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3章 三位导演的成长交流,闻情来电

作者:诸事大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监视器里的画面最终定格在小石头那混合着汗水、努力与初尝成功喜悦的脸上,眼神亮得惊人。


    随着导演陈怡一声“咔”响起,现场安静了一瞬。


    随即,所有围在监视器后的摄影师、录音师、场记、甚至几位留下来的小演员,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由衷的赞叹和热烈的掌声。


    “太棒了!这条感觉完全对了!”


    “孩子们的反应太真实了,看得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节奏顺畅多了,一点都不乱,情绪是跟着走的!”


    陈怡激动的眼眶有些发红,她反复看着回放,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对!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这才是这场戏该有的样子!谢谢大家,谢谢桑总!”


    她转向桑晚,眼里充满了感激。


    桑晚也满意地点点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过度依赖技巧,反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


    孩子们的真实反应,就是最好的‘节奏调节器’。信任你的演员,信任故事本身的情感力量,摄影机的任务是把这些捕捉下来,而不是强行打断和拼接。”


    陈怡破涕为笑,打趣道:“桑老师,您这哪只是制片人啊,对镜头语言和节奏的把握这么精准,简直比专业导演还厉害!以后要不考虑自己下场当导演算了?”


    桑晚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快别给我戴高帽了。我这点充其量是旁观者清,加上之前看得多,有点感觉罢了。真要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比你们科班出身的差远了,就是取巧了点。”


    找到了正确的创作方法和重拾信心的陈怡,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后续的拍摄工作开始变得顺畅起来。


    《纸上皮影》拍摄问题的成功解决,其意义远超一个单一项目的进展。


    桑晚敏锐地意识到,这对于整个“星芒计划”的新人导演团队来说,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共同学习机会。


    她特意挤出时间,在三个剧组辗转的间隙,组织了一次小型的“星芒导演经验分享会”。


    会上,陈怡首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如何陷入“节奏混乱”的困境,又是如何在桑晚的点拨下,通过抓住“情绪核心”、重构拍摄方案来破解难题的心路历程。


    她的坦诚引起了周昂和林蕊的深深共鸣。


    接着,周昂分享了他正在探索的“如何通过精细的光影设计和镜头运动来外化人物内心情绪”的技巧。


    他展示了《修表匠》中几个用光线变化暗示小宇心境转变的镜头设计,令人印象深刻。


    林蕊则分享了她在《棉田高歌》中“如何与大量非专业演员沟通合作,引导他们展现出最真实、动人的状态”的宝贵经验。


    她强调真诚、尊重和创造安全放松的拍摄环境的重要性。


    三位导演,三种不同的创作视角,却在彼此的分享中找到了奇妙的连接点和启发。


    他们热烈地讨论、提问、互相给出建议,甚至碰撞出一些未来可以合作的想法。


    桑晚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她清楚地看到,这些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正在星芒提供的这片土壤上,从最初的青涩和“缺乏经验”,一步步变得“逐渐成熟”,开始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语言和方向。


    而她,愿意一直扮演那个为他们提供支持、解决困难、见证并陪伴他们成长的守护者。


    这,正是她为中国影视行业培养更多有温度、有才华的创作者的初衷。


    《纸上皮影》的拍摄问题圆满解决,桑晚终于有了些许短暂的喘息时间。


    虽然仍需在三地奔波,但节奏总算不像之前那样。她开始能抽出一些精力,着手规划三个项目的后期剪辑方向。


    这天下午,她刚在《棉田高歌》剧组确认完最后一组棉田全景镜头的拍摄方案,手机就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闻情”。


    桑晚接起电话,笑着说:“闻导,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电话那头,闻情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还有点刻意的夸张:“晚丫头啊,唉,别提了!我这张老脸,今天算是要豁出去,求你帮个忙了!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桑晚听他语气不对,收起笑容:“您别着急,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


    “还不是我那个逆徒,沈艺!”


    闻情的声音拔高了几分,透着恨铁不成钢的气愤,“我当初收他做关门弟子,是看中他有艺术天赋,指望着他继承我的衣钵,拍点有深度的艺术片。


    结果这小子,跟我学了这么多年,好的没学到,倒是把我的‘逆骨’学了个十成十!”


    他喘了口气,继续倒苦水:“前段时间,他突然跑来跟我说要拍商业片。


    我劝了他好几次,说商业片水太深,资本要求多,他那性子受不了!他不听,非要一头扎进去。”


    桑晚心里有点惊讶,她之前听过沈艺的名字,闻情导演的得意门生。


    以前在几个重要的独立电影节上看过他的短片,影像风格强烈,叙事个人化,是典型的创作型导演,没想到他会突然转型去拍商业片。


    “那他现在是……遇到资金问题了?”桑晚试探着问。


    “何止是资金问题!”闻情重重叹了口气,“他手里那个本子,叫《公路迷雾》,是个刑侦悬疑题材,讲的是一个基层警察追查多年前悬案的故事。


    本来找好了一家影视公司投资,班子都组好了,演员也定了,眼看就要开机。


    结果资方那边突然来了要求,非要硬塞一个当红的流量小花进来,演一个原著里根本没有的女二号。


    还得加一条莫名其妙的感情线,美其名曰‘增加话题度和票房吸引力’。


    沈艺这小子呢?你说他都决定拍商业片了,却又舍不下一身文人义气,说加戏会破坏故事逻辑,流量明星不符合角色定位,死活不同意。


    得,直接把资方得罪死了,人家二话不说,立马撤资!还放话出来,说他不识抬举,以后在这个圈子里别想好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