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贾赫令人来传话,说是要留高廪伯的两位公子用晚膳,阿余便也顺势留下了,开玩笑,还有一个摔玉名场面没见着呢。
只是单坐在这里说话,她却也不大乐意,索性道:“今日本就是我等叨扰了,按理来说不该再多做要求。
只我与黛玉亲如姐妹,来京城之前,也受了父亲所托,所以想去梨香院坐坐,来日与父亲通信时,也可细细分说好安他老人家的慈父之心。”
石竹适时开口解释道:“咳,我家县主年纪虽小,却是从小在道祖跟前长大,性子有些直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还请老太君莫要着恼。”
贾老太君不管内里如何,向来是以怜贫惜弱的形象示人,这会听了解释,满脸都是唏嘘怜爱:
“小小的人儿,就离了父母亲足,还能长成如此人才,应当怜惜怎会着恼?
去看看也好,正好也能略作休息,一路跋山涉水的走来,想必也累狠了吧?”
随着阿余的离去,几位陪客的太太小姐们,除了早已陪着黛玉回院子的邢氏,其余人等也跟着告辞回了自家院子。
阿余到达梨香院的时候,这里已经被手快的下人们,整理的差不多了。
又有傀儡人肃立一旁的气势震着,哪怕是原本在这里看顾院子的贾府下人,也说不出话来,手脚那叫一个规矩。
等阿余这个主子进来,在贾府下人眼中,规矩得如同死人的仆从们才好似活过来。
齐齐墩身行礼,口中齐呼:“县主!”
才在阿余摆手后,再次起身上前服侍。
一时间,脱大毛衣裳的、打水洗手的、上点心热茶的,更甚至在落座后按摩手脚的,个个都无需言说,各司其职的很。
而做主子的,从进屋到现在,只是伸展了一次手臂。
你还真别说,阿余玩了这一出后,哪怕是连话都没说一句,就把贾府留守院子下人的敬畏值拉到了满分。
俱都在心里嘀咕,这县主的气势和手段也太过霸道了,训这些下人跟训狗似的,幸好没托身在这位手下。
“玉蝉你去给娘传话,今日在国公府中用晚膳,让他们不必等,有什么事明日再说便是。”
“是,县主。”
打发走人,又略微休息了会,才等回来了黛玉两人,阿余立马坐直了身子,好信的问道:“如何了?”
“两位舅母倒是慈和,只是舅父如何,却是不知,还未曾见到人呢。”
阿余一听便没了兴趣,又玩上这死出了。
不是,贾赫是不是脑子不清醒啊,你都有心情接待她两位哥哥了,见外甥女还抽不出时间来?
算求,幸好这玩意不是她的外家,不然早被她给点了。
想当年,她可是外家的一霸,只要她去,别说是表哥表姐了,哪怕是舅舅舅妈,也是先等着跟她亲香完,才去忙活自己的。
外甥女在外家的地位,约等于姑奶奶在家的地位,由此可见,贾敏跟娘家哥哥们的感情,也就这样了。
“那倒也不妨事,时日久了,总会见到知道的,倒是你那两个舅母和姐妹相处的时日长些。”
“我倒是无妨,还有青玉在呢。”
“他?过段时日,父亲请的先生便会住到老宅去,他也该正经入学了,哪有那么多时间,与舅舅们相处。”
一个假正经,一个假好人,还是不要久待的好,省得将人带坏了,林如海得哭死。
想来他也是这么想的吧,不然,何必将先生请去老宅教学,要真信任人家,直接去贾府的家学便是了。
不过,幸好没有,不然她还得想办法打消这念头。
“真好,能日日出去了。”
青玉拉了拉她的衣袖,安慰道:“看到的,我都给姐姐讲,等以后我学了画,便将它们画下来送与姐姐。”
“那你可得好生学,别跟我大哥似的,画虾像树棍,画竹像鸡爪。”
“噗!偏你促狭,小心大哥哥知道了,跟你恼!”
“他敢!他还说我作诗跟填词似的,没有灵气呢,我也没见恼啊。”
阿余这么一说,倒让黛玉羡慕了,家里有个哥哥,还是个有出息会疼人的哥哥,就是有底气。
转眼瞧见正偷笑的青玉,黛玉又乐了,算了,不是哥哥,有个弟弟在也不错,总归比自己单打独斗要好。
玉蝉的腿脚很快,还没等用晚膳呢,就回来复命了,当然,若不是阿余下了禁制,没到一定的地步,不允许使用超过当前时代的力量,会更快。
人回来了,也带回了一个消息:“县主,伯爷说了,晚膳在哪里用都行,只是用完膳后,还请您早些归府。
今日您到码头的消息已被圣人得知,半下午的时候,便过来传了口谕,明日召您进宫面圣。”
阿余反射性的看了眼黛玉姐弟两,才问道:“怎的如此匆忙?”
“听伯爷的意思,圣人是想问问您良种的细节。”
“行,我知道了,你来去匆忙,想必也累了,下去休息会吧。”
阿余当然知道,这点路程对她而言不算什么,但在人前还是要注意下的。
别人又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规矩重无所谓,但用人太狠,可是会引起别人反感跟警觉的,她又不打算当孤狼。
等人走了,黛玉才道:“姐姐,圣人召见你可有章程?”
“我又不是当官的,需要什么章程?圣人怎么问,我就怎么答呗。”
他们家又不是老牌世家,从上到下,包括几位哥哥,走得全是一种人设,那就是直言不讳、忠厚直爽。
什么委婉啊、意会啊,不好意思,全都听不懂呢。
黛玉无言以对,她姐姐这种政治素养,还没她这个耳濡目染的小孩强,让黛玉心里无端升起一种担心。
“姐姐,你可悠着点玩,我总担心,你哪天翻船了。”
“翻了就翻了,我还能自己泅水过江,莫要做多余的担心,圣人这点容人雅量还是有的。”
不等黛玉多叮嘱两句,正院有丫鬟过来传话:“老太太那传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