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章、没圆房的丈夫

作者:盐如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黎明前的山村,万籁俱寂,只有几声零星的鸡鸣,划破了笼罩天地的深蓝暮色。夏晚家的倒座房里,亮起了昏黄的油灯。


    有了罗晓英的帮忙,做豆腐的效率确实大大提高。


    一个捣桑叶,一个过滤稻草灰,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聊天。中间得闲的功夫,夏晚还准备自己要做的糕点材料。


    嫩竹叶洗净,捣成汁。用纱布过滤出一汪碧水,加入适量的面粉和糖,揉好成团,发酵备用。


    等四筐碧绿如玉的翡翠豆腐汁烧好,倒入筐中静置,才天光大亮。


    “三妹子,我先回去了。”罗晓英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道。


    夏晚也没有留她,她知道罗晓英的性子,笑着说:“知道,你回家还得做早饭呢。”


    送走罗晓英,夏晚转身进了屋,刚准备淘米,顾小山就起了。


    夏晚将米下锅,烧火的事交给顾小山,便抗着锄头,拿出那十颗比金豆子还珍贵的辣椒种子,去屋后的菜地育种。


    如今这个时代,没有塑料薄膜可以用来搭建育苗棚,她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她用锄头挖了十个小小的泥窝,每个泥窝之间都隔着一尺来宽的距离。然后将一颗颗种子,轻轻地安放在泥窝中央,再用细土掩上,最后挑来一担粪清水,给每个泥窝都浇得透透的。


    干完这点活,夏晚清干净手,回屋沥米。


    将沥好的米倒入木甑里,盖上盖子。昨天没有做的南瓜洗净切成小块,倒入锅里,拢在甑子下,吩咐顾小山:“上大气了,你开盖子,夹几粒米尝一尝,软了就别再烧火了。”


    “嗯。”


    米饭上,垫了一层薄薄的粑叶,洗好切成薄片的黄南瓜,倒在粑叶上,盖上甑盖。


    夏晚洗好衣服,去溪边清洗。


    回来时,顾小溪拿着竹枝,正把院子里的鸡往外赶,见状赶紧跟夏晚报告:“娘,哥哥说,饭蒸好了。”


    ”好。“夏晚将衣服晾好,来抱木甑,把水煮的南瓜回锅,打发两个孩子去吃早饭,自己则用木勺子将蒸好的黄南瓜捣成泥,加入糯米粉和少量的糖,揉成汤圆团子,把之前发酵好的竹叶汁面团拿出来,也揉成一个个汤圆团子。


    红色的团子与绿色的团子合在一起,揉圆,再放入她做的简易木模中,压制成型,搁在蒸笼布上,一斤面粉和一斤糯米粉做出的碧玉黄金糕,刚好装满一笼。


    兄妹两人已吃过早饭,顾小山跑来,说:”我来烧锅。“


    顾小溪:”娘,你快去吃饭。“


    等夏晚吃过早饭,碧玉黄金糕也蒸好了,黄绿撞色的漂亮搭配,看得两个孩子一愣一愣了。


    夏晚笑着说:”给你们一人留一个,下午当点心吃。另外两个,你们等下给春兰姐姐送去。“


    余下的放井水里湃上,夏晚将一家人昨晚换下来的衣服去溪边洗好回来,正在晾衣服,罗晓英背着一个空背篓,人还没进院子,就说:“三妹子,我就知道你差不多该走了,还好赶上了。”


    夏晚笑道:”没有呢。嫂子来了,正好帮我搭把手。“


    她看夏晚拿出箩筐来,赶紧上手来,说,“这四筐呢,你一个人挑着走六七里山路,那不得累趴下?快,分我两筐,我们一起背着进城,总要轻松点。”


