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6章 阿茹娜,他就是你朝思暮想的天师!

作者:砂糖橘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如往常一般,张道之在做着简单的吃食。


    而阿茹娜则在一处较为空旷的地带修行。


    随着距离狼居胥山越来越近,天气不仅多变,也愈发严寒起来。


    张道之早就不惧水火刀剑,对这所谓的严寒酷暑自是无惧。


    而阿茹娜也渐渐掌握道家的养气法门,天气的影响,对她已是微乎其微。


    不过,如今的阿如罕,修为被封,只是个普通人。


    她受不了这种严寒的气息,蹲在张道之烤鱼的火炉前仍是瑟瑟发抖。


    忽而瞧见阿茹娜正学着中原异士的模样盘腿大作吐纳呼吸,心下好奇,开口询问,


    “你教他正一术法了?”


    张道之一边摆弄着烧烤架,一边笑呵呵的看向她,


    “怎么?想学?”


    阿如罕摇了摇头,“我圣山的萨满道,不比你们中原的正一道要差。”


    张道之莞尔一笑,并未反驳。


    但凡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术法,其实并无优劣之分。


    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


    虽说如今的中原道门,渐渐以‘天师’为尊,那也是因为出现了张道之这样的妖孽天才。


    曾几何时,有那么一段岁月,执中原道门牛耳者,是全真或武当。


    也就是说,全真或武当的道,是可以培养出来一位天下无敌者。


    阿如罕缓缓站起身来,在火炉四周不停地来回运动着,希望可以获得一些暖意,


    “让我好奇的是...阿嚏!”


    “你乃是中原天师,竟将你们中原术法教给一个草原人。”


    “难道你就不怕,将来有朝一日,阿茹娜会将学到的中原术法在草原广为流传?”


    张道之摇了摇头,眼里似乎只有即将要烤好的鱼,


    “真正强大的,永远不是术,而是人。”


    “术由人创,传承也是由人继承,就连你也说了,萨满道不弱于正一道。”


    “既如此,贫道又何须担心正一道术数会流入草原?”


    只知术而不知道,很难有成就。


    正一的道是什么?


    是藏在龙虎山的三千道藏,是历代道家先贤的思想精髓,是道教高人苦心积虑编纂的‘经义’。


    术流入草原,却不知道教经义,最终也是难有成就。


    如果有朝一日,就连道教经义也流传进草原,让世人都知道‘贵生’、‘无为’、‘自然’、‘清静’...


    岂不就是历代先贤想要看到的结果?


    至于到了那个时候,还是不是道教,又或者改了其它称谓。


    张道之想,道家与道教的历代先贤,对此都不会去在意。


    毕竟,那也是‘道’。


    只是,这种思想之深邃、深远,并非是所有人都能体会的到。


    就比如阿如罕,在她心目中,门户之别胜过一切,


    “从这一点儿来说,我不如你,我草原的萨满术,只能留在草原。”


    中原与草原如今仍是敌对势力。


    对于自幼生长在这两座地方的子民来说,门户之别,种族之别,自是胜过一切。


    但终有一些人,还是希望有天下大同那一日的到来。


    就比如老天师张先。


    在他眼里,救一个中原人或是草原人,本质上并无区别。


    张道之笑了笑,道:


    “萨满道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你们常说万物皆有灵,你们重视生命,节制欲望...”


    “这些好的东西,应该要被更多地人知道,而不是仅局限于一地。”


    在这座天下,任何宗教的衍生,其背后,都有其政治与文化的意义。


    比如佛教,这个教派在创建之初,倡导人人平等,本质上,是要消除世人等级观念,再无种姓之分。


    借此来取得底层百姓的支持,以图迅速壮大教派,从而在这个国家或是土地上拥有着主导权。


    又比如草原上流传甚广的萨满道。


    他们敬畏生命,尊重一切生灵,禁止杀害孕兽、幼兽,捕猎后行谢牲礼。


    他们强调部族之间的团结,不希望再有刀兵出现。


    他们还致力于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他们为何提出这样的观念?


    本质上,是想借宗教的主义观念,来除掉现有社会中存在的乱相与弊政。


    这些好的宗教信仰,自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聚拢大量信徒,然后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


    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但一些好的东西,值得去广泛推广。


    在张道之看来,是如此。


    可是,像是阿如罕这种人,并不会去在乎这些东西。


    她们只晓得,萨满术,是可以让给她们变强的手段。


    这就叫做,只有术而不得道。


    如今,王守义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世人都得道,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内心为真理’、什么是致良知。


    所谓破山贼易,破心贼难。


    若有朝一日,王守义的道可以传遍天地。


    让世人知道,做完一件事后,内心有无疑虑、有无不安,而后去致良知。


    到了那时,术反而不重要了。


    张道之曾问过王守义,这样的一天是否会到来。


    就连他也不知道。


    但他依然选择遵从本心去做,先下决心去做,而不是先去探讨这件事的本质是否正确合理再去做。


    何为决心?


