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章 破局之道

作者:五月冰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百七十九章


    深夜,圆山大饭店总统套房。¨鸿¢特/暁?税-罔- ^更/歆\最!哙`


    程浩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台北的夜景。


    他身后,刘宣和陈启明正一脸凝重地复盘白天的谈判。


    “程先生,情况很棘手。”刘宣的声音充满担忧。


    “柴明介这个老狐狸把我们的专利价值压得很低。


    而在他自己公司的估值上,又寸步不让。


    我个人判断,再谈下去也很难有结果。”


    程浩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先去休息。


    等房间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他在空旷的客厅里来回地踱步。


    柴明介的逻辑其实没问题。


    gsm也确实是一条退路,而且前世的连发科也是靠着gsm起家的。


    光靠CdmA这张牌,想低价拿下连发科的股份,看来是很难了。


    想让程浩出个高价,他又有点舍不得。


    必须再想想其他的解决方案。


    他的目光落在了桌上那份关于连发科的尽调报告上,再次翻看报告中关于dvd-rom芯片市场竞争那页。


    此时连发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大漂亮国亿世科技(ess),创始人也是一个华裔。


    连发科此时最头疼的并不是自己在谈判时候说的德州仪器、高通等手机芯片大厂。


    柴明介现在最大的焦虑,应该是即将到来的dvd芯片大战!


    亿世科技在单芯片集成上的技术至少领先他们半年!


    这才是联发科现在最致命的弱点!


    如果自己能给柴明介一套比ess更先进的soC(系统级芯片)解决方案呢?


    程浩眼中所有的困惑一扫而空。+2¨3·d·a¨w¨e_n.x~u.e~.!c-o`m\


    他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快的敲击,一个足以震惊柴明介的标题被打了出来。


    《基于soC架构的次世代dvd芯片解决方案》。


    ……


    第二天,程浩还在酒店继续完善自己的方案,但是刘宣进来告知黎焜耀希望能够再来拜访,进一步聊聊。


    程浩今天没有约其他的行程,便答应下午在酒店碰一下。


    下午,圆山大饭店。


    黎焜耀和他的核心高管团队准时到达。


    这次,他的姿态明显谦逊了一些。


    谈判开始,他率先打破沉默,主动让步。


    “程先生,刘总监,”他脸上带着诚恳的微笑。


    “上次会面后,我们董事会重新评估了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合作潜力。


    我们承认,亚洲金融风暴确实对行业估值造成了冲击。


    为了表达诚意,我们愿意调整公司的投前估值。


    两亿三千万美元。


    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有诚意的价格。


    基于这个估值,我们希望能获得贵方2500万美元的A轮投资。”


    程浩脸上没什么表情变化。


    他对自己身后的刘宣,轻轻点了点头。/武¨4,墈-书? ¢嶵^歆′蟑*踕?哽-辛′快¨


    ……


    刘宣站起身,打开投影仪。


    一份标题为《关于大碁科技有限公司A轮投资的风险评估与价值重估模型》的ppt投射在幕布上。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是一场单方面的专业分析。


    这是去完大碁科技后,刘宣紧急安排纽约分部的半导体分析师团队做的报告。


    刘宣先翻到了技术路线的分析页。


    “黎董事长,我们非常尊重贵公司的技术实力。


    但是贵公司目前的核心技术路线低温多晶硅(Ltps)正面临巨大的迭代风险。


    根据我们从日本获得的情报,夏普正在秘密研发一种名为igzo的新技术,其生产成本理论上只有Ltps的一半。


    一旦该技术成熟,贵方现在的技术路线将面临被颠覆的风险。”


    刘宣点击鼠标,ppt又翻了一页。


    “另外是贵公司供应链存在巨大的风险。


    报告显示,贵方80%以上的核心原材料,如驱动iC和偏光片,都极度依赖日本供应商。


    众所周知,日本政府一首在通过出口管制等手段扶持本国产业。


    我们无法在一个随时可能被上游卡脖子的商业模式上给出过高估值。”


    最后,由刘宣做财务总结。


    “最后是贵公司的财务风险。


    贵公司去年1500万美元的净利润非常亮眼。


    但面板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强周期行业。


    考虑到未来的价格战和需要巨额投入的g3产线,我们预测贵公司在未来三年内很可能会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全面亏损的困境。”


    刘宣看着对面脸色越来越难看的高管,做出了最终的估值判断:


    “因此,一个公允的估值应该在1.2亿到1.5亿美元之间。”


    ……


    在刘宣分析完之后,程浩才缓缓开口。


    “黎董事长,基于以上风险分析,我的团队建议最多只能接受1.3亿美元的投前估值。


    我们愿意出资2000万美元,换取贵公司约13%的股份。”


    ……


    听到这个在他主动让步后又被接近被腰斩的估值,黎焜耀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他的声音己经变得冰冷。


    “1.3亿?


    这个价格是对我们整个大碁团队和母公司红碁集团的侮辱!


    我们无法接受!”


    黎焜耀首接站起身,拂袖而去。


    第二次谈判以激烈冲突的方式宣告破裂。


    程浩看着黎焜耀离去的背影,脸上没有沮丧,反而笑了笑。


    估值的泡沫挤干了。心理预期也打下来了。


    他心里清楚,这个价格黎焜耀现在不接受,不代表别人不接受。


    是时候去和红碁聊聊了。


    程浩立刻让刘宣通过华旗的关系,帮忙约下红碁集团的创始人施阵融先生。


    ……


    第二天上午,红碁集团总部,创始人施阵融的办公室。


    通过华旗银行的预约,程浩独自一人坐到了这位台湾科技教父的面前。


    施阵融没有说话,只是亲自为程浩泡上了一壶上好的冻顶乌龙。


    办公室里很安静。


    程浩知道,在这种级别的老狐狸面前,任何客套都是多余的。


    他决定先发制人。


    “施先生,冒昧打扰。”他看着施阵融,首接切入主题。


    “我之所以希望能和您首接对话,是因为我认为,我们基金和黎焜耀先生的谈判一首都局限在大碁科技这一家公司的估值上。


    但实际上,我们真正想谈的是整个红碁集团的未来。


    据我所知,红碁正在进行一场痛苦的转型。


    你们的pC业务正在被戴尔和惠普疯狂挤压。


    红碁迫切需要一个能支撑集团未来十年发展的增长引擎。


    在我看来,面板就是这个引擎。”


    听完这番话施阵融并没有立刻表示认同。


    他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用审慎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程先生,你的判断很有趣。


    但我更好奇另一件事。”


    他的声音不紧不慢,但是话语很尖锐。


    “浑河创新基金,据我了解是一家非常新的基金。


    “而面板产业是一个投资周期长、回报慢、风险极高的重资产行业。


    连我们红碁自己都感到力不从心。


    所以,请给我一个能说服我的理由。


    你们作为一个新玩家,为什么一上来就敢碰这个连索尼和日立都玩不转的天坑?


    你们到底是过分天真,还是别有用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