    夏晚想着这几十斤重的东西,一个人挑着确实有些吃力,便也没有再推辞,笑着分了两筐给罗晓英。


    两人一同上路,路上有说有笑,脚下的路似乎也变得短了许多。


    到了醉仙楼,夏晚让罗晓英去交,自己则把带来的二十块碧玉黄金糕拿出来,请陈掌柜品尝。


    只看卖相,陈掌柜就赞不绝口:”你这糕点,叫什么名儿?“


    夏晚笑道:”碧玉黄金糕。“


    ”这名字好“,陈掌柜笑着说,”少东家有事,晚些才会来酒楼。“


    夏晚:”掌柜你先尝尝,要是觉得可以,我们再商量。“


    陈掌柜品尝后,说:”这是糯米粉和面粉做的,胜在卖相新奇,只是,这种糕点,买方子就算了,供货什么价,你且说说?“


    夏晚:”这糕点,费的就是时间。既卖给酒楼,必定不对外卖。掌柜你看这样行不,酒楼每天要二十个,就算十二文一块,要是数量翻倍,那就十文一块。“


    陈掌柜犹豫了一下:”这样吧,今天你送来的,我替你收了,十二文一块,明天先不送,等看看卖得好不好,好呢,我就同你订货。“


    夏晚一口答应:”留一块给少东家品尝,就算十八块。“


    陈掌柜笑了,点头,让夏晚去交货结账,一切都已是熟门熟路。


    从醉仙楼出来,夏晚当即就从铜钱串上数了二十文钱,塞到罗晓英手里。


    “嫂子,酒楼跟我是一天一结,我也跟你一天一结,你快收好。”


    罗晓英捏着那二十文钱,脸上笑开了花:“三妹子,你真是……怎么结都行,嫂子难道还信不过你吗?”


    一到家,顾小溪拿着竹编扇来,给夏晚打扇,顾小山端了凉好的开水,递给夏晚。


    把夏晚逗得哈哈大笑。


    休息了一会儿,夏晚就打发两兄妹自己去玩,她拿上镰刀,背上背篓,顾小山和顾小溪一看她这是要出门,立刻像两个小尾巴一样跟了上来,吵着也要去帮忙。


    顾小山更是直接把自己的小背篓也拿出来背上了。


    夏晚哭笑不得,只能跟两个孩子解释:“娘不去干活,就去屋前的竹林里找找,看有没有吃的。你们就在家玩。”


    顾小山:“娘,妹妹留在家,我跟你去,竹林密的地方,我个子小,好进去找东西。”


    夏晚断然拒绝了:“不行。”


    屋前这片山坡虽然不算高,坡也不算陡,但只栽了各种树和竹根本没路,有些地方还杂草丛生,她是大人,拿根竹竿开路,蛇虫什么的,一惊就跑了,两个小孩子跟着,实在不安全。


    “这样吧,你们去掐荠菜,多掐一点,洗干净拿回家,中午娘给你们做荠菜刀削面吃。”


    顾小山这才同意,带着顾小溪出门。


    夏晚赶紧叫住:“回屋把草帽戴上。”


    她挣钱的第二天,就买了三顶草帽,家里一人一顶。


    看顾小山回屋拿草帽,她才放心出门。


    那十颗辣椒种子才刚种下去,还不知能有几颗顺利发芽。就算它们争气,全部成活,离真正能收辣椒,也还得等上至少两个月。


    到那时候,即便收成再好,十株辣椒,结上几茬,能收个一二十斤辣椒,也就顶天了。想要靠这个长期挣钱,还远远不够。


    今天送去的碧玉黄金糕,也不知道酒楼好不好卖。要是卖得好,这倒是个长期的生意。翡翠豆腐这生意,是做不长久的。


    她还是得想想别的法子,看能不能再找到些新奇的食材。


    最好是能用新的食材,研究一道新方子,像布丁那样,直接卖个方子给醉仙楼,再挣个二十两,到时才敢安安心心歇上一段时间。


    起码,到时她那名义上的丈夫——顾远回来,她自己就能将赌坊的账还上,也不必低人一头。


    至于为什么说顾远是名义上的丈夫,因为两个人成亲至今,都还没有圆房。


    用顾远的话说,两个人之前也不认识,才组建家庭,不如先磨合一段时间。


    原主表面高高兴兴答应了,心里却十分介意,甚至想得很多,觉得顾远是怕她怀了孩子,就对顾小山和顾小溪不好。


    因此,顾远一走,原主便苛刻起两个孩子。


    对于这些,夏晚不想评价谁对谁错——原主都不在了,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她反正是乐意的,到时要是合不来,她手上也攒了钱,可以名正言顺地和顾远和离。


    夏晚背着背筐,左手拿着探路的竹竿,右手握着一把开路的镰刀,慢慢下到半坡里。这些地方因为太过陡峭,一直沿着河岸延伸下去,根本无法开垦来种地,所以常年荒芜,少有人来。


    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细地在林间搜寻。一圈下来,除了又发现几丛鲜嫩的苦竹笋,以及一些诸如折耳根、野芹菜之类的常见野菜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折耳根没有辣椒,根本没法吃,她也就没有摘。倒是野芹菜鲜嫩,割了两把放背篓里,准备晚上煮粥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