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准备参加满月酒

作者:独孤浙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谁料这小家伙一到亲爹怀里,小脸立刻皱成包子,“哇”地一声哭起来,小胳膊小腿乱蹬。


    宋振荣顿时囧得满脸通红,哭笑不得:“到底谁是恁爹?一点儿面子不给!”


    话音未落,他忽然脸色一变,鼻子抽了抽,失声叫道:“坏了——他好像拉裤兜了!”


    一股淡淡的“奶味”瞬间在屋里扩散。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张爱勤一边笑一边递上尿布:“赶紧的,别熏着你干爹!”


    顾辰远忍俊不禁,拍拍宋振荣的肩膀:“荣哥,这是你的福气,别拎着,小心闪着腰。让大娘先抱,你去洗把手。”


    说笑了几句,顾辰远便起身告辞。


    宋红军一家送到门口,张爱勤还一个劲地叮嘱:“大后天孩子满月酒,他干爹可一定要早点来!”


    顾辰远笑着应下,踏着月色往家走。


    夜风带着秋后的凉意,却吹不散他心里的热乎劲儿。


    一进门,南屋灯火通明,一家人都围坐在药材堆旁,一边分拣,一边等他。


    见他回来,顾小芳第一个蹦起来,迫不及待地问:“咋样?事办成了没?”


    顾辰远把大门闩好,拉过凳子坐下,卖了个关子:“算成了,也不算成。”


    顾小芳翻他一个白眼:“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什么叫算成又不算成?”


    顾辰远便把苗桂花那番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听完,顾大川感慨:“看来他们家是真的把你当成自己人了,不然不会替你打算得这么细。”


    顾小芳骄傲地梗起脖子:“那也是应该的,她们家娘两个的命都是我家小远救的!”


    崔秋华语气淡淡的说道:“只能说人家人好,懂得感恩。遇见那些不懂事的,救完就忘了,连句谢谢都没有。”


    “也是。”顾大川点点头,“人跟人不一样。”


    沈红颜没插嘴,只是偶尔抬眼看看顾辰远,嘴角含着笑,眼里闪着光,像在说:我才是最骄傲的那个。


    “晓明呢?”顾辰远掸了掸衣角的土,随口问。


    “在后面看书呢,答应过你的,白天干活,晚上看书。”顾小芳朝后屋努努嘴。


    顾辰远点点头:“知道用功就行。”


    说完,他搬了个小木凳加入药材分拣队伍。


    姐妹几个围成一圈,灯影下手指翻飞,把夜交藤的细枝和杂质拣得干干净净。


    一直忙到十点,才各自打水洗脚。


    临睡前,顾辰远又提着水壶进棚,给菇菌棒浇了点水。


    蘑菇耐涝怕干,为了能出更多的蘑菇,夜里也要保证它的水分。


    一天要浇四次水,缺一次都不行。


    回到自己屋,沈红颜已端坐在床头,小炕桌上摆着算盘和零钱。


    这个女人从嫁进来,每天晚上都要做的事就是数钱,这也是她最喜欢的事情。


    “九千七百四十六块!”


    沈红颜突然轻呼,声音里带着颤,“我的天哪,我们马上就要赚到一万块了!”


    她激动得胸口起起伏伏,发梢扫过顾辰远的脸颊。


    顾辰远一时间竟然看愣了。


    “看啥呢?我刚才说话你听见没有,我们手里马上就有一万块啦!”


    沈红颜羞嗔,却并未躲闪,反而把腰板挺了挺。


    说真的,她很喜欢顾辰远这样看着她。


    “嗯,明天就够一万了。这速度还是太慢了!”


    顾辰远伸个懒腰,把不满写在脸上。


    目标近在咫尺,他这重生者恨不得一步跨到万元户,再直奔万元户的十倍、百倍。


    “还不到一万呢,就飘了?”


    沈红颜轻轻啐了一口,指尖戳他额头,


    “我以前在家里的时候连一百块都没见过!咱们村全村凑在一起恐怕也拿不出一万吧,你这才两个月就能赚这么多,你竟然还嫌慢?”


