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章 神医一句话,把乱葬岗变宝地

作者:一叶知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甜得发腻的尸香!


    陆向东听完,眼神都冷了几分。


    “具体位置。”


    “县城南边,废弃纺织厂后面的三进院子,只有一个门。我们画了地图。”


    李铁立刻从怀里掏出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纸,递了过去。


    姜芷从陆向东身后探出头,扫过那张简易地图,又落回李铁脸上。


    “除了尸香,还听到了什么没有?”


    “没有。”


    两人齐齐摇头。


    “那个院子……太安静了,连声狗叫、鸡叫都没有。”


    姜芷看向陆向东:“不能硬闯。”


    陆向东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他当然知道不能硬闯。


    对方警惕性极高,院内情况不明,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造成伤亡。


    “我立刻向秦司令汇报,联系地方同志,申请二十四小时监控。”陆向东沉声沉冷,“他们跑不了。”


    “跑?”姜芷轻哼,“我费这么大劲把鱼引过来,可不是为了让他们跑的。”


    “他们不会跑。”


    姜芷笃定:“那个货郎今天只是探路。他确认了我的价值,他们的主事人,只会想着怎么把我弄到手,或者……毁掉。”


    李铁和王柱听得心惊肉跳。


    怎么从姜顾问嘴里说出来,他们这趟任务跟听评书似的,一环扣一环,步步惊心。


    陆向东的黑眸沉了下去,他不喜欢“毁掉”这个词。


    “你安心待在村里,剩下的事我来处理。”


    “不,”姜芷摇头,迎上他的目光。


    “陆团长,你忘了我们的计划吗?鱼已经看到了饵,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鱼觉得,不吃这个饵,它会亏死。”


    她看向院外那片热火朝天收拾碗筷的景象,继续说。


    “明天,‘鬼见愁’开荒计划,正式启动。”


    “动静闹得越大越好。”


    宴席散去,热闹了一天的小院终于安静下来。


    姜芷叫住正要离开的赵大山,指了指屋里堆成小山的礼物。


    “赵队长,这些东西……我想先寄放在您家,能行吗?”


    赵大山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一拍大腿:“当然行!你这丫头就是想得周到!放我家,谁敢乱动我打断他的腿!”


    把贵重东西放回老宅那种地方,才是脑子进水了。


    陆向东看着她滴水不漏的安排,满眼都是赞许。


    另一头,县城。


    废弃纺织厂后的那座三进院落。


    主屋里光线昏暗,一个全身笼罩在黑袍里,只露出一双阴鸷眼睛的人,正坐在太师椅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扶手。


    货郎正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地汇报着在红星大队试探姜芷的全部经过。


    从“醉龙涎”被闻出来,到三株奇药被精准辨认,尤其是那株以假乱真的嫁接毒草,被姜芷一口道破,他讲得是冷汗直流。


    “……阁下,那个姜芷,邪门!实在是太邪门了!”


    “属下行走江湖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眼力的年轻人!”


    “她的本事,恐怕……恐怕不在‘药主’之下!”


    “哦?”山鬼阁下的声音沙哑。


    “一个乡下丫头,能有这本事?”


    “千真万确!”货郎头磕在地上,“而且,她身边一直跟着个当兵的,是她的未婚夫,气势很不一样。”


    “当兵的……”山鬼阁下重复了一句,“派人去查查那个兵的底细。在没摸清他的来路前,不要轻举妄动。”


    “是!”


    山鬼阁下缓缓站起身。


    “但那个姜芷,必须给我盯死了!我要知道她的一举一动,她开山种药,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货郎磕了个头,恭敬地退了出去。


    …


    第二天一大早。


    村里的大喇叭还没响。


    家家户户的社员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扛着锄头、铁锹,自发聚集到了姜芷家门口。


    “芷丫头!啥时候上山啊?”


    “队长说了,今天去‘鬼见愁’开工!我们都准备好了!”


    “跟着神医干,浑身都是劲儿!”


    赵秀娥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粥从屋里出来,看着门口这阵仗,脸上笑开了花。


    吃过早饭,姜芷则换上了一身方便行动的旧衣服。


    临走前,她把赵秀娥拉到一边,低声嘱咐。


    “娘,这两天不管谁来找我,你都说我上山了。新房子那边,你也多留个心眼。”


    “知道了。”赵秀娥点点头,无条件地信任女儿。


    她给姜芷理了理衣领,又往她口袋里塞了两个热乎乎的煮鸡蛋。


    “山上冷,注意身体。”


    姜芷心中一暖,嗯了一声,转身走向门口。


    “出发!”


    赵大山一声吼,浩浩荡荡的开荒大队,正式向着后山的“鬼见愁”进发。


    山上怪石嶙峋,杂草丛生,连鸟都很少落在上面。


    村里人对它向来是敬而远之。


    可今天,几十号人扛着工具,精神抖擞地站在了山脚下。


    “芷丫头,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对!你指哪,我们打哪!”


