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镇里来的通知

作者:究极蛇皮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盘腿坐在门槛上,盘算着县里的表彰,要是没有自行车票,自己该怎么办呢?


    正想着,郑强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


    “王恒,今天不去网鱼?”郑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着问道。


    “歇一天,”王恒伸了个懒腰,“晚上打算进山转转,好久没打猎,手痒得很。”


    两人闲聊间,郑强提到九月份要去应聘镇里的辅警。


    王恒感到很欣慰,这些天带他在柴鹏面前刷好感度,总算没白费功夫。


    “你的观察力和身体素质都不错,是块当警察的料。”


    王恒夸了一下后,就打趣道,“到时候去警局工作,可别忘了我这个兄弟啊。”


    谁知郑强突然神色一凛,郑重其事地说:


    “王恒,要不是你帮忙,我根本没机会认识那些警察。要不是你们家,我妹妹还不知道会怎样。”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你是我一辈子的兄弟,这份恩情我永远记着!”


    王恒愣住了。他没想到一句玩笑话,竟让这个平日里温吞的汉子如此动容。


    “行了行了,”王恒起身拍了拍郑强的肩膀,故意岔开话题,“是兄弟就别整这些肉麻的。等着,今晚我进山打几只野味,明天咱们好好喝一顿!”


    “嗯!”郑强用力点头,憨厚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脸上。


    阳光照在他黝黑的面庞上,映出一片暖意。


    两人坐在院子里,聊起了郑强家里的近况。


    自从郑运城放弃嫁女儿后,郑兰又搬回了家。


    但现在的家庭氛围和从前大不相同,郑强跟着王恒这些天赚了不少钱,在家里的地位明显提升。


    如今家里三人中,郑强和郑兰站在一边,而原本站在郑运城那边的郑华,也很少回来了。


    不过前些日子,郑华倒是破天荒地回来了一趟。


    “你是不知道,我大哥今天中午突然上门,又是嘘寒问暖,又是问东问西,装得跟多关心家里似的。”


    郑强苦笑着摇头,“可我知道,他就是来借钱的。”


    自从村里人看见郑强跟着王恒天天卖鱼赚钱,眼红的人可不少。


    但网鱼的技巧不是谁都会,就算有人学着捞了鱼去卖,没有马车运输,鱼到了镇上早就死了。


    王恒他们特意做了个大木桶装活鱼,比起那些死鱼,镇上的顾客自然更愿意买新鲜的。


    更绝的是,王恒还懂得经营老主顾,不仅经常给熟客优惠,有时还会送些小鱼。


    一来二去,不少人都认准了买他的鱼。


    “我大哥以为我们赚了大钱,”郑强叹了口气,


    “可他不知道,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以前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往他那儿送,他们不但不念好,还嫌给得少了。”


    说到这里,郑强的眼神黯淡的回忆起来:“我真不知道,大哥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今天午饭后,郑华就上门借钱。


    “郑强啊,”郑华搓着手,脸上堆着笑凑过来,“大哥最近手头紧,想跟你借点钱应应急。”说着就要把胳膊搭在郑强肩上。


    郑强身子一偏,躲开了那只手:“没钱,不借。”


    郑华的笑容僵在脸上,猛地站起身:“郑强!别以为我不知道,王恒每次卖鱼都分你不少钱!”


    “那是我自己出力挣的,”郑强冷笑一声,“凭什么你说借就得给?”


    他打定主意不给这个大哥好脸色看。


    这些日子看着王恒家的大哥王建国,那才叫真正的长兄如父,照顾爹娘,帮衬弟妹,经常和王恒一起去河边网鱼。


    反观自家大哥呢?这些年就知道从家里吸血!


    见郑强硬气,郑华语气突然软了下来:“郑强啊,大哥实在是没办法了。你嫂子的弟弟要结婚盖房,找你嫂子借钱,我这当姐夫的......”


    “大哥!”郑强打断他的话,“你姓郑,是我们老郑家的人。嫂子弟弟结婚,他自己不会去借钱?哪有让姐夫出面的道理?”


