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威胁

作者:三山花正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战事迁延日久,叛军一路败退,只剩下桐城还未收复。


    前方却突然传回消息,退无可退的叛军以城中无辜百姓性命相威胁,扬言若是大军不肯退去,便要屠城!


    城中百姓手惊慌不已,虽有反抗之心,却奈何手无寸铁。


    副将不敢擅自做主,急报请示将军该如何处置。


    秦晔手中的信笺已被捏出褶皱。他盯着那几行刺目的字迹,眸色沉如寒潭。


    战事走到今日这步,叛军不过是困兽犹斗,但凡有点脑子,也该早点找好后路。


    或是遁入山林、隐姓埋名;或是扬帆江海,销声匿迹;何至于最后关头才想起鱼死网破。


    南境世家在城外的庄子坞堡众多,其中有不少易守难攻之处,里面有现成的粮食金银,家丁护卫更是训练过的上好兵源,可叛军欺软怕硬,偏要去挟持无辜百姓!


    何其恶毒!何其愚蠢!


    信纸在众人手中传递,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每经过一人,帐内的空气便更沉一分。


    李子山接过信笺时,指尖微微发颤。他盯着那几行字,眉头越皱越紧,最后几乎拧成一个结。


    “屠城......”他低声喃喃,声音里压着不可置信,“他们竟敢......”


    信传到宴回手中,这向来莽撞的西境悍将竟也变了脸色。


    他粗粝的手指捏得信纸边缘发皱,喉结滚动了几下,终究没说出话来。


    帐中诸将交换着眼色,却无人敢率先开口。


    强攻?


    那便是置城中百姓于死地。即便最后平叛成功,这血淋淋的功劳簿递到御前,怕是要被言官的唾沫星子淹死。


    退兵?


    更不可能!南境叛乱持续数月,朝廷早已震怒。如今胜利在望,谁甘心就此罢手?更何况......


    宴回偷眼瞥向主位。秦晔端坐案前,玄甲覆身,面上看不出丝毫情绪。烛火映在他冷峻的侧脸上,投下一片晦暗不明的阴影。


    宋副将咽了咽口水,硬着头皮道:“将军,不如......先佯装退兵?待叛军松懈......”


    “然后呢?”秦晔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等他们杀完百姓,吃饱喝足,再重整旗鼓?”


    宋副将顿时哑然。


    帐内再次陷入死寂。众将不约而同地低下头,不敢与主将对视。


    李子山盯着自己的靴尖,思绪翻涌。


    将军会如何抉择?


    是狠心强攻,背负骂名?还是冒险周旋,赌一线生机?


    他悄悄抬眼,却见秦晔正抚着佩刀的刀柄,目色如霜。


    见众人面露难色,沈望舒在心中飞速思考。


    他在军中这些时日,虽然熟悉了营中事务,可也只是跟着做些转运粮草之事,还算不得将军的心腹,若是在此事上立下功劳,想来能更得将军看重。


    再者他官卑职小,便是有什么地方说错了也不打紧,将军不予采纳便是,想要出头,自然要冒些风险。


    思及此处,他便站起来,面色焦急道:“将军!决计不可退兵!倘若叛军发觉威胁有用,便更不可能放过城中百姓!”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秦晔的神色,准备随时调整自己的说辞。


    “为城中百姓安危计,可暂缓攻势,但绝不可能退兵!我军应当围而不攻,一面派使者前去与叛军周旋,晓以利害,保护百姓安危。此为缓兵之计;


    一面派遣精锐潜入城中,联络城中有识之士,里应外合,设法打开城门;如若不成,便尝试暗杀叛军首领,只是刺杀失败可能牵连百姓。


    如今城中穷途末路,人心散乱,我等还可以联络有意归降之人,让其劝说叛军首领弃城而逃;


    届时围三缺一,半途设伏,战于郊野之中,无须顾虑百姓安危,定可一战成擒!”


    沈望舒话音落下,帐内先是一静,随即响起低低的议论声。


    宴回第一个拍案叫好:“妙啊!围三缺一,这招老子喜欢!”他咧着嘴,露出一口白牙,“到时候在野外围剿,看那群龟孙子往哪儿跑!”


