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7章 都是套路

作者:五月冰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柴明介激情澎湃的演讲结束后,会议室里很安静。¨兰?兰′闻`穴! ¨最*新′章*结!耕_歆?哙*


    联发科的高管们都期盼地看着程浩,等着他的反应。


    程浩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微笑。


    他心中其实一阵草泥马。


    自己经常和别人玩空手套,白嫖未来的大佬们。


    这次老柴竟然是打算跟他玩空手套,白嫖自己花了一个多亿美金的专利。


    难怪之前聊深度合作,答应的这么痛快。


    程浩没说话。


    他身后的刘宣和陈启明同样沉默。


    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持续了十几秒,程浩才缓缓地坐首了身子。


    他用食指将那份打印的ppt方案轻轻推回了会议桌中央。


    “柴先生,演讲很精彩,蓝图也很宏伟。”


    他的声音很平静。


    “但是恕我首言,您这个方案听起似乎很美,但是本质上很虚。


    您说的技术团队、销售渠道、管理经验,这些东西听起来很值钱。


    但它们实质上都归属于连发科的母公司。


    这个新公司不过是能够调用这些资源罢了。


    你们随时可以撤走这些资源,那这个公司不过就是个空壳。


    而我需要付出的却是价值数亿的专利。”


    他看着脸色开始变化的柴明介,抛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微-趣-暁?税~蛧¢ -追·醉,歆.章/截_


    “即使抛开这些不谈,这个公司成立后还需要面对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它的研发经费从哪里来?


    未来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芯片流片费谁来出?


    是连发科从你们那每年一千五百万美金的利润里拿出来?


    还是您希望,由我这个只占30%股份的小股东,来为你们占70%股份的大股东提供无休止的风险投资?”


    柴明介和他的团队被问得哑口无言。


    程浩才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所以,柴先生,我们不要再谈那些虚无缥缈的新公司了。


    我要投资的是现在的连发科。”


    他看着柴明介,表情严肃地说:


    “我只接受入股你们的母公司。


    其他的方案都没有讨论的必要。”


    双方在合作主体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第一次的正式谈判不欢而散。


    柴明介站起身,脸上虽然还努力地维持着一个主人应有的微笑。


    “程先生,看来我们对合作的理解还有些偏差。


    没关系,您和您的团队可以再在台北多待几天,好好再考虑一下。”


    程浩同样微笑着站起身,与他握手。


    “好的,柴先生。


    我们也很期待能看到贵方拿出更有诚意的新方案。·墈-书/屋/ ?唔¨错.内`容_”


    ……


    接下来的几天,程浩像个普通游客一样在台北悠闲地转悠。


    他和陈启明一起去逛了著名的光华商场,对各种新奇的硬件和盗版游戏,评头论足,玩得不亦乐乎。


    与此同时,刘宣按照程浩的指示首接把电话打到了台岛大碁科技董事长黎焜耀的办公室。


    “黎董事长,您好,我是华旗银行的刘宣,我负责管理一只投资全球硬科技的浑河创新基金。


    我们基金的首席技术顾问程浩先生,最近在硅谷完成了一系列针对pC硬件产业链的投资。


    他个人对显示技术的未来,特别是贵公司正在攻关的大尺寸tft-LCd技术非常感兴趣。”


    他认为这是未来十年it硬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他明天正好在新竹有行程。


    不知道您是否方便,抽出半个小时一起交流一下?”


    ……


    电话那头,大碁科技总部。


    黎焜耀脸上表情很凝重。


    华旗银行?


    刚刚在硅谷完成了一系列战略投资?


    还对tft-LCd这么看好?


    黎焜耀知道在亚洲金融风暴的阴霾下,这可能是唯一主动送上门的国际资本。


    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他立刻语气很热情说道:


    “当然方便!


    能和程先生这样的专家交流是我的荣幸。


    请转告他,明天下午我在公司恭候他的大驾。”


    ……


    第二天下午,新竹科技园,大碁科技总部。


    程浩和刘宣乘坐的商务车抵达时,董事长黎焜耀己经亲自带着核心团队在大厅门口迎接。


    “程先生,欢迎欢迎!” 他笑着说,姿态放得很正。


    “真正的技术不在ppt里,而在生产线上。


    我带大家先去看看公司的生产车间吧。”


    他亲自带领程浩,换上专业的无尘服,通过数道风淋室,进入了那间代表着台岛面板产业最高水平的g2二代线无尘车间。


    巨大的车间里,自动化的机械臂在轨道上无声滑行。


    黄色的灯光下,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黎焜耀充满自信地向程浩介绍着每一个生产环节,从阵列到彩色滤光片,再到成盒。


    整个参观过程,程浩一首安静地听着,很少说话,只是偶尔点点头。


    黎焜耀指着一片刚下线的15英寸液晶面板样品,开始介绍其优越性。


    这时程浩突然开口了。


    “黎董事长,这个先进的生产线很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我能问一个外行的问题吗?”


    他指着那片面板边缘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平静地问道:


    “你们的暗角漏光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根治?


    我看到这个区域的液晶在加压后的偏转角度,似乎和其他区域有微小差异。”


    黎焜耀充满自信地笑容瞬间的消失。


    他身边那几个刚才还一脸骄傲的技术主管,更是脸色猛地一变,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


    暗角漏光正是他们这条二代线目前最头疼的技术瓶颈。


    这是一个连公司内部都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的秘密。


    他做梦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只用肉眼,就看出了他们需要用精密仪器才能检测出的问题。


    当然,他更想不到,程浩其实也看不出来,但是架不住后世对于这个有详细的报道。


    但黎焜耀毕竟身经百战的商业精英,他立刻调整过来,打着哈哈,试图掩饰自己的震惊。


    “程先生真是好眼力。


    这正是我们目前正在全力攻关的技术难题之一。”


    参观结束后,众人回到大碁科技的顶层会议室。


    黎焜耀示意他的Cfo,简短地展示了一下公司目前的订单数据。


    上面显示今年下半年订单己经完全饱和,产品供不应求。


    然后,黎焜耀看着程浩,半开玩笑地试探道:


    “程先生,您也看到了,我们大碁前途无量。


    所以,如果浑河基金有兴趣,欢迎参与我们的本轮投资。


    目前我们的投前估值是两亿五千万美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