    他越说越激动:“这些年爹把好东西都往你家搬,你可曾想过给爹带点好吃的回来?”


    说到最后,郑强只觉得一阵疲惫涌上心头。


    这些事他憋在心里太久,今天终于一股脑倒了出来。


    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郑强索性把心里话都倒了出来。


    反正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去镇里当辅警了,要是表现好说不定还能转正。


    等站稳脚跟,娶个媳妇,把妹妹也接过去住。


    至于老爹,该尽的孝道他不会少,只要老人家别再整什么幺蛾子就行。


    兄弟俩僵持了半晌,郑华最终悻悻地起身离开。


    屋里,郑运城透过窗户默默看着这一切,一言不发。


    “你们家的事我不便多说,”王恒听完郑强的讲述,拍了拍他的肩膀,“但求无愧于心就好。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别让自己后悔。”


    正说着,一个约莫十岁的男孩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王恒定睛一看,这不是村长家的孩子吗?


    村长张爱民今年三十出头,当年在生产队就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如今当上村长更是尽心尽力,在村里威望很高。


    “我爹找你!”小男孩怯生生地站在王恒面前。


    王恒笑着叫住他:“别急着走啊,你叫什么名字?要不要吃糖?”


    “我叫张顺,我爹是张爱民!”小家伙挺起胸膛,声音洪亮。


    “知道知道,”王恒忍俊不禁,进屋抓了一把水果糖塞给他,“你先去玩吧,我待会儿就去找你爹。”


    张顺看着手里五颜六色的糖果,眼睛瞪得溜圆:“谢谢哥哥!”说完一溜烟跑远了,裤兜里的糖果叮当作响。


    “行,我去找村长了。你回去把郑兰叫来,我妹妹找她有事。”王恒想起王丽娟想让郑兰也准备考教师的事,特意叮嘱道。


    “好,那我先走了。”郑强点点头告辞。


    王恒从家里提了一条鲜鱼,往张爱民家走去。


    他对这位村长的印象一直不错,为人正直,办事公道。


    没走多远就到了村长家。开门的正是秦虹英。


    “秦婶,这是今早刚捞的鱼,就是土腥味重了点,但味道可不差。”王恒笑着递上鱼。


    秦虹英本想推辞,但看着眼前这个懂事的年轻人,心里实在喜欢。


    每次来都不空手,这样的后生谁不待见?


    “王恒啊,怎么就你一个人?我让张顺去叫你和郑强都过来的。”张爱民从屋里探出头,一脸疑惑。


    “孩子还小,估计是忘了吧。”王恒忍俊不禁,“有什么事跟我说也一样,回头我转告郑强。”


    张爱民招招手让他进屋详谈,王恒顺手把鱼递给秦婶,然后就跟着张爱民进屋里去了。


    “是这样,”村长压低声音,“镇里来电话了,说你和郑强在这次打击盗墓、追回文物中立了功。县里要给你表彰,郑强也能得个镇里的嘉奖。”


    张爱民把通知简单说了一遍:“颁奖定在八月初五上午。”


    王恒闻言一怔,没想到郑强也能得嘉奖。


    虽说只是镇级的,但对普通村民来说,已经是难得的荣誉了。


    “对了,”张爱民又想起一事,“镇里让我问问,你是想去县里领奖,还是和郑强一起在镇里领?毕竟去县里路途遥远,他们可以把奖状送到镇上一并颁发。”


    王恒连忙摆手:“不用去县里,就在镇里领吧。县里那么远,我都没去过呢。”


    “好,我这就去回复。”张爱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其实镇里领导也盼着你在镇上领奖。能好好宣传你是从咱们村走出去的好青年,他们脸上也有光。”


    “我明白。”王恒点点头。


    “那就这么定了。”张爱民拍了拍王恒的肩膀,


    “今天是八月初一,离初五颁奖还有三天,你好好准备准备。这种光宗耀祖的事,一辈子也遇不上几回,可得好好珍惜。”


    说着,村长的语气愈发自豪:


    “记得去通知郑强一声。咱们村一下子出了两个领奖的,我这个当村长的,走出去腰杆都能挺得更直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