书惊呆了,这要是拉回去,那不是当众打省农业厅的脸吗?


    “不仅要拒收,”姜芷继续说,“你还要告诉他,因为他们不守规矩,浪费了人力物力,这个月的分红,黑水镇一分钱都拿不到。什么时候他们学会了什么叫‘规矩’,什么时候再谈合作。”


    这一下,不光是李秘书,连赵大山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也太狠了!


    白花花的钱啊!


    黑水镇的人要是知道了,不得疯了?


    “另外,”姜芷从赵大山手里,接过两包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的药材,递给李秘书,“你把这个,带给白露坡的唐老汉,告诉他,他们村这个月的活儿干得不错,这是我个人,奖励给他们的。让他们拿去给村里的老人们,补补身子。”


    一罚,一赏。


    一碗水,端得明明白白。


    眼前这个年轻姑娘,不仅仅是个医术高超的神医,更是一个心思缜密的掌局者。


    她这是在用黑水镇的“血”,来给所有试点村,立一个永生难忘的规矩!


    “姜顾问,我明白了!”


    李秘书重重点头,满眼钦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