    屋外夜静,窝棚里的灯火早熄了。


    山还没有正式到手,山脚下的地却已先分到他家头上。


    分到地后,别人家都忙着犁地、耙地、播种。


    顾辰远却只砍了几根木头,搭了个简易的棚子:木桩做骨,玉米秆做墙,草绳一扎,遮风挡雨足够。


    乡亲们路过,忍不住打趣:“辰远,你这是打算搬地里住啦?”


    他笑笑:“临时歇脚,割藤累了喝口水。”


    没人知道,这棚子其实是他布下的第一颗棋子。


    等农忙一过,砖房、菌棚、药材窖都会从这里长出来。


    三天一晃,他的小账本悄悄翻过一万大关,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可这份喜悦只留在窝棚里、炕头上。


    对外,他依旧一身旧衣、一辆手扶式,笑眯眯地收割,像个只图温饱的普通庄稼汉。


    自己爹娘反复叮嘱顾辰远:财不外露,嘴要扎紧。


    顾小芳是心直口快的典型,心里藏不住事儿,兜里藏不住钱。


    顾大川和崔秋华特意多叮嘱她。


    顾小芳拍着胸脯跟顾辰远保证:“放心吧,我绝对是半个字都不会往外说的!”


    自己二姐这么一副财迷的模样真是没眼看了。


    顾辰远赶紧找个由头转移话题:


    “对了,今儿振荣哥家孩子满月,我得去随礼,县城那趟的买卖先缓一天。”


    “你去你的,我自己蹬车去县城!”


    顾小芳满不在乎地挥手,风风火火就要出门。


    “你既不会开拖拉机,又不会稳当骑车,人家摆满月酒,咱家不去也说不过去,干脆全家出动。”


    顾辰远一句话把二姐按在原地。


    他太了解顾小芳——让她单独上县城,那指不定闹出啥乱子。


    “咱们这么一家子都去,会不会不太好啊?”崔秋华说道。


    农村讲究“两块钱全家饱”,随礼少、吃得多,主家常常都是亏本的。


    孩子满月跟别家喜事不同,按老礼叫“送米面”。


    三升篮里装半篮米面,上头摆几个染红点的鸡蛋。


    男娃双数,女娃单数,上面再盖一块新布,是给娃娃做衣裳的。


    东西其实不值钱,主要就是心意,图的是给产妇补身子、孩子沾喜气。


    顾辰远拍板:“就这么定了,全家去热闹热闹,也让咱家小万元户沾沾人气!”


    这小万元户就是指沈红颜肚子里的那个。


    虽然说合适是顾辰远定的,崔秋华和顾大川还是觉得这事不地道。


    “要不你和沈红颜去就行了,我们几个上山采药去,等你吃完喜酒回来,再进城也不迟。”崔秋华说道。


    顾辰远先点头又摇头:“不急这一会儿——你们先上山,我出去买些礼物,回来再去吃满月酒,时间充裕。”


    话音刚落,崔磊在院门口探头:“辰远哥,我娘让俺问,今天还上山不?”


    一天两三百的收入,顾小芳舍不得扔,连忙跟着嚷:“对呀,还上山吗?”


    顾辰远略一盘算,便拍板:“去!跟大伙说一声,今天少采点儿,九点半前务必回来,十点半准时到振荣哥家喝喜酒。”


    回来还得验收过秤,掐一个钟头足够。


    “可咱没表啊!”顾小芳一句话提醒了顾辰远——家里确实缺个看时间的东西。


    “买!今天就买!一人一块手表,家里再摆个钟,没时间点怎么行!”


    顾小芳吓得连连摆手——她本意是怕误时辰,可没想让弟弟一下掏这么多表钱!


    “不不不!”


    顾小芳急得双手乱摆,脸腾地红到耳根,“我真不是想要手表……那啥,三转一响的大件,我哪敢张嘴就要!”


    脑子里却闪出徐有来的影子——那个闷葫芦,连句整话都挤不出来。


    她猛地一怔:自己咋突然想起他?甩甩头,把杂念赶跑。


    顾辰远笑呵呵地一锤定音:“早晚都得买,趁今天顺路,一块办齐!”


    手表啊,谁不想腕子上亮闪闪?


    于是分头行动:上山的上山,进乡的进乡。


    单说顾辰远,骑着自行车直奔合作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