    就是要问自己,这件事该怎么做,能不能做,做了以后亏不亏心,下定决心以后,方为‘知’,此为‘行’的初始。


    世间大多数人,如阿如罕此类人,最为或缺的,其实不是‘行’,而是‘知’。


    这也是为何,张道之会说她,她自个儿的命,从始至终,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原因。


    不过,阿如罕显然没有懂得这个道理,她想击败张道之,想害他的体魄,所以她来到了张道之身边。


    她认为,这是她要做得事情,所以她做了,但这不是真正的知行,因为她不曾考虑过,做完这样的一件事后。


    自身会不会亏心,这件事又该不该去做,自己又能得到怎样的的结果,最差是如何,最好是如何。


    这并非是在瞻前顾后。


    而是一种答案。


    依照自己内心的答案。


    当张道之话音落下时,却见阿如罕不为所动,甚至眉宇间还透露出几分并不理解的神情。


    索性,就将自身对于‘知行’的观念告知阿如罕。


    知行其实很简单。


    世上一切复杂的理论、哲学,简单到极致,便为真理。


    然而阿如罕表面上还是装着不屑一顾,


    “我的心,我清楚。”


    “张天师这是与人说教习惯了,要教我做人的道理?”


    实际上,内心已然在浮想联翩。


    她为腾格里做了很多事,当真有一些事,当真就是她想去做的吗?


    她去委身巴图鲁,也并非由自己心意,这姑且可以说是身不由己。


    她来害张道之,在二人其实并无多大仇怨的前提下,她毁了张道之的一身无垢体魄。


    她的内心,当真会安宁吗?


    知行并非是要人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知行的首要前提,是要致良知。


    这与道家一直辩论不休的人性善恶,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张道之摇了摇头,“将来若有机会,你去中原,我带你去认识一个朋友。”


    朋友?


    “谁?”阿如罕脱口询问。


    张道之道:“他叫做王守义,是个很会讲道理的读书人。”


    阿如罕哼了一声,“你不觉得,用你自以为是的道理去教训旁人,本质上,是一件很没有品味的事情?”


    张道之叹了口气,


    “有些道理用来教训人,是很没品。”


    “但是有些道理,是道。”


    阿如罕冷笑一声,“你的拳比我大,你的功比我高,你固然可以在我面前卖弄这些。”


    “倘若我的功比你高,如今被封住修为的,是你而不是我,你是不是也要听我说些我所悟出的道理?”


    “我自幼父母双亡,部族被灭,用我悟出的道理来强加到你头上,你是否又能感同身受?”


    张道之摇了摇头,“你说的这些,是理,而非道。”


    “拳大功高的理,是法理的理,不是道理的理。”


    阿如罕无言。


    昨夜,张道之听她提起自幼到如今的的经历。


    如今,他对她说那么多看起来像是废话的道理。


    不过就是在说一件事而已。


    那就是希望今后的她,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用自己喜欢而非厌恶的方式,去走完这一生。


    让她不再痴迷于自身对谁有用无用。


    现在看来,阿如罕并不愿理会他的一片好意。


    既如此,张道之只得去说一些正事了,


    “算上你在内,你们所谓的圣山九大使者,实力修为究竟如何?”


    阿如罕想了想,道:


    “以我为例,其余八大圣者中,能胜我者有四。”


    “其中两人,我看不穿,想来若是死战,应能杀了我,不过她们也别想好过。”


    “至于剩下四名圣者,实力一般,却深得腾格里信任。”


    张道之又问,“那个新选出来的圣子巴图鲁呢?他实力如何?”


    闻言。


    阿如罕冷笑一声,


    “被你重伤之前的我,可杀他,然如今,伤势未愈,并非是他的的对手。”


    “他能成为圣子,是因为九大圣者中,唯我与他最是年轻。”


    年轻,就代表着极大的潜力与无限的未来。


    张道之理解她的意思。


    想来,其余几名圣者,早已如风中残烛。


    无论修为还是纯粹的杀伐之力,终其一生都很难再得寸进。


    所以,他们无法成为圣子。


    “你知道,巴图鲁这三个字,在我草原中,意味着什么吗?”


