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修表匠》后,选本小组马不停蹄地推进另外两个项目的筛选。
原本在备选名单里,有一部都市爱情题材的剧本,投资少、周期短,还能邀请到小有名气的流量演员客串。
不少团队成员都建议优先考虑,觉得“能快速出成绩,还能带动另外两个项目的关注度”。
但桑晚看完剧本后,直接把它排除了,因为故事是在没有什么亮点。
最终确定的《棉田高歌》和《纸上皮影》,都是之前被多家公司拒绝过的“冷门本子”。
《棉田高歌》讲的是新疆棉农的女儿,用手机记录母亲采摘棉花时唱的民间歌谣,意外在短视频平台走红。
但是最后,母亲却拒绝了娱乐公司的签约邀请,选择回到棉田,只是这次身后多了几个孩子。母亲在采摘棉花的同时,还教孩子们唱传统歌谣。
编剧古丽,是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之前把剧本投给十多家公司,都被以“地域题材受众窄”“没有商业爆点”为由拒绝。
《纸上皮影》则聚焦陕西农村的一个青年老师,跟着爷爷学皮影戏,用皮影戏改编课本里的故事,让不爱学习的同学重新爱上课堂。
编剧王丹是陕西渭南的乡村教师,写这个剧本的初衷,是想让更多孩子了解家乡的皮影戏,之前甚至没人愿意完整看完她的剧本。
选定导演的过程很顺利,没有过多纠结。
《棉田高歌》的导演林蕊,就是之前桑晚在威尼斯遇到的留学生。
《纸上皮影》的导演则选定了一个拍纪录片出身的冷门导演陈怡,她寄来了一段曾经拍过的皮影戏的纪录片影像。
试拍片段里,完美还原了皮影戏的制作过程,从“选皮、制皮”到“雕刻、上色”。
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可见,还加入了“老匠人教孩子雕刻时,手把手纠正姿势”的细节,充满了温情。
桑晚工作室的人看过后,一致认为她做这部电影的导演特适合不过了。
《棉田高歌》的女主角选拔遇到了“语言难题”。剧本里的棉农女儿需要会说新疆方言,还要会唱民间歌谣。
团队筛选了一圈,要么方言不标准,要么不会唱歌。
就在大家着急时,Amy想起之前工作室收到过一份简历,女孩叫阿依慕,新疆籍,从小跟着奶奶学唱民谣。
阿依慕来面试时,穿着一身民族服饰。
桑晚问她:“为什么想演这个角色?”
阿依慕说:“我奶奶就是棉农,她一辈子都在棉田劳作,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唱这些歌谣。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爱听了。
我想演这个角色,想让更多人听到这些歌谣,知道我们新疆的棉花有多好,知道我们新疆人有多热爱这片土地。”
桑晚听她清唱了一首,真的很好听,歌声里充满感情,桑晚当场便定下了她。
《修表匠》的演员选拔环节,争议比想象中更多。团队里有成员建议“邀请一两位有流量的新人演员,能提升项目的关注度”。
桑晚却坚持“流量必须为角色服务,不能为了流量牺牲角色适配度”。她觉得选择流量挺好,但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修表匠》里的年轻学徒小宇,需要演出“从叛逆到沉稳”的转变,团队面试了二十多个新人。
有的演技浮夸,把“叛逆”演成了“耍脾气”。有的过于内敛,展现不出角色的成长。
还有的虽然有一定流量,但对“修表”毫无兴趣,连基本的工具都认不全。
就在选拔陷入僵局时,桑晚在工作室的形体课上注意到了 19岁的林浩。林浩是星芒刚签约半年的新人,之前只演过几部网剧的小配角。
那天形体课练习“情绪控制”,要求演员从“急躁”过渡到“平静”,其他新人要么转变太快,要么情绪不到位。
只有林浩,一开始他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攥紧,眼神里满是不耐烦。
随着老师的引导,他慢慢放松肩膀,手指逐渐松开,眼神也从烦躁变得平和,整个转变过程自然流畅,没有丝毫刻意。
桑晚当即决定让林浩试演“小宇第一次修坏怀表”的戏份。
桑晚让他试演“学徒第一次修坏怀表”的戏份,林浩没有像其他演员那样刻意哭或者大喊,而是蹲在地上。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摔坏的怀表,手指反复摩挲着断裂的齿轮,眼眶慢慢红了,嘴唇抿成一条直线,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就是他了。”
桑晚当场拍板,“他懂‘可惜’的感觉,可惜的不只是怀表,还有对爷爷的愧疚,对老匠人信任的辜负。这种能共情角色内心的能力,比任何表演技巧都重要。”
为了让林浩更好地理解角色,桑晚还安排他跟着老修表师学习修表。
一开始,林浩连最基本的“拆表盖”都做不好,手指被工具划破了好几次。
老修表师却没让他放弃:“修表就像做人,急不得,得慢慢来,找到窍门才能做好。”
林浩听进去了,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工作室练习,从“认工具”开始,到“拆齿轮”“装游丝”,一点点摸索。
半个月后,他已经能熟练拆装简单的机械表,甚至能指出道具表的“齿轮咬合有问题”,连老修表师都夸他“有天赋,还肯用功”。
听到老师这么说,桑晚终于放下了心,这次人是没有选错的。
项目启动前,桑晚特意请了三位行业前辈来做“艺术指导”。
老修表师第一次来剧组时,看到道具组准备的“修表工具”,当场皱了眉:“这不是修机械表的工具,是修电子表的,老匠人不会用这个。”
桑晚立刻让道具组重新采购,还让演员跟着老修表师学了半个月的基础修表手法,直到能熟练拆装简单的机械表。
资金方面,林慕言的投资到账后,桑晚特意成立了“项目监管小组”,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过三重审核,确保资金用在“创作核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