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章 闹鬼

作者:棒棒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就在车帘掀开,镇国公府那熟悉的门楣映入眼帘的刹那,赵崔氏脸上那刻意堆砌的和蔼笑容骤然僵住,如同被冻住的面具。


    一丝难以掩饰的的阴霾,如同水底泛起的沉渣,迅速掠过她松弛的眼角。


    虽然只是一瞬,快到几乎难以捕捉,但李知安却看得清清楚楚。


    看来这赵崔氏和外婆有可能就是旧相识,而且她好像还有些……惧怕。


    “婆母,您这是怎么了,可是身子不适?”


    李知安故作惊讶的问,面上还带上一些担忧,窗帘也被放了下来。


    赵崔氏这才恢复如常,摇了摇头说:“无事,只是方才被风冷了身子。”


    不多时,马车停在了福泽寺门前,李知安扶着赵崔氏进了大殿。


    福泽寺大雄宝殿,香烟缭绕。


    赵崔氏在金身佛像前虔诚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无非是祈求赵彦之仕途顺遂、家宅平安。


    听闻这福泽寺求仕途最是灵验,求签解文也是远近闻名的。


    拜毕,赵崔氏走到签筒前,双手合十默祷片刻,才郑重地捧起签筒,用力摇动。


    她不知道的是,那置于佛前、供香客求问吉凶的签筒,已是被巧手匠人做了手脚。


    无论赵崔氏如何摇动,最终落入她手中的,只会是那支预示大凶的下下签。


    “啪嗒。”


    竹签落地,赵崔氏弯腰拾起,只看了一眼,脸色便微微发白——下下签!


    “不,定是心不够诚。”她强自镇定,喃喃自语,将签放回,再次用力摇动。


    “啪嗒。”又是一支下下签!


    冷汗悄然从赵崔氏的额角渗出,她不信邪,但手已经开始有些颤抖,第三次捧起签筒,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去摇晃。


    第三支签落在地上,那刺眼的“下下”二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她眼前发黑。


    早有准备的小沙弥恭敬地拾起三支签,呈到一旁静候的方丈面前。


    老方丈须眉皆白,他接过签,目光沉静地扫过,又抬眼深深看了一眼脸色灰败的赵崔氏,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


    “阿弥陀佛,施主所摇之签,三签皆同,皆是业障缠身,冤孽未消之兆。”


    赵崔氏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声音发颤:“大……大师,求大师指点迷津。”


    方丈声音低沉而悲悯,口中喃喃有词道。


    “签文所示,施主心中,藏有旧年亏欠,或损人利己,或见死不救,或心存恶念,种下孽因。”


    “此业障如影随形,非但自身难安,日夜恐有惊扰,更恐祸延子孙,折损其福禄寿元,致使其所求之事,终成镜花水月,所求之位,化作泡影虚无。”


    祸延子孙,所求成空。


    赵崔氏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她仿佛看到了赵彦之那即将到手的尚书之位又飞走,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整个人如同失了魂般。


    回程的马车里,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赵崔氏双目失神,脑子里还想着方才三次下下签,口中无意识地念念有词,身体还在微微发抖。


    李知安坐在一旁,假意关切地询问:“婆母,您脸色如此难看,可是在寺中受了风寒?还是觉得那签文解得不好?”她刻意将话题引向签文。


    “没……没什么。”赵崔氏猛地惊醒,慌乱地摆手,眼神躲闪,“只是有些疲累罢了。”


    然而,当马车再次经过镇国公府的大门时,她的反应比来时更加剧烈。


    赵崔氏几乎是立刻闭上了眼睛,身体猛地向后缩去,仿佛那府门是什么择人而噬的凶兽,脸上交织着深入骨髓的恐惧和心虚。


    李知安冷眼旁观,看来还真的被她猜对了,赵崔氏心里果然有鬼。


    夜深人静,赵府东院上房。


    烛火早已熄灭,只有窗外惨淡的月光透过窗棂缝隙,在地上投下几道扭曲斑驳的影子。赵崔氏躺在床上也睡不安稳。


    白日方丈那一段的话语如同魔咒,在她脑海中反复回荡,搅得她心神不宁。


    就在她辗转反侧之际,一阵阴冷的穿堂风毫无预兆地拂过她的面颊。


    她猛地睁开眼,只见床前不远处的梳妆镜前,月光映照下,赫然立着一个模糊的白影!


    那白影身形佝偻,长发披散,看不清面容,却有一股森然的寒气扑面而来!


    “谁?!”赵崔氏骇得魂飞魄散,失声尖叫,猛地坐起,想把烛火点起来又不敢下榻去找火折子。


    那白影似乎动了一下,发出一种极其轻微的如同叹息般的呜咽声。


    “啊——!别过来!别过来!”赵崔氏崩溃地哭喊起来,涕泪横流。


    “不是我……不是我害的你!我没有!我真的没有害死你啊!老夫人!镇国公老夫人!”


    门外守夜的赵二听到里面撕心裂肺的哭喊,慌忙撞开门冲了进来。


    “老夫人,老夫人您怎么了?”


    “鬼,有鬼,是镇国公老夫人!她……她回来找我了,她索命来了!”


    赵崔氏指着那空无一人的梳妆镜方向,语无伦次,说话时眼神一片涣散。


    赵二迅速点亮烛火,昏黄的光线瞬间驱散了房内的黑暗和诡异的影子。


    他环顾四周,除了惊魂未定的老夫人,哪里有什么鬼影?


    他强自镇定,上前扶住瑟瑟发抖的赵崔氏,低声安抚。


    “老夫人,您定是被梦给魇住了,这才看花了眼,这屋里什么都没有,冤有头债有主,您没做过亏心事,怕什么鬼敲门?”


    赵二是赵崔氏的侄亲,也是她在赵家除了赵彦之以外最相信的人。


    “不是梦,我方才分明看得真切。”赵崔氏死死抓住赵二的胳膊,指甲几乎掐进他的肉里,声音带着极致的恐惧。


    “是她……一定是她,她怪我当年……”


    巨大的恐惧之下,积压多年的秘密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倾泻而出。


    赵崔氏像是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将当年的事情说了出来。


    “当年我从南淮流落京城,差点饿死在街头,那时她还年轻,在城外设粥棚施粥,救了我的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