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西所说的大工程,要比济安市目前的重点工程内环高架还要大。
内环高架工程说白了就是在济安市四周建一圈高架桥,全长70多公里。而新项目,则是在济安与临市邹宁两个城市之间建一条快速路,命为“济邹快速路项目”。
既有高架桥也有公路,设计时速100km/h,双向六车道,全长约134.5km,造价高达202.31亿,堪比一个小型的高速公路了,是真正的大型工程。
如果说内环高架是今年市里的重点工程,那尚未正式开工的济邹快速路,那就是重点中的重点。
要是平时,能参与到这种项目,陈凡一定非常兴奋。
但此刻的他,却高兴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他怕这一走,就真正成了逃兵,就坐实了他被清场的谣言。
对于李向西的邀请,陈凡虽然心动,但还是选择了拒绝。
“多谢李主任器重,但我的清白没有被恢复之前,我不想再去新工地了。”
“哈哈哈,”李向西大笑出声,“你还是太年轻了,什么清白?你现在已经被清场了,就算你能再回到内环高架,大家也都记得你是一个被清场的人。”
“可事实的真相不是这样的啊……”
“什么真相?大家只看结果,不看真相。”
李向西打断他,脸色凝重起来,“再说谁在乎你的清白?如果你还想着能靠回内环高架来恢复你的清白,你就大错特错了。但是,如果你能跟我去新工地,你就不是一个被清场的人,而是一个被我李向西点名要过去的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你懂不懂?”
陈凡恍然大悟,如果他还执着于要清白,即使回到了原来的工地,那大家还会认定他还是一个被清场的人,甚至是一个无能的人。
但如果跟着李向西去新工地,那就不一样了。就等于大告天下,他不是真正地被清场,否则不会这么快就有工地再要他。
见陈凡有所动摇,李向西乘胜追击,“小陈啊,我是看中你的能力才选的你,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而且,我想要在新工地上,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理检测制度,希望能把新工地做成济安市监理检测行业的标杆,需要你这样的得力助手。”
陈凡彻底心动,他苦于监理检测行业黑幕久矣,如果李向西真有治理这种乱象的志向,倒是与他不谋而合。
李向西再抛橄榄枝说:“去了新工地,给你申请一个项目主任的职称,工资至少能再加两千。”
“李主任,新工地什么时候开?”
陈凡只是想有一番作为,什么涨两千工资自己能稍微扬眉吐气一下并且孙芹能高兴一点儿诸如此类奇怪的想法,陈凡根本就没想过。
李向西说:“越快越好,虽然还没正式开工,但我们前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建设工地试验室,安装试验设备。还要督促施工方和各监理办早日进场,让他们同步进行项目部、监理方的试验室建设。”
这些前期工作说起来轻巧,实际上没一个轻松的,甚至比正式工作还要困难。
比如监理工地试验室的选址问题,既要考虑到全线工程的距离问题,还要考虑场地大小的问题。如果要租赁场地的话,租赁费用也要斟酌一番。
工地试验检测是一件复杂的事儿,检测项目和参数多如牛毛,就算建立了工地试验室,由于场地和费用、人力等问题,也不可能所有的参数都能检测。
只能挑一些重要的项目和参数检测,比如水泥混凝土、水泥、钢筋、粗细集料、石灰、无机结合料等。
其余工地不能检测的参数,才会在监理的见证下,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
而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单独的试验室,所以只有检测项目和参数定下来,才能确定需要多少间检测室,每一间检测室所需要的面积大小又不一样。
李向西和陈凡,忙前忙后将近一个多月,才总算把试验室建设得差不多了。
这一个月期间,李向西会时不时地拍摄一些照片发到工作群里。比如试验室的建设进度,新试验仪器的搬运及安装工作。
除了展示一下工作进度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展示”一下陈凡。
建设初期,李向西和陈凡在济安市、邹宁市之间来回地跑,目的就是为了给试验室和总监办选址。接连跑了一个星期,才选中一个工业园区,一年租费要40万。
工作群涵盖了圣地监理公司的所有人员,当他们看到陈凡和李向西的身影同时出现的时候,着实吃惊了不少。
人们私下里已经开始了议论。
“咱什么时候又有新工地了?这次我们是总监办啊?嘿,那权力可大着呢。”
“那是,仅次于业主的存在。”
众人羡慕不已,那时候正式的监理人员名单还没公布,大家纷纷期望自己能被领导选中。
“陈凡不是被清场了吗?怎么又跑新工地去了?”
“什么清场?传说他就是个背锅的,你看这不是去新工地了?听说还是李向西亲自找的他。”
“那看来他确实是背锅的,不然这么大的项目,李向西是不会要他的。”
“有道理。”
事实真如李向西所说的那样,陈凡没有自证清白,却已经被证明了清白。
同事好友纷纷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只有得到领导重用的人,才会被选中去做前期建设。
于是,李向西要培养陈凡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公司。现在大家看他的眼光都已经不一样了。
起初,陈凡还会感叹一番,这口锅终于可以卸下了。自己还因此事件进了大项目,得到了李向西的重任,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
随着正式开工,工作开始忙碌起来,这种想法逐渐烟消云散。
关于试验检测监理工作,李向西的确在工地上实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比如要求所有的材料,都必须在监理的见证下才能取样,必须留下带时间、地点水印的照片,以备后查。
就算现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也必须拍照发到工地专用的监理群里。现场至少有两名监理人员,这样能有效减少现场监理受贿的可能性。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规章制度,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
陈凡看了大为震撼,这李向西,果然有点儿东西,他确实是把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放在了第一位,看来这次跟对人了,自己一定要跟着李主任好好干。
如果真把济邹快速路项目上的监理模式,树立成行业标杆,将会是一大行业进步!
可就在如此严格的制度之下,却还是出现了质量问题。
陈凡在做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的时候,发现有一根桩基的混凝土试块不合格,没有达到设计C30的强度。
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罚,制度汇编上有严厉的措施。施工方竟然还敢弄虚作假?
很快,陈凡就想明白了。李向西的制度确实严格,但也只能监测到工地之内。像商混搅拌站这种不属于工地的第三方,就很难受到监管。
那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同时监督到所有的参建单位呢?
目前好像还没有。
这桩基,可是桥梁重要的基础,一旦强度试块不合格,承载力不够,极有可能造成工程安全事故,可不能马虎啊。
眼前,先解决试块强度不合格的问题再说吧。这个重任,李向西交到了陈凡身上,由他去和施工方交涉,共同查明原因。
陈凡不敢耽误,拿着检测数据就去了施工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