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怜音一个刚刚和离归家而且还声名扫地的女儿,竟敢张口就要住那里?简直是痴心妄想。
简直是不知所谓。
李仲严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示意下人将府门紧紧关闭,闩上门闩,彻底隔绝了外界的窥探。
随后,毫无预兆地,他猛地抬起手,用尽了力气,狠狠一巴掌扇在李怜音脸上!
啪的一声极其清脆响亮的耳光,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
李怜音被打得猝不及防,惨叫一声,整个人踉跄着向后摔倒在地,发髻彻底散乱,一边脸颊瞬间红肿起来,浮现出清晰的五指印。
耳朵里也在嗡嗡作响,嘴角甚至渗出了一丝血迹。
她捂着脸,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李仲严,眼中充满了震惊、恐惧与滔天的怨毒。
直到此刻,她才真正绝望地明白,在这对自私自利的父母眼中,自己根本无足轻重,甚至是个恨不得立刻甩掉的巨大麻烦和耻辱。
李仲严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如同看着一堆令人厌恶的垃圾,声音冰冷刺骨,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厌恶与威胁。
“不知死活的东西!给你三分颜色就想开染坊,相府的脸面也是你能拿来威胁的?还敢肖想住西厢房?你也配!”
李怜音心一横,索性豁出去了,尖声叫道。
“你既如此待我,那我便去敲登闻鼓,告御状,让皇上和满朝文武都来评评理,看看当朝相国是如何苛待身怀六甲的亲生女儿的,我看你这官位还坐不坐得稳!”
李仲严闻言,非但没有丝毫害怕,反而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可笑的事情。
他俯下身,逼近李怜音,压低声音,语气却如同毒蛇吐信,充满了致命的阴冷威胁。
“你既然想要敲登闻鼓告御状那便去,不过在你敲响那面鼓之前,最好先打听打听规矩,告御状者,无论冤屈真假,须得先滚钉板、受三十杀威棒!”
随即李仲严看了一眼她隆起不少的肚子,冷声说道。
“你猜猜就凭你现在这副身子骨,是能撑着先见到皇上,还是直接一尸两命,暴毙在登闻鼓下?”
他看着李怜音瞬间煞白、毫无血色的脸,继续慢条斯理地、一字一句地补充道。
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扎进李怜音的心口。
“或者,你若觉得相府委屈了你,为父也不拦着你,我可以立刻派人将你送回你真正该去的地方。”
“别忘了,你能有今天,是谁给你的,你从前究竟在何处,最好时时刻刻给本相记清楚了!”
这番话如同数九寒天的冰水,兜头盖脸地浇下,让李怜音从头顶凉到了脚心。
她听懂了李仲严话中赤裸裸的死亡威胁,也想起了自己那并不光彩的过去以及备受质疑的出身。
就算她是相国的亲生血脉,但在名利身份面前,什么都不是。
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她,让她浑身抖如筛糠,再说不出一句硬话,所有的嚣张气焰顷刻间灰飞烟灭。
李仲严见她终于被彻底震慑住,像一摊烂泥般瘫软在地,只会瑟瑟发抖,这才冷哼一声。
随即他对旁边噤若寒蝉的下人吩咐道。
“把她带到东厢房最边上的那间偏房去安置,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她踏出房门半步,也不许任何人随意探视。”
小张氏闻言,嘴唇翕动了一下,想说东厢房的偏房常年无人居住,阴冷潮湿。
诸般陈设简陋得连稍有体面的下人房间都不如,但看到李仲严那阴沉得吓人的脸色,终究没敢开口求情,只是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李怜音也知道那绝对不是什么好去处,还试图挤出几滴眼泪,做出最后一丝可怜的姿态,盼望能唤起一丝怜悯。
可李仲严早已看透了她所有的把戏,不耐烦地挥挥手,如同驱赶苍蝇一般。
“要么立刻去偏房老实待着,要么现在就滚出相府,自生自灭,你自己选!”
李怜音想到自己身无分文,又大着肚子,离开相府根本无处可去,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最终,她只能将所有的屈辱和不甘死死地咽回肚子里,在丫鬟毫不掩饰的鄙夷目光中,如同丧家之犬般,走向那间冰冷偏僻的偏房。
此刻,她只能紧紧地抓住相府这根最后的稻草,安慰自己暂且忍耐,等待那不知是否会来的转机。
李怜音蜷缩在东厢偏房冰冷的床榻上,指尖死死抠着身下粗糙的褥子。
屋内陈设简陋,仅一桌一椅一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与尘埃气。
窗纸破损处漏进几缕冷风,吹得那盏昏黄的油灯摇曳不定,映得李怜音苍白的面容愈发晦暗。
腹中的胎儿不安地躁动了一下,她更加不耐烦,都怪这个累赘才害得自己哪里都去不了。
她死死咬住下唇,直至口中弥漫开一股铁锈般的腥甜,才勉强将翻涌的泪意逼了回去。
忍……必须忍下去……只要还留在相府,就总还有机会……她如此这般地劝慰自己。
正如李怜音所期盼的那样,赵家倒台的风波,在京城这片深不见底的宦海之中,终究只是激起了一层不大的涟漪。
没过多少日子,便迅速平息下去,再无人提及。
赵彦之此人,本就才学平庸,在户部侍郎任上亦无任何亮眼政绩,若非此次贪墨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就单单以其资历和背景,在这冠盖云集的京城之中,恐怕根本无人会记得还有过这么一号人物。
赵彦之的事情算是彻底了结了,但李知安向来是个恩怨分明、有仇必报的性子。
她可没忘记,此前小张氏是如何在京城贵妇圈中四处散播谣言,污蔑她是因为有了新欢才抛弃夫君,行为不检,始乱终弃。
这笔败坏她名声的账,她还未曾与小张氏清算。
心中默默计算着时日,李知安料想,那边安排的事情,也该有回音了。
果不其然,刚过晌午,便有一位戴着轻薄面纱的女子前来别院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