    阿如罕忽然发问。


    张道之摇了摇头。


    阿如罕解释道:“巴图鲁,在我草原,是英雄的意思。”


    “唯有成为圣子与圣女,才可继承巴图鲁的名号,成为草原的英雄。”


    “假以时日,巴图鲁还将成为新一任的腾格里,届时,便为草原的天。”


    听到这里,张道之算是明白了。


    巴图鲁的原名并非是叫巴图鲁。


    这个名字,就像腾格里三个字一样,是一种可以继承的代号。


    巴图鲁,就代表着草原的英雄,是圣山的圣子。


    就像中原的太子一样。


    阿如罕如果成为草原的圣女,她也可以继承巴图鲁的名号。


    届时,世人称呼她,便不是阿如罕,而是巴图鲁了。


    当然,这个巴图鲁的称号,不仅是圣山独有。


    一些草原部落内的勇士,也可以被冠以这种称呼。


    通过阿如罕的讲解,张道之大致推断出了其余八名圣者的整体实力水准。


    巴图鲁,勉强能与巅峰时期的阿如罕五五开。


    还有三名圣者,可以战胜阿如罕,但她们的年纪都太大了,前方的道路已断,难以得道。


    所以,他们没有资格继承巴图鲁的名号。


    至于其余四名圣者,张道之猜测。


    其实力相当于五气朝元境巅峰时期的高手,比不上已经走在长生路的宗师级人物。


    稍后,张道之又问了一些有关萨满道与草原气数的问题。


    自己的师父三进草原,在阿如罕等人心中,是为了削减草原气数。


    但是这气数,该怎么削呢?


    具体是指的什么呢?


    阿如罕的解释,也让张道之恍然大悟。


    本质上,萨满道与正一道并无区别。


    但是,身为萨满或是草原部落的‘巴图鲁’,还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存在,来加强自身实力。


    那就是可以调动一个部落、一块地域气数的图腾之力。


    按照中原与张道之的话来说,这种图腾之力,便是类似‘运河舆图’的功德灵宝。


    因为两地文化的不同,导致压运之物出现的方式也不同。


    它不一定是以舆图的方式出现,还可能是代表着一个部落的图腾,也可以理解为。


    生活在某地的的部落,通过日久天长,自身与自然的联系,将一地气数,融入在这个部落的灵魂当中。


    而这个灵魂,便为图腾。


    乌兰特部的灵魂(图腾)是狼,若是阿茹娜将来有朝一日,可以获得图腾之力。


    就代表受到了压运舆图灵宝的认可。


    可以使用该地气数之力,也可以形象的理解为地脉之力。


    当时张道之斩申九千所使用的三力同源一剑,其中一力,便为这地脉之力,是自水脉舆图中调集。


    但运河毕竟是由人为开凿出来,经过长年累月的自然豢养,才得以酝酿出灵宝。


    是以,此水脉运数,算不得有多强。


    而且是属于消耗品,用一次少一次。


    每用一次,若胜还好,所败,将直接影响到生活在该地的万物生灵。


    必须要慎用才可。


    萨满术调动的力量,乃是天道之力。


    像是草原共主调动自身皇道之气,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道之力,佛教称其为众生愿力。


    萨满道的代表势力便是圣山,而人道之力的代表,自然就是乞颜部领袖,如今的草原共主,北元皇帝。


    两者与存在于各部落间的图腾之力,也就是地脉之力,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中原境内也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身为皇帝的赵长青,可以借由传国玉玺调动国运之力。


    而这国运之力,是由人与自然而产生,是将地道与人道之力相融之后产生的一种神奇玄妙之力。


    皇帝治人治地,若人地皆失,则国运衰微,天道昌盛,人间便会易主。


    若天道之于人、地之上,三才三道便会失衡,就会出现‘侠以武犯禁之事’,天下同样会大乱。


    三足鼎立之势,是最为稳定的大势,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老天师张先三进草原,三战腾格里三捷,削弱的,是由腾格里代表的圣山气数。


    而圣山又是草原运脉之始。


    圣山气数被削,最终,就会影响到整座草原。


    听阿如罕说到这里,张道之也总算是明白三道之力间的微妙联系。


    比如他自身,已被运河舆图所认可。


    若是他与人征战,死了,那么整条运河,都会发生巨大灾难,从而有无数生灵深受其害。


    纵使未死,只是败了,运河也会深受其害。


    看来,获得地脉之力,也不全是好事。


    思虑至此,张道之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他怔怔愣在原地,忍不住暗自喃喃道:


    “一些传承千年的宗教,之所以屹立不倒,不全是仅有一道之力,而是在某种意义上,也将三道之力进行了融合。”


    “如儒家,他们乃是治世教派,治人、治地、顺天意而行。又如武当、全真...”