    姜芷笑了笑,指着山脚下一片相对平缓的坡地。


    “今天,先清理这片区域的杂草碎石。能用的石头都堆起来,以后用来垒梯田。”


    “好嘞!”


    社员们应声就要散开干活。


    “等等!”


    姜芷忽然开口,目光落在不远处一丛半人高的灌木丛上,眼神微微收紧。


    那片灌木的叶子,是暗红色,在周围一片枯黄的杂草中,在周围一片枯黄中,格外突兀。


    初冬时节,万物凋零,这种反常的生命力,本身就代表着问题。


    赵大山也注意到了,疑惑道:“芷丫头,那草有啥问题?”


    姜芷没说话,缓缓走了过去。


    陆向东立刻跟在她身后,一步之遥,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走到近前,一股极淡的腥甜味钻入鼻孔。


    姜芷蹲下身,拨开灌木的枝叶。


    只见在根部,紧贴着地面,长着几株巴掌大小、形如人耳的黑色菌类。


    菌子表面覆盖着一层黏液,在阳光下反射着油腻的光。


    赵大山凑过来看了一眼,撇撇嘴:“嗨,我当是啥呢,不就是几朵毒蘑菇嘛!这玩意儿山上多的是,碰都不能碰!”


    然而,姜芷的脸色倏然变得凝重。


    “赵队长,这不是普通的毒蘑菇。”


    她站起身,看向众人。


    “这东西叫‘尸耳’,只生长在埋着百年以上,怨气不散的阴煞之地。”


    “而且,你们看它的颜色。”


    她指着那几朵黑得发亮的菌子,带着寒意。


    “纯黑带光,说明下面的‘养料’,非常足。”


    “这山底下,只怕埋了很多大粽子啊。”


    “大……大粽子?”


    赵大山嘴皮子猛地一哆嗦,手里的老旱烟杆差点没拿稳。


    他活了半辈子,只在村里老人口中听过这种吓唬小孩的词儿,说的是地底下那些不干净的东西!


    跟在后面的几十号社员,脸上的表情比见了鬼还精彩。


    刚刚还热火朝天的干劲儿,瞬间被一盆冰水浇得透心凉。


    “啥?粽子?能吃不?”一个不懂事的年轻后生傻乎乎地问。


    旁边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一巴掌呼在他后脑勺上,压着嗓子骂。


    “吃吃吃!就知道吃!那是地底下埋了几百年的老东西!老话说了,养出这种阴物的地界儿,三代人都走不出好运!”


    这话一出,人群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好几个人握不住手里的锄头铁锹,下意识就往后缩。


    “鬼见愁”,“鬼见愁”,原来这名号不是白叫的!


    这底下,真埋着鬼!


    陆向东立刻挪了半步,正好将姜芷完全护在身后。


    “很危险?”


    姜芷从他肩膀后探出半个脑袋,看着村民们一张张惊恐的脸,有些无奈。


    “各位,封建迷信要不得。”


    她清了清嗓子:“我说的‘粽子’,不是鬼。大家都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哪来的鬼神?”


    村民们半信半疑,眼神直勾勾地望着她。


    “这东西,学名叫‘尸耳’。”


    姜芷指着那几朵油亮的黑菌子,用最直白的话解释。


    “它算蘑菇的远亲,但嘴巴刁得很,只吃一种东西——”


    “尸体烂进土里,渗出来的那些油水。而且,这尸体埋的时间必须够长,一百年只是起步。时间越久,这‘尸耳’就长得越黑越亮。你们看这几朵,都反光了,说明底下埋着的‘肥料’,年头足,料也够猛。”


    这番解释,比“大粽子”更让人头皮发麻。


    肥料?


    料够猛?


    一想到脚下这片土地里,可能浸透了几百年尸骨烂掉的油水,一股寒气顺着脚底板就往天灵盖猛蹿。


    赵大山稳了稳心神,到底是见过风浪的大队长,他强作镇定地问:“芷丫头,那……那这地还能开吗?会不会冲撞了什么?”


    “冲撞不冲撞的,我不懂。”


    “我只知道,有这东西在,就证明这块地的‘阴气’和‘湿邪’特别重。”


    姜芷的表情严肃起来。


    “这种气,眼睛看不见,但它会顺着土地往外冒。人常年在这里干活,轻则风湿骨痛,头晕没劲儿,重则气血亏空,百病缠身。这也是为什么,‘鬼见愁’这地方连野草都长不好的根源。”


    她的话,戳中了在场所有人的痛点。


    村里谁家没个腰酸腿疼的老人?


    谁下地干活久了不觉得骨头缝里都冒凉气?


    以前都当是累的,现在听姜芷这么一说,顿时觉得都跟这“鬼见愁”脱不了干系!


    “那咋办啊芷丫头!”


    “这山还能要吗?”


    “我的天,咱们站在这儿会不会就染上病气了?”


    村民们又骚动起来。


    “想解决问题,就得治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