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章 火车上怒怼无礼男

作者:王尔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七点的穗城火车站,笼罩在薄雾和煤烟蒸汽中。


    站台上人流涌动,大喇叭播放着革命歌曲和列车信息。江与月提着简单的行李、背着布包,手持硬板车票,随着人流检票进站。


    她登上开往江市方向的绿皮火车。


    非年非节农忙时,又是始发站,车厢空位不少。


    她径直走向车厢尾部,找到一个双人座。


    座位是简陋的硬质人造革,布满划痕。褪色的绿皮椅,斑驳的车窗,时代感满满。


    江与月将行李放在行李架上,自己坐在靠窗的位置。


    “呜——”


    汽笛拉响,发出悠长而沉闷的呜咽。


    车轮缓缓转动,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由慢到快。


    她靠在有些冰凉的玻璃窗上闭上眼,感受着身下传来的规律而有力的震动,嘈杂的环境让她眉头微蹙。


    列车行驶约五小时后,在一个较大的中转站停靠。


    站台上瞬间涌入大量乘客,扛着大包小包,争先恐后地挤向车门。


    原本宽松的车厢瞬间被填满。


    过道里站满了人,行李堆叠挤压,各种方言的叫嚷、找座位的争执、被踩到脚的惊呼此起彼伏。


    空气变得浑浊闷热,气味更加复杂难闻。


    江与月被彻底吵醒,好看的眉头拧成了一团。


    她果断从口袋里掏出两团准备好的棉花,塞进耳朵,试图隔绝部分噪音。


    冰冷的车窗玻璃抵着额角,各种混杂气味和颠簸噪音被隔绝在江与月的意识之外。


    她正借着假寐用意识清点空间里囤积的物资,屁股底下的坚硬座椅确实是个折磨,要不是能时不时遁入空间“放松”片刻,这漫长的南北旅程还真是难熬。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明显命令口吻的男声在她头顶响起:“喂!你起来下!”同时,一只汗津津的手毫不客气地推了推她的肩膀。


    江与月猛地睁眼,反手“啪”地一声,精准地拍在那只推搡她的手臂上,力道不小。


    “哎哟!你干什么?”男青年捂着手臂,满脸怒容。


    他身边站着一个穿着碎花衬衫、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女生,此刻正捂着胸口,秀眉微蹙,一副弱不禁风、随时要晕倒的模样。


    男人指着一旁的女生,理直气壮地说:“苏苏身体不舒服,车厢太闷,喘不上气,你把靠窗的位置让给她透透气。”


    “让座?凭什么?”江与月声音不大,甚至带着点慵懒的沙哑,“凭你脸比别人大一圈?还是凭你嗓门比别人粗?”


    江与月的目光在女生那张刻意蹙起的、却不见多少苍白反而透着点红润的脸上停留了一瞬。


    “不舒服?不舒服就去找乘务员,乘务员车厢有药箱,广播也能找医生。找我干什么?不过我看她面色红润,气息平稳,除了眉头皱得比较用力,我没看出她哪儿‘喘不上气’了。倒是你——”


    不等对方咆哮,她的目光锁定在男青年脸上:“推搡他人,言语无礼,我看你更需要去车厢连接处吹吹风,醒醒脑子,思考一下什么叫‘礼貌’和‘尊重’。”


    周围看热闹的乘客瞬间安静了不少,目光聚焦过来,也忍不住仔细打量起那个“苏苏”来,果然发现她除了表情痛苦,气色并不差,眼神甚至还带着点被戳穿的慌乱。


    男青年被怼得一时语塞,脸涨得更红,恼羞成怒:“苏苏就是不舒服,让你让个座怎么了?一点助人为乐的精神都没有。举手之劳……”


    “助人为乐?”江与月轻笑一声,“助的是真需要帮助的人,那叫美德。助的是想不花钱就占便宜、还理直气壮装病的人,那叫冤大头。”


    苏苏见状,适时地“虚弱”地咳嗽两声,身体晃了晃,仿佛要摔倒,声音带着哭腔:“卫斌哥,算了,别为我吵架,我站一会儿就好……”说着还“踉跄”了一下,往付卫斌身上靠。


    “……大家都是响应号召的下乡知青,要互帮互助,她就是……”


    “真那么金贵,去医院开个伤病证明,知青办能把你的名字从名单上划掉。何必在这里装柔弱博同情?”江与月眼皮都没抬,声音凉凉地飘出来,“想要靠窗透气的位置?简单,去餐车啊,保管你这位苏苏喘得上气儿,坐得安稳。。”


    对面座位上,一个一直冷眼旁观的短发姑娘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大声嘲笑道:“哈哈哈,说得好。这位同志,我看你脸色红润,中气也挺足,不像不舒服的样子啊。不想花钱还要舒坦,哪有那么好的事。”她语速快,声音亮,瞬间吸引了更多目光。


    这位“苏苏”被江与月和短发姑娘连番挤兑,尤其短发姑娘那句“中气挺足”和“不想花钱”,让她脸上瞬间羞愤涨红。


    她狠狠瞪了向娟一眼,又怨毒地剜了江与月一眼,拉着还想说什么的付卫斌,灰溜溜地挤进了车厢另一头的人群里,再也不敢往这边看一眼。


    江与月对仗义执言的短发姑娘微微颔首,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


    “最看不惯这种装模作样欺负人的。” 短发姑娘笑容爽朗,“我叫向娟,去北大荒下乡的知青。你呢?也是知青?” 她好奇地看着江与月。


    “江与月。我不是知青,去外地探亲。”


    “探亲?”向娟眼睛瞬间亮了,毫不掩饰羡慕,“真好!不用下乡吃苦。唉,你是不知道,我们这一车厢人,大部分都是去北大荒的,那地方……”她做了个夸张的表情,随即又叹了口气。


    闲来无事,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向娟性格开朗,话也多,抱怨着下乡的辛苦,憧憬着渺茫的回城希望。江与月话不多,但很会引导话题。


    当向娟提到自己具体分到的生产队名字时,江与月心中一动。


    这个地名,和胡秀丽下乡去的地方一模一样,这也太巧了。


    江与月面上不动声色,主动提议:“向娟,和你聊天很投缘。我们互相留个通信地址吧?以后可以写信聊聊,就当交个笔友?”


    她需要一个了解胡秀丽在北大荒情况的“线人”,而向娟是绝佳人选。


    “真的?太好了!”向娟正愁下乡后举目无亲,有个能通信的朋友简直是意外之喜。她立刻拿出小本子和笔,写下即将下乡的地址递给江与月。


    江与月接过笔,略一沉吟,写下了梅姨街道办的地址。


    她将纸条递给向娟:“这是我亲戚那边的地址,可能转交会慢点,但一定能收到。”


    向娟不疑有他,小心收好纸条,开心地说:“那就说定了!等我到了地方安顿好,就给你写信,说说北大荒的风光和趣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