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 在风口的猪

作者:落樱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凡热情地起身,依次为柳卿和周瞳倒上了菊花茶。


    桌上古铜色的鸳鸯锅,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锅底蒸腾而起的水蒸气,夹杂着香味儿开始往鼻孔里钻。


    柳卿说:“你果然信守承诺,没有再让我们吃牛排。”


    陈凡心情很好,他嘿嘿一笑说:“那是。”


    柳卿有些无语:“改他妈吃牛肉火锅了,我就纳了闷了,你是有多喜欢吃牛肉,还是跟牛有仇?”


    周瞳捂着嘴笑,随即端起一盘吊龙肉就往锅里放,“牛肉好东西呀,我就喜欢吃。”


    柳卿瞪了她一眼。


    陈凡假装没看到,说:“那下次不带你们吃火锅了。”


    “重点是火锅吗?”


    此时的周瞳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


    这次请客,算是陈凡对柳卿的非正式答谢,感谢她看在周瞳的面子上,一直免费做自己的顾问。


    陈凡也没有辜负柳卿的厚望,果然为她的公司争取到了这份合约。


    柳卿说:“我帮了你,你也帮了我,咱俩扯平了。你这人吧,乍一看没什么本事,其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周瞳说:“究竟吃什么才能堵住你这张恶毒的嘴。”


    柳卿挑眉,“哟,心疼了?”


    日常斗嘴完毕,陈凡向柳卿说出了董辉的要求。


    “你们必须加快系统的研发进度。”


    “两个月已经够快了好吧?”


    关于进度问题,上次柳卿就已经和董辉和陈凡面谈了,在确定了功能模块之后,两个月已经是柳卿公司正常工作的极限。


    现在董辉竟然想反悔?


    柳卿有些不高兴,这么没有合约精神的吗?这些工程人,动不动就抓进度,把提前完工当作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儿。


    陈凡说:“董辉想在半个月以内把系统做好。”


    “什么?”柳卿蹙眉,一摆手,“快不了,说什么也快不了。我们是人,又不是机器,想把我的人累死?”


    “可以多付给你们二十万块钱。”


    柳卿说,“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经研究,系统被命名为“监理质量监督平台”。


    此平台的建设,总体方向完全按照陈凡的方案走。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及移动互联技术实现监理试验检测全过程闭环管理。把参建方的试验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到该平台,平台能第一时间收集到真实的试验数据,方便监理和业主管理。


    陈凡一开始的设想,凡是参与到项目的单位,试验数据全部都要上传到平台上。包括监理、施工项目部、检测公司和混凝土搅拌站。


    后来经过调研,发现如果真这么干的话,费用太贵不说,耗时也太长,还要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


    加上这个系统平台到底运行的效果如何还未知,不能盲目地大面积安装。


    综合考量,大家一致决定,先在内环高架内部小范围试行一下,如果真的可靠,那再大范围推广。


    于是,系统平台的使用就先限制在了驻地监理办、总监办、施工项目部这三方。


    参与单位少了许多,加上有董辉坐镇,早就给项目上开了大会,没人敢反对监督系统的安装。


    监督平台的建设试行,比陈凡所想的要顺利。


    柳卿的公司也是开足了马力,晚上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儿。


    她并不是那种压榨员工的老板,加班费给得不少。并且规定,员工不能一直持续加班,连续加班超过两天,就必须强制休息一天。


    最终,系统如期完成。


    第二天,全线都已经安装了软件程序,并且测试成功!


    看着电脑上的试验数据被如实、同步地上传到了监督平台之后,陈凡心中犹如万马奔腾,感慨万千。


    在他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中,是国家突然出台的政策,给了他曙光。


    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推动,估计董辉也不会找到他。他的方案,要一直蛰伏在黑暗里,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见到光亮。


    在此之前,无论是王治理、毕景山还是李向西,都觉得陈凡是痴心妄想,他们其实并不看好陈凡的方案。


    李向西自然是最不看好的那一个,陈凡的行为就好比一头猪,突然给自己做了一双翅膀,说自己要飞翔一样好笑。


    如今,这头猪,和他的翅膀,正坐在风口上,马上就要飞起来了。


    系统运行正常,已经初步取得了想要的效果。


    混凝土搅拌站虽然尚未安装系统,但它们为工地送混凝土的时候,施工部会从搅拌车上取下混凝土,做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这些试块要留在施工单位项目部和监理处的试验室做抗压强度试验,这时就要用到监督系统平台。


    由于数据的真实上传,不合格报告的数量确实增多不少,业主和监理能在第一时间查看。及时地发现了安全隐患,把质量问题摆在了明面上,让监理和施工方,不得不去处理。


    以前监理收钱能办事儿,现在即使收了钱,试验数据也做不了假了,贪污受贿的现象也减少了。


    陈凡见时机已到,向董辉建议:“现在,我们可以继续往外推广了吧?”


    等推广到搅拌站、检测公司等第三方,这个系统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等推广到济邹快速路,才能有机会断绝李向西的财路。


    董辉却微微一笑说:“别急,还差一把火。”


    平台虽然有效,但知名度却还没打出去。


    这段时间,二人默契也有了。这话一说出来,陈凡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你打算怎么点这把火?”


    董辉说:“我打算邀请住建局的有关专家来工地实地考察一下,通过了专家的认证之后,再把媒体请来,做一个专题节目。这样,火势就能够了,我们再趁热打铁,把系统推广到全市!”


    “妙啊!”


    借助专家和媒体的力量,把系统宣传出去。到时候不止工程界,千家万户都能了解到这个系统的运行机制,将来他们做起协调来,能省不少事儿!


    董辉真不愧是公用集团大力培养的人才,想问题非常全面。


    陈凡又问:“那专家什么时候能来?”


    “那要看你什么时候能准备好喽。”


    “不用准备,我随时都可以!”


    “好,那我尽快和专家约好时间,哈哈。”


    “哈哈……”


    二人相视一笑,陈凡觉得,眼前这个男人虽然有些独断,但真正接触下来,发现他是一个真正干实事儿的人。


    和他一样,董辉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只是这个梦想,他藏得更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