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章 五十年代炮灰原配27

作者:流言易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后一合算,鱼加起来有八百斤左右,这个数据算不得差,但也不算最好,理论上,是可以收获到1200斤左右的。


    看来明年还是不能养草鱼,弄个鲫鱼和鲤鱼试试?


    不过,这只是王二妮一个人的想法,在大家眼里,这已经算是丰产了,毕竟是顺带手的收获,跟白得来的没两样。


    而且,这一年里大家都看在眼里,王二妮的稻田除草工作,可比大家不知少去了多少次。


    胡村长这会也不抽他的旱烟了,也不故作严肃了,这会乐得哈哈的,抢过王二妮手中的镰刀,就下地割了第一刀。


    钱婶子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挤到王二妮身边为他描补:“二妮子,你叔他这是乐疯了,才把这开镰的活抢了,你可别恼啊。”


    “嗐,不就是一亩地么,叔要是喜欢,让他去又何妨,别说开镰了,我啊,巴不得他把庄稼全收了呢。”


    “收,都收,二妮啊,你这地村里的人都给你收了,就是明年教教大伙,怎么种这稻花鱼呗?”


    额,实话实说,她还是第一次听说鱼是种的,不过放在这环境里说,大家一听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顶着众人的灼灼目光,王二妮点头道:“这个不是问题,回头我把种植要点写成册子,放到村长那,回头你们都去学学。


    等明年种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大家再来叫我就是,能解决的我一定不藏私。”


    “嗳,那可谢谢你了,二妮,这事要真成了,大家都承你的情。”


    “去去去,怎么说话的呢,这话的意思是,要是出问题了,还得打上门来呗?


    我告你们啊,这方法二妮子教了,但要是自己偷懒、不听话,回头出问题了,找上门让二妮负责的,尽早给我统统退出去。


    谁也不欠你们的,都给我态度端正点。”


    “啧,是我说错话了,行吧?你个老钱,咋脾气这么急呢。”


    “哼,二妮刚来才多久?就担个这么重的担子,她这小身板可没这么大份量。”


    哼,她护着点怎么了,这么好的孩子,才刚来多久啊,就给老胡送了这么大个脸面,别说护着了,供着也行啊。


    别说,对这一亩地产量好奇的大有人在,今年王二妮秋收可省事了,啥活都让旁人干了。


    最后一称,这亩地的产量,一共三百二十一斤,产量跟往年的差不多,但别忘了,这可是今年刚开的荒地,而那些可是熟地。


    收完稻谷后,按理还能再种一季的作物,比如油菜,但王二妮选择让地继续休养,并再次撒下了苜蓿的种子。


    明年她打算用这亩地开始培育杂交种子。


    现在目光转向旱地的玉米地,王二妮这块地的玉米收获还算不错,其中最出彩的是六号地的玉米。


    不但产量高,抗旱性也不错,按照现在的产量换算成一亩地的话,亩产应该在1200斤左右。


    再次的是八号地,产量偏中等,比现在的强一点,但也没太突出;抗旱性好,口感也还行,但没到最好的程度。


    不过也行了,保证某样特性的同时,势必会影响另一因素。


    王二妮思来想去,还是忍痛把其它的封存了,毕竟现在一切都是以产量为先,其它的都可以放一放。


    但笔记和优先的种子,她还是做好记号,妥善放在储物袋内,封存在了专门的架子上。


    这些研究还是可以继续的,只是要静待来日,或者交给她的有缘人。


    将所有的种子择中选优,空间放一份,家里放一份,剩下的做为口粮,用来吃。


    平安吃着味道浓郁的玉米,心中突然升起一股难言的向往:“娘,你觉得子承母业如何?”


    “咋的?你长大了,想当科学家啊?”


    “也不算吧,我就是想和您一样,研究更高产、更好吃的种子,造福大众。”


    “你怎么知道我的出发点是造福大众,而不是造福我自己呢?


    孩子,你想研究种子没问题,但我希望,你是因为自己喜欢,不是因为我,更不是因为别人。”


    “为啥啊?别的家长听到我这么宏伟的愿望,只有夸赞的,您怎么不支持还反对呢。”


    王二妮尔康手:“我这不是在反对你,我是从我自身的感想出发,告诉你,


    人呐,还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才会觉得快乐,才会有坚持下去的决心。”


    “是这样吗?娘,我知道了,我会好好想想的。”


    “嗯,慢慢想,你还小呢,不怕没时间。”


    比平安想通更快到来的,是他的学习成绩:“哟,不错嘛,双百分嘞。”


    “嘿嘿,娘,你咋不问三儿的成绩。”


    王二妮好笑道:“不用问,他要是真考了双百分,早巴巴的跑过来问我要水壶了。”


    “娘真是料事如神,不过他虽然没考双百分,但他的数学还是考了百分的,只不过语文扣了点分,还是因为粗心。”


    “哟,那不错嘛,我当时也只是说了考百分,就给他奖励,哪怕是大人也得说话算话,这样,你挑一个给他送过去。”


    “啊?真送啊。”


    王二妮表示:“送,你娘可是承诺了的,这要是说话不算话,以后出去还怎么混哪,去拿吧,没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秋收后,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交粮税,也叫统购粮,春山村的是各人负责各家的,但是人却是一起行动的。


    这不,一大早,天还没亮呢,就举着火把去公社了,不早点去不行,排队的人太多。


    排到后面的话,今天搞不完,还得通宵占着位置,不然第二天重排的话,今天的队就白排了。


    王二妮家的地是荒地,三年免税,所以这事跟她家没关系,等三年后,呵,用不着等到三年后。


    最早明年秋收,最迟后年开春,就会有高级合作社出来,然后地又得被收回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