    李子山捋须点头,眼中闪过赞许:“沈参军此计周全。缓兵周旋争取时间,暗中联络分化叛军,确是上策。”


    就连一向寡言的李武辰也忍不住多看了沈望舒两眼,心想:“这小子平时闷不吭声,没想到肚子里真有货。”


    众将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主位。


    秦晔依旧神色冷峻,但眼底的寒意却稍稍褪去。他指尖轻叩案几,目光落在沈望舒身上。


    这般短时间就想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上中下三策,还都有几分可行性。


    在众人踌躇不言时,敢抓住时机第一个出来献策,既有决断又有机敏,倒是不辜负阿越那般夸赞。


    既然沈望舒有表现求功之意,他便顺水推舟道:“你所言在理,只是具体如何施行还需再做商议,事关百姓安危,这使者人选不知众位可有合适之人推荐?”


    沈望舒心头一跳,知道自己的提议已被采纳,连忙稳住心神,拱手道:“回将军,卑职愿往。”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皆是一愣。


    宴回瞪大眼睛:“你小子?你连刀都提不稳吧?”


    沈望舒不卑不亢:“潜入城中需智取而非力敌,卑职不通武艺,反而不易引人怀疑。再者,转运粮草时曾与城中商队打过交道,认得几个可靠之人。”


    他说完,悄悄观察秦晔的反应。


    秦晔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越发欣赏,言到:“此事凶险,一朝不慎便有性命之危,你可想清楚了?”


    “为将军分忧,为百姓解困,卑职不怕危险!”沈望舒强忍心中激动,立刻表态。


    将军沉默片刻,忽然道:“你有几成把握?”


    “五成。”沈望舒坦然道,“但若有宴将军的接应,可增至七成。”


    秦晔眸色微深,似在权衡。


    沈望舒屏息等待着,冷汗自背后沁出。


    终于,秦晔缓缓点头。


    “既然如此,我便任你为使者,前往城中劝服叛军,此行我会派一队精锐保护你的安危,再派一位稳重之人做你的副手。


    此次你不但要与叛军首领周旋,更要设法查探叛军动向,拉拢他麾下可用之人,叛军必定对你多有提防,行事可以不用太隐秘。


    有你在明面上吸引注意,暗中潜入之人行事才会更加方便,若是需要双方配合,此行以你为主。”


    “卑职定然不负将军厚望!”沈望舒拱手听命,心中长出了一口气。


    他起身,玄甲在烛光下泛着冷芒:“宴回率轻骑埋伏北门;李子山挑选精锐,随时待命。”


    “报——!”


    突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斥候满头大汗地冲进来,手中高举着一封密信: “桐城急报!上面写着将军亲启!”


    秦晔接过密信,看到信纸的一刹那,瞳孔骤然一缩,字迹笔势连绵,纵任奔逸,是池越的字,他再熟悉不过。


    他的唇角不自觉扬起,然而随着目光下移,他的笑意却又淡了几分。


    信纸被捏出细微的褶皱。秦晔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恢复如常。


    “桐城已有内应。”他声音平稳,将信递给身侧的李子山,“沈望舒,你的举主正在城中,玄清道长联络了城中商贾百姓,正在筹划接应。”


    仿佛一道闪电劈开阴云,众将齐刷刷抬头,眼中燃起希望。


    宴回闻言大喜,他经常出入将军府,和池越比武就没赢过,立刻喜道:“有玄清道长在,此战必胜!”


    秦晔指节轻叩案几,节奏比平日快了几分。


    沈望舒扑通跪地:“玄清道长于卑职有知遇之恩,卑职愿即刻入城接应!”


    “准。”秦晔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你入城之后,他自会寻找时机联络你。”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枚锦囊,“将此物交予他。”


    锦囊中,装着池越亲自画的平安符。


    当日细雨霏霏。沈望舒策马离营时,隐约看见箭楼之上,有一个玄甲大氅的身影,看向城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