    “首先,这些教派之所以传承千年,是因为有着压运之物,也就是能够调动地脉之力的法宝,就像天师三宝。”


    “此外,他们传承术法,乃为天道之力...而教派衍生出的信仰,又可以使他们凝聚众生愿力,也就是人道之力...”


    “三力同源,方可称自然。一座宗门,一个教派,但凡缺失三道之力其中一种,便注定走不长远,就像是太平道...”


    “他们的术也可以勾动天道之力,他们也会培养属于自己的信徒。”


    “但是,他们唯独缺了压运之物,所以每次大劫到来,三力缺其一的太平道,都不会有什么好下扬。”


    三力同源,谓之自然。


    唯有掌握自然之力的宗门,才有传承千百万年的底蕴。


    才可诞生出像是老天师、全真掌教这种实力强大的人物。


    想来,腾格里定是掌握着一种可以调动圣山气数的图腾之力(地脉之力)。


    再加上萨满道在草原里本身就极具威望且有着无数信徒。


    所以,集合天地人三道之力的腾格里,才会世代不朽,成为草原百姓心目中的‘天’。


    张先将腾格里击败,无异削弱了圣山运数。


    圣山为草原运脉之始,如此便会影响到整座草原的气数。


    而后,到了九大圣者的口中,天师与天尊之争,就成了一扬气数之争。


    ......


    就在张道之沉思间。


    阿如罕走到阿茹娜那边。


    留意到来人之后,阿茹娜豁然起身,当即拔出手中金刀。


    前者如今修为被封,以阿茹娜的实力,杀她易如反掌。


    但她并不畏惧。


    因为张道之不想杀她。


    阿茹娜很听张道之的话。


    “别那么紧张,我对你没有恶意。”


    阿如罕修为即使未被封禁,她也不会朝一个孩子下手,更何况,还是来自草原的孩子。


    阿茹娜眼神冰冷,反手握刀,矗立身躯,


    “对我没有恶意,那便是对我的恩公有恶意?”


    阿如罕嘴角微微上扬,莞尔一笑,“相较于他的安危,你更应该关心关心自己。”


    阿茹娜不解,下意识皱起眉头,“你什么意思?”


    阿如罕直言道:“你的恩公,一直将你当做棋子。”


    “待到哪日,你若成了弃子,便没了利用价值,届时,你不该多关心关心自己的处境吗?”


    话音刚落。


    阿茹娜当即给出回应,


    “是我心甘情愿,成为他的棋子,而不是他非要让我成为棋子。”


    阿如罕不解,“这有什么区别?”


    阿茹娜不予理会,只是径直走向张道之那边。


    阿如罕微微皱起眉头,凝视着对方那小小背影,


    “你这性子,还真是与我有几分相似。”


    阿茹娜冷声道:“我与你并不相同。”


    说到此处,她抬头看向张道之那边,脸上突然洋溢着甜甜的笑意,


    “这世上还有个人希望我能好好活着。”


    “但是,偌大天地间,已经没有人在乎你的死活了。”


    身为圣者,落败之后被擒。


    然而,圣山却始终不为所动。


    可见,这名圣者,已经成为弃子了。


    就连圣山都不会在乎她的生死,世上还有谁会去在乎呢?


    阿如罕又道:“你可知你恩公的身份?”


    阿茹娜一边向前走着,一边摇头回应道:


    “我只知道,他是我的恩公,是我的老师。”


    “至于其他的身份,我已不想知道。”


    或者说,阿茹娜想等到张道之亲口告诉她,而不是从阿如罕的口中得知。


    阿如罕若有所思,


    “身为草原的孩子,你应该知道,圣山对于草原意味着什么。”


    “你的恩公固然可以在圣山活下去,但是,你呢?”


    阿茹娜收起金刀,在走向张道之时,用着一支木簪,快速地将自己头发盘起。


    看似并未回应阿如罕的问题。


    但实则,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两件事,要比生死更重要。


    阿茹娜还小,她当然想活着,想着有朝一日,去自己母亲的故乡看一看。


    还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像恩公一样,去很多地方,见很多人。


    这种事比生死更重要。


    但是,留在张道之身边,比‘这种事’更重要。


    “阿茹娜,鱼烤好了。”


    “好嘞!嗯?恩公,您烤糊了!”


    “糊了?没事,能吃。”


    “...”


    阿如罕望着这一幕怔怔出神。


    如此平凡而又普通的一幕,在她的身上,却从未出现过。


    “阿茹娜,有个东西,你的确与我不同。”


    “你的运气,比我要好一些。”


    ......


    阿如罕的计划失败了。


    她不能毁了张道之的无垢体。


    这意味着,她对圣山以及腾格里,已然毫无用处。


    她很清楚,等待他的命运,一定不会太好。


    但是她现在不想考虑的太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