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巫族圣女身份复

作者:未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海姗的身影出现在舒墨湘等人的眼中,还真被舒家成说中,海姗的确能来到凤栖宫,与舒墨湘相见。


    冰枝见着人身鱼尾的海姗,半浮在空中,却像在水里行走。


    她不禁看傻了眼,这是她第一次看到鲛族在空中游水。


    紫嫣却更关心海姗的来意。


    海姗解释,是适逢七月,她的鳞力大增,才能暂时离开未央殿,来到附近的凤栖宫,但也不能太久。


    她这次来,就是为了告诉舒墨湘关于中元节的事。


    “郡主,我知道你对上次我重伤子琴一事耿耿于怀,这次我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你如今心中的疑惑。”海姗站到舒墨湘面前,缓缓落下,鱼尾接触在地面,站着。


    “可是,你不是鲛族吗?为什么七月也跟你有关,你的鳞力也能大增?”冰枝给舒墨湘做了杯茶,一边递过去,一边疑惑地问。


    这次却是紫嫣替海姗回答:“因为她之前是靠子琴的寿命维持的鳞力,虽然子琴如今是阴魂,但她与子琴已经密不可分。”


    至于紫嫣是如何得知的,她自己也不知道,好像是子琴告诉她的,又好像不是。


    “那些可有可无的事就别说了,我不能多待。”海姗打断了她们的话,直接开门见山说,“大小姐,你是巫族的圣女,你的记忆已经恢复了,但是你的身份却还是人族的女儿。如今我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中元节之际,你巫族圣女的身份得以恢复。届时,你便能直接找到邪魅灵,并且阻止他们使坏。”


    这对她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恢复巫族圣女身份?”冰枝和紫嫣异口同声问。


    海姗点头:“千妤本就是巫族圣女转世,要不是邪魅灵杀入圣雪天山,她根本不会来到人族,但如今这一切,也算是一段孽缘吧。”


    她这话说得模棱两可,让人摸不清头脑。


    但是,后半句话倒是引起了舒墨湘的回忆,她记得邪魅灵的封印被人解开了,还在圣雪天山的时候,她就听说,解开邪魅灵封印的人是神族的人。


    古神族与巫族有些渊源,巫族也算是古神轩辕族的后裔。也因此,巫族跟邪魅灵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更何况,当初邪魅灵攻入圣雪天山,就是为了找到巫族圣女报仇雪恨。当年巫族还是周朝的王族之时,就是周朝王姬,也就是巫族圣女将他再次封印的。


    毕竟王姬也只是个巫族圣女,与女娲娘娘的法力相比,还是不足。加之人族动**,自从人族统治神州大陆的陆地后,人心不足蛇吞象,七情六欲充斥整个神州,早就没有了上古时期的灵力,邪魅灵是以负能量为食的,冲破封印是必然的。


    如今虽说是邪魅灵导致的人族之灾,可也是因果循环,邪魅灵也因人族的负能量而强大,打断人族之间的和平,人族面临重大灾祸,却也是人族自身导致的。


    只是舒墨湘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快就能恢复巫族圣女的身份!一旦恢复了圣女身份,那她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你们应该都知道她是巫族圣女,只不过巫族早在一千年前消失在神州大陆,神州六族各不往来,到了这五百年来,巫族与人族有了联系,鲛族与人族也有了关系,甚至还成为了人族的一部分。”海姗一一解释,语气有些着急,“圣雪天山被邪魅灵攻击,巫族圣母便动用禁术,封印了整个圣雪天山,还把圣女送往人族,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圣女能回到圣雪天山,拯救巫族。”


    这些事在《古经记》上记录了,只要看过的人,都会知道,不过时隔已久,就连六族也成了传闻,何况是这些事。


    “巫族圣女来到人族避难,这也是有代价的。”海姗继续解释,“那是巫族禁术,巫族圣女虽然保住了躯体,但她的三魂七魄全部都散落在人族各地,化成人族,也就是你们所说的转世为人,只不过巫族圣女是由三魂七魄而转世。每过了一世,大祭司就把它收集下来,放回到圣女的躯体之上,大小姐这一世,是最后一魄了,这一世有了鲛族的鳞力相助,不用寿终正寝也能直接恢复圣女身份。这就是巫族大祭司一直留在人族的原因。”


    这回答惊为天人,她们都没想到,舒墨湘竟然还有这样的过去,这样的身世。


    不过,海姗是如何得知此事的?要说,也应该是巫族大祭司跟她说才对,为何会让一个鲛族来告知?


