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章 破局之道,那些被现实困住的年轻创作者

作者:诸事大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Amy姐首先表示了担忧:“晚晚,你的想法很好,我百分百支持。但是不是太急了?这块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回报却完全不可预期。


    之前我们也试探过几家大公司的口风,他们兴趣都不大,觉得投入产出比不高。我们是不是可以先慢慢来,从一两个小项目开始试水?”


    桑晚手里捏着一份新人导演简历——周昂,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在校时拍的短片《旧房》拿过校级最佳作品,讲的是胡同里老住户面对拆迁时的选择,画面里满是对市井生活的细腻观察。


    但简历最后一页的“求职意向”栏,却写着“接受短视频导演、广告拍摄等各类相关工作”,显然是迫于生计放下了长片梦想。


    她摇了摇头,对Amy姐道:“慢慢来,出不了成绩,也形成不了气候。行业缺人的现状等不起,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也等不起。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资源和决心,做一个标杆出来。”


    “这次我在威尼斯遇到个中国留学生,叫林蕊,是纽约电影学院的导演系学生,她跟我说毕业一年了,只接到过三个短视频广告的活。


    一个是卖零食的,一个是推广 APP的,还有一个是婚纱店的宣传片,全是要求‘快节奏、多特效、抓眼球’,根本没机会拍自己想拍的东西。


    她手里有个长片剧本,改了五版,投给二十多家公司,连个完整看完剧本的回复都没收到。”


    桑晚又想起另一件事:“还有给《云上之志》做场记的那个小姑娘,叫赵晓,才 22岁,每次收工后都留在片场看我和导演讨论戏份。


    有次我问她想不想当导演,她眼睛都亮了,可没过几秒又低下头说‘但我不敢辞职,现在房租一个月三千,要是没活干,连饭都吃不起’。”


    她指着简历上周昂的名字:“这些年轻人有才华,有想法,但缺的是一个能让他们安安心心创作的平台。


    如果我们也慢慢来,等我们‘试水’成功了,可能周昂已经去拍短视频了,赵晓已经放弃导演梦了,行业缺人的现状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她顿了顿,语气放缓:“Amy姐,别担心,我不是要盲目扩张。我们会控制规模,精耕细作。初期我只打算挑几部成本可控、剧本扎实、的小体量作品来操作。


    我们不追求票房大爆,只要能把故事讲好,让这些新人被更多业内人看到,就算成功了——哪怕后续有其他公司愿意给他们投资,也是我们这个计划的价值。”


    看着桑晚眼中的光芒,Amy姐忽然笑了,那点担忧瞬间被一股豪情取代。


    是啊,跟着桑晚这些年,哪一次不是看似冒险,最终却都赢得了满堂彩?


    从绝境中复出,到登顶威尼斯,如今她要做的,是更有意义,足以在中国影视史上留名的大事。自己能参与其中,是何其幸运?


    想到这些,Amy突然来了劲,比桑晚还激动:“好!就按你说的来!我这就去整理剧本。


    上次那个讲新疆棉农歌谣的本子,叫《棉田高歌》,编剧是个新疆姑娘,叫古丽,她自己就是棉农的女儿,剧本里写的那些采摘棉花时的歌谣,都是她奶奶教她的,特别有生活气息。


    还有那个写皮影戏传承的,《纸上皮影》,编剧是陕西的,叫王磊,他爷爷就是皮影戏艺人,剧本里有很多皮影戏的制作细节,连怎么刻皮影、怎么配唱腔都写得清清楚楚。”


    她一边说一边起身:“我再联系几个靠谱的文学策划,之前跟我们合作过《云上之志》的张老师、李老师,他们对新人剧本很有耐心,肯定愿意加入选本小组。”


    桑晚动作很快,星芒要大规模扶持新人的风声迅速在业内小范围传开,引发了诸多议论,有赞许的,但更多是观望和怀疑。


    有人在朋友圈点赞:“桑晚这是真正想为行业做事,不是为了赚快钱,支持!”


    也有人在私下里议论:“怕不是拿了影后飘了?新人那么好带?之前多少公司想做新人扶持,最后不是赔了钱就是没下文,她桑晚也未必能成。”


    但这些议论和试探,都没影响星芒的节奏。


    短短一周内,工作室的收发室就堆了近百个快递,全是新人编剧寄来的剧本。


    有的是打印整齐的装订稿,有的是手写的手稿,还有的是用 U盘装着的电子稿,附言里满是期待:


    “希望桑老师能看看我的故事”


    “这是我打磨了三年的本子,希望能有机会被拍出来”。


    当晚桑晚回家吃饭时,饭桌上的气氛比平时安静些。


    林慕言放下筷子,状似无意地问:“今天听助理说,你工作室要做新人扶持计划?还打算自己投钱?”


    桑晚正在给阿凛夹青菜,闻言点了点头:“嗯,想帮那些有才华但没机会的年轻人一把,也给行业补补新鲜血液。


    现在很多公司都只拍 IP改编、流量题材,新人根本没机会,再这样下去,行业里全是重复的故事,没什么新意了。”


    她没多说具体的投入和风险,怕家人担心。林慕言没追问细节,只是安静地听着,手指在桌沿轻轻敲了敲。


    他其实早就从助理那里知道了星芒的困境,之前联系的几家投资公司都拒绝合作,工作室的流动资金只够支撑一两个小项目。


    但他没点破,只是给桑晚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糖醋排骨:“想法是好的,但别太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跟家里说,别自己扛着。”


    林正德和沈曼青也纷纷点头,劝她有事跟家里说,不要硬撑。虽然宝贝女儿贴心,但是太贴心,他们又很是心疼。


    桑晚以为哥哥只是随口问问,没放在心上,直到第二天上午,她刚到工作室,林慕言的特别助理就提着一个黑色文件袋走了进来。


    助理是跟着林慕言多年的老员工,做事一向严谨,他恭敬地递过文件袋:


    “桑小姐,林总让我把这个送给您,说您看了就知道是什么。他还特意交代,要是您有任何疑问,随时给他打电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