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事情了结后,余幼笙的生活也恢复了往日里的平静。
每日晨起后去老太太处请安,其余时间用来看账或是与大夫人闲话。
沈祁安名下其他几个在街市上的铺子,她也都一一看过,生意确实不景气,但几个掌柜都是本分之人。
时间一日一日过着,五月悄然而至。
月末之时,余幼笙就已经开始准备给娘家的端午节节礼,这是她嫁人后给娘家的第一份节礼,大到给父母,小到家中小辈,她都亲自看过,唯恐出现什么纰漏。
初五这日,余幼笙比平常早起了半个时辰。
“院里的赏钱可都发下去了?”换好衣裳,余幼笙冲着进来的辛夷问道。
“夫人放心,奴婢一早就发过了,除去咱们院里的,厨房那边的管事嬷嬷和丫头小厮也都给了赏钱。”
余幼笙点头:“他们要管侯府这么多人的吃食,也着实辛苦,过节给点赏钱是应该的。”
说话间,穿着一身玄色阔袖锦衣的沈祁安从外进来。
“母亲那边我已经去请过安了,待会我们直接去看岳父岳母,晚上再陪母亲吃团圆饭。”
能早点见到家人,余幼笙自然比什么都高兴。
用过早饭,余幼笙一刻都不想多等,拉着沈祁安就上了回余府的马车。
沈祁安有些好笑的瞧着她:“你若是想岳父岳母,平时也可以常回去看他们,不是一定要等到年节才能回去。”
“你懂什么,姑娘家出嫁后总往娘家跑,是要被人笑话的。”
沈祁安低笑两声:“如今这京城,怕是没人敢在背后笑话夫人。”
做丞相的爹,在翰林院任大学士的大哥,钱袋子二哥,还有他这个被人称活阎王的夫君。
余幼笙抬眸,没好气的瞪了男人一眼:“我们余家的女儿个个温柔知礼,怎么就被你说的跟只会仗家势欺人一般?”
玩笑过后,余幼笙正了神色,道:“有一件事,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沈祁安正把玩着她的头发,闻言,手上动作不停:“内宅的事,笙笙自己做主即可。”
“是辛夷,她与我说,想学着打理铺子,我便想着将东街的首饰铺子交给她,你觉得可行吗?”
“她是府里的老人,想出府自然是可行的,只是,她一个姑娘家在外……”
不等沈祁安把话说完,余幼笙就拍了拍他的手:“姑娘家怎么了?姑娘家难道就不能做生意了?”
自知失言的沈祁安连忙赔不是:“是我说错了话,姑娘家本事都大的很,我也知道,若给你们姑娘家机会,这天下只怕是没我们男儿的事了。”
这般哄了好一会,余幼笙才又给了他一个笑脸。
马车也在余府前停了下来。
沈祁安先行下车,而后又伸手将余幼笙给扶了下来。
他们来的早,行到主院时,余家三公子,也就是余幼笙最小的弟弟余绥之正在院中打拳。
余绥之是云姨娘所生,尚只有八岁,虽是庶出,但因为养在苏氏膝下,余幼笙待这个弟弟也是极为疼爱的。
小孩子眼尖,瞧见余幼笙两人后,当即兴冲冲的跑上前:“大姐姐好,大姐夫好!”
余幼笙抬手摸了摸他的头:“我们绥哥儿这么勤奋啊,大早上就开始练拳。”
余绥之挺胸,站的直直的:“师父说了,想要练好功夫就得持之以恒,不可偷懒懈怠。”
“是是是,我们的绥儿以后可是要做大将军的人。”
被夸了的余绥之又几步跑回院中,直接给两人表演起了自己的拳法。
沈祁安看的认真,偶尔还会点评两句。
“拳拳生风,这孩子倒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大哥也这么说,怕他自己瞎琢磨不得其法,故而拜了金吾卫的指挥使为师。”
金吾卫是圣上心腹,余家小儿能拜他为师,足以可见余家有多得圣恩。
“三弟,你大姐夫可是文武双全的全才,若能得他指点一二,你必然受益匪浅。”
余韫之不知何时走出来站到了廊下,朗声道。
余绥之顿时瞪大了眼睛。
他胆子大,对只见过两面的沈祁安也不害怕,甚至还能缠着他问东问西。
“大姐夫,你会射箭吗?”
“大姐夫,我以后跟你学射箭好不好?”
即便被缠着,沈祁安也没有不耐烦,反而很有耐心的回答他的问题。
斜了眼大哥这个罪魁祸首,余幼笙自去屋内寻苏氏。
…
余府的外嫁女尚只有余幼笙一个,所以今日上门的也只有他们夫妻二人。
男人们在外头说话,余幼笙和苏氏以及几个姊妹在屋里头说体己话。
问过女儿的近况,苏氏突地问道:“笙笙,你和薛家二姑娘相熟,那你可知薛三姑娘为人如何?”
余幼笙偏头看过去:“母亲怎的突然打听起薛家姑娘了?”
江令容拿扇子点了点她的头:“你觉着能是为了什么。”
余幼笙眨了眨眼,随即轻笑:“母亲还不死心呢,又想着给二哥哥相看。”
提及次子,苏氏可谓是满脸愁容。
“行之明年就二十一了,与他年岁相当的,都已做了父亲,他却是连亲事都还没有着落,我怎能不急。”
余幼笙不以为意道:“二哥哥不愿成亲,您就是再急那也是白搭。”
“您也说了,二哥哥明年才二十一,大哥不也是到二十二才和嫂嫂成亲的吗?”
苏氏敲了敲她的脑袋:“那能一样吗?你大哥十七岁时就和令容就定了亲事,是因着你嫂嫂有孝在身才延迟了婚期。”
“行之那个混小子,上半年下江南,下半年游大漠,一年到头在家里也待不了几日,我若是再不操心,这辈子估计真的要做个孤家寡人了。”
提到这个,余幼笙才想起进府后确实没见着二哥。
猜但她心中所想,江令容亦有些无奈道:“你回门后第二天,行之就离家了,若不是你大哥看到他留下的家书,我们还不知他的去向呢。”
苏氏长叹了口气:“京中和你二哥哥年岁相当的姑娘,画像都给你二哥哥看过,他没一个中意的,我听闻这薛家三姑娘,从前养在外祖家,今年才被接回京城,想着你和雅章相熟,这才问上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