    “你也不用疑惑,这是大祭司要我转告你的,她在为你准备,无暇顾及。而我本来就是要找你的,多说一件事也不妨碍。”海姗从舒墨湘的表情中就能看出她的疑惑,直接解释,“灯会,也正是你恢复巫族圣女身份之际。”


    舒墨湘在心里想了想,既然海姗能说出这些话,那证明她跟巫族的关系也不浅。不过鲛族本身就是跟巫族交好,自从巫族离开神州大陆,人皇墨家归隐后,鲛族也不再与人族来往。


    若不是这次邪魅灵对鲛族出手,鲛族帝姬逃离到人族,他们是不可能跟人族有任何联系的。


    海姗还说了一个更大的消息,舒墨湘身上的毒,不是雨汭做的,以她的鳞力,若是人族所为,她是很快查出来,但海姗并不知道这毒出自哪里,也不是邪魅灵作为。一夜漫长,她们说了很多,就连曾经没有说出口的话,也都一一吐出。


    不知不觉已经七月半,祭祖节。雨汭虽离开了皇城,但她的消息依旧传到舒墨湘的耳朵里。


    是日乃七月十四,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民间俗称七月半,但是后世用中元节或者盂兰盆节来代替。


    紫衣卫在凌晨时来过,说雨汭突然失踪,但一个时辰后又回来了,并无其他。舒墨湘觉得没有什么,也就没怎么在意了,开始忙活七月十四的河灯会。


    中元节是道教的名称,盂兰盆节则是佛教的说法。白天道观和佛寺都在准备法事,忙得不可开交。


    后来七月十四祭祖节改成七月十五,从此三俗合一。


    不知是巧合,还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


    但是在神宗皇帝开始,又把这三教分开,祭祖节又从七月十五变回七月十四。


    而祭祖节还有一个在十月初一,为了区分这两个祭祖,便直接把这日唤成七月十四。但还是有些地方过七月十五,因此在大凉,七月十四和七月十五都有人在祭拜祖先,地方习俗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


    即便是三俗合一,先生们也还是会教导学子,对这三节的叫法区分开来。


    七月十四,如今也直接叫七月半。


    在这日,大家都不走夜路,免得时运低,遇到不该遇到的东西。


    有些人家,家中信佛,有些是道教,白日就去寺庙或者道观做法会。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则是儒家子弟。在大凉,即便是农户商人,到了六岁,便开始学文断句。


    因此,大凉比起眴朝,文化普遍高了许多,文人普遍增多,还有四雅事。


    皇城家家户户的长辈们都在准备纸钱,祭拜祖先,而晚辈们都在准备河灯,去河边等地放灯祈福。


    大凉的雅事是历朝历代最多的,但大多都与祭祀有关,比如灯会、祭祖,其实都有祭祀的成分在。


    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凉是大周朝的衍生。


    七月半,申时初刻,花街。


    大凉最重灯会,过年关、七月半、中秋等,都会开热闹的灯会。每次的灯会,花街都会特别热闹。


    花街与东街不同,东街是皇城最繁华的街道,但是所有的灯会,都在花街进行。如今花街张灯结彩,跟年关的花灯会有着不一样的氛围与热闹。


    七月灯会从月初到月末,七月半的灯会从十三起,到十七结束,跟上元节的类似。上元节的花灯种类丰富,如今的河灯也各种各样,也有少数是天灯。


    而三清观内,秋光明净,中元夜色清,一场法事,祭奠亡魂。与花街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姐,我们为何来这里,不应该去宓府找宓大娘吗?”冰枝跟着舒墨湘来到三清观,坐在之前的厢房,一边递茶,一边问。


    舒墨湘接过茶,道:“还有一些事,要来这里确认。来这里,是海姗的意思,她说子琴以前来过三清观,三清观与沧海岛有些渊源,我必须找他们问清楚才行。”


    冰枝想起来昨晚的事,记得海姗还说,三清观藏着秘密,跟舒墨湘有关。而子琴和沧海岛的事,都恰巧与三清观有渊源,便顺道来查看。


    门口突然响起几声敲门声,冰枝本来还想说话,却被打断,她当即警惕,问:“谁!”


    直到门外响起紫嫣的声音后,她的心才定了下来,赶紧过去开门,放她进来。


    “小姐,舒家和宫里都已经说好了,今夜你去宓府也不会有人发现的。”紫嫣进来后,就连声道,“不过,这为何也要瞒着他们?巫族不仅是大凉一直敬佩的,就连整个人族都渴望找到巫族的足迹。”


    她话音刚落,就轮到冰枝问:“说得是啊,一个大祭司的地位就如此高了,何况你还是巫族圣女!这是殊荣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