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早得了吩咐,领着小园子等,把扎着红绸的大鼓搬了出来。
众人都窃窃私语,不知道纪明樱这是要做什么。
从来只见过嫔妃弹琴唱曲,写诗作画,可还没见过有人搬了大鼓出来。
燕逢春看不惯纪明樱,就呵呵冷笑了两声:“纪昭仪这是做什么呢?难不成是要学那些个乡下人,社戏上击鼓么?”
谢妙云的脸色微微一变,她就是乡下人,燕逢春这是在嘲笑她?
如今她已经贵为贵妃,再不用看燕逢春的脸色,便笑着道:“这里许多人都没见过乡下的社戏,到底是燕婕妤见识广,还见过社戏。”
燕逢春的一张脸便涨红了。
说她见多识广,不就是讽刺她当年是个洗脚婢,能跟着家中的下人出去看社戏吗?
燕逢春当时就忍不住了。
“谢妙云……”
“大胆!”
不等谢妙云开口,沈皇后先拍了桌子:“燕婕妤口出不逊,居然敢直称贵妃名讳!今日过后,就与廖才人一样,禁足一个月吧。”
燕逢春身子一晃,嘴唇都哆嗦起来:“皇后怎能禁足我?我说错什么了?难道不是谢妙云先讥讽我的吗?”
“燕逢春!”
这回,是崔邕开的口。
“你若是不想在这里待下去,那就滚回毓德宫!你今日能出来,还是皇后为你说的情,你不知道感激皇后,与皇后说话还不知敬重,一个一口你呀我呀的,你瞧瞧你这个样子,还像是个后宫嫔妃吗!”
燕逢春委屈得直掉眼泪。
她从前就是这样的性子,可也没见皇上为此生气过。
为什么今日却要屡屡为难她?
那谢妙云算是个什么东西,乡下的村姑罢了。
到如今,她家里还是个卖豆腐的。
凭什么就能讥讽她?
往常她这么讥讽谢妙云,谢妙云都不敢还嘴。
如今谢妙云成了贵妃,胆子也大起来了,居然还敢讽刺她。
沈月容这个贱人,也一味地帮着谢妙云,真以为自己就能永远坐在皇后的位置上吗?
别等她翻身复宠,等她有朝一日翻身之后,定然会叫这群贱人好看!
镇住燕逢春,崔邕在看向纪明樱的时候,脸上又恢复了宠溺的笑容。
“好了,纪昭仪快开始吧,朕已经等不及要看了。”
纪明樱笑得很是妩媚。
她才不受燕逢春的干扰呢。
这大鼓只有社戏上才能用吗?
没见识。
本来不想怼回去的,但不开口,纪明樱怕燕逢春之流会小人得意,以后越发欺负到她头上来。
因此,她拿起鼓槌,先是朝着崔邕、沈皇后、孟太后行了一礼,随即又笑眼盈盈地转向燕逢春。
“燕婕妤怕是误会了,这击鼓可不只是在社戏上有的,自古以来,战场上可少不了战鼓,我今日便是要击一曲锦龙舞春,只是光是我一个人击鼓,多少单调了一些,我记得张昭仪也是出身武将世家,不知张昭仪会不会剑舞?”
张昭仪一颗心里怦怦直跳。
机会来了。
这是纪明樱给她的机会!
她一定得好好把握住,她才受过封赏,如果把握住这次机会,不一定还会被封赏,但最起码会在皇上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印象。
最起码是一个清晰的印象。
可不像是以往,皇上都不给她一个正眼,想起她,估摸着也是想起燕逢春身边的一条狗罢了。
张昭仪便落落大方地起身。
“多谢纪昭仪记挂着我,我家中的确是有人从军,但说出身武将世家,是抬举我了,至于剑舞,我倒是略微会一些。”
她原本只是准备了手抄的一卷女则,不出错,自然也不会出彩,但倘若舞剑,舞好了,就必然出彩,舞得不好,被人笑话也是必然。
张昭仪暗自咬了咬牙,纪明樱给她递了一个机会,她不能错过,赌一把!
她很快就换好了一身利落的短打扮,手持鸳鸯刀,冲着纪明樱点点头:“纪昭仪,请开始吧。”
“砰”的一声,鼓声敲动了沉闷,也敲响了除夕夜。
时而如同千军万马咆哮而来,时而如同地动山摇尘土飞扬。
时而像是奔流江河惊涛骇浪,时而又像是春鸟嘤嘤冬雪漫漫。
随着鼓声,张昭仪的双刀舞也十分出彩。
她屏气凝神,听着纪明樱的鼓点,踩着鼓声翩翩飞舞。
偏生在这个时候,玉才人扶着肚子起身,和着鼓声,铿锵激昂唱起战歌。
这是大丰人人都会唱的战歌,也是大丰人人都熟悉的旋律。
崔邕登基初始,西元国进犯大丰,无数大丰男儿奔赴战场,再也没能回来。
他们冲锋陷阵之时,用的就是这样的鼓声,唱的就是这样的战歌。
不知不觉间,崔邕也跟着击掌而歌。
众人见状,再不敢嬉笑怒骂,只能正襟危坐,听着鼓声和歌声,看着眼前精彩的双刀舞。
有人被这场面迷住了,想起了家中的父兄,暗自垂泪。
有人则咬着牙暗恨,恨纪明樱又想出了这样的花招,把其他嫔妃都比下去了。
这其中,尤以燕逢春最恨。
明明她哥哥是叱咤风云的燕大将军,她才是最有资格敲战鼓舞剑舞唱战歌的那个人,可偏偏却被纪明樱这个贱人抢了先。
贱人还知道拉拢张元玉一起来对付她。
好呀,都抱成团了。
没关系,即便是抱成团又能如何?
过了今晚,纪明樱能不能活着,都还不一定呢。
一曲终了,崔邕带头叫好。
“纪昭仪的鼓敲得好,张昭仪的舞跳得好,玉才人的歌也唱得好!”
崔邕龙颜大悦,众人自然都能看得出来。
沈皇后便率先举杯,庆贺皇上万古千秋。
众嫔妃有样学样,都起身祝贺皇上万古千秋。
崔邕笑着喝下杯中酒,大手一挥,叫众人落座。
“方才朕说的话算数,纪昭仪,朕就擢升你为淑嫔,如何?”
纪明樱大大方方地谢恩。
这可是她凭着自己的本事赢回来的,旁人不服气,那就自己也来一回啊。
张昭仪方才已经获过封赏,崔邕便赏赐她一斛珍珠。
张昭仪喜不自禁,也跟着谢恩。
“玉才人的歌唱得叫朕感慨万千,”崔邕微微叹了一口气,“这个才人的位置委屈你了,